孫宏斌胞弟看走了眼?債務違約評級下調,五洲國際命懸一線

孫宏斌胞弟看走了眼?債務違約評級下調,五洲國際命懸一線

“併購狂人”孫宏斌的胞弟——孫宏兵,肯定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股市慘劇中的一員。三年前他大舉增持五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369.HK,以下簡稱“五洲國際”)躍升為第二大股東,如今這家集地產開發、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物業管理為一身的上市公司卻債務違約壓頂、涉嫌“圈錢”醜聞、運營資金承壓、股價一度斷崖式“跳水”……

7月9日,國際債券評級機構穆迪更是將五洲國際評級由Caa1下調至Ca,展望為負面,無疑讓原本“傷痕累累”的五洲國際“雪上加霜”。

3億美元債務票據+“羽化成仙”的股票

穆迪在公告中解釋了下調五洲國際評級原因在於,五洲國際可能無法通過再融資償付3億美元的票據,預計該公司將觸發其他債務違約。

根據7月5日五洲國際發佈的公告,集團逾期未償還貸款本金額及因發生貸款協議項下一項違約事件,而接獲其債權人發出要求提早還款通知書的金額合計約為人民幣10.02億元。

相關資料顯示,觸發本次債務違約事件是日期為2013年9月26日發行的美元優先票據,本金額為1億美元,年利率為13.75%。該筆票據經歷2014年1月8日和2015年6月25日兩次增發。如今,三筆票據被併為一類,總金額為3億美元,且均於2018年9月26日到期,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687.5萬美元。未能及時支付利息,票據將於9月26日到期。

對於違約事件,五洲國際表示,董事會現正與債權人磋商務求延長還款期及替代的還款安排。

事實上,這只是五洲國際違約事件的冰山一角。除了上述3億美元優先票據之外,2017年年報顯示,五洲國際需於一年內償還的債務包括,計息銀行及其他借貸約人民幣32.4億元,公司債券約19.06億元(2016年僅為5.09億元)。

除了債務償還違約之外,官司纏身則成為五洲國際的另一難題。鳳凰網房產記者發現,公告中提到五項共4.844億元對五洲國際或其附屬子公司提出與償還貸款有關民事呈請。

債務的壓頂讓五洲國際在資金鍊上備受重壓,其連鎖反應則表現為資本市場中股票持續走低、停牌多次。

7月5日當日復牌後,五洲國際股價直線挫逾兩成,跌至0.045港元,創下歷史新低。事實上,早在5月25日,五洲國際涉嫌“圈錢”之時,五洲國際的股價便出現閃崩的情況,當日開盤股價為0.45港元,停牌時為0.068港元,暴跌逾85%,原本20多億市值的公司目前市值僅剩3億多港元,蒸發19.06億港元,而公司也被迫發佈公告,宣佈自5月25日上午11時25分起股份及債券停止買賣。據鳳凰網房產記者查看港交所發現,五洲國際在今年5月到7月三個月就反反覆覆停復牌3次。

股票的斷崖式下滑,讓一眾大股東也進入了“燒錢”模式。

2015年以3.2億港元狂攬五洲國際9.36438億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18.77%的第二大股東孫宏兵從入手市值約6.18億港元暴跌至6159.63萬港元,縮水近九成。作為第三大股東的平安不動產浮虧超過1億港元。

現金流枯竭 大股東減持套現

資金鍊重壓,多項債務違約,五洲國際沒錢了嗎?僅從財務數據上看,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經營數據看,2014年,五洲國際銷售額達66.12億,2015年銷售額為60.18億,2016年40.68億,2017年微升至44.42億。不過總體保持著下滑態勢。

據年報顯示,五洲國際的支柱業務物業發展收入約為31.72億元,較2016年度約34.36億元減少7.7%,隨著商業物業需求疲軟,公司出租投資物業所得租金收益約為1.06億元,較2016年約1.17億元減少9.5%。

其利潤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整體處於走下坡路的趨勢,2015年五洲國際錄得虧損4.82億元,2017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5.18億元。

鳳凰網房產發現,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資產負債率從80.88%一路上升到2017年的84.76%。而同期五洲國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則從負的1.73億元一路下滑到負的13.22億元。而2017年,五洲國際的現金餘額僅為18.38億。

孫宏斌胞弟看走了眼?債務違約評級下調,五洲國際命懸一線

五洲國際2017年年報、2017年中報、2016年年報現金流數據

雖然2017年6月五洲國際宣佈收購浙江紹興嵊州檀山府、河北邢臺月晟·天璽臺兩個高端住宅項目。有意通過轉型住宅進行自救,但是在公司整體經營數據下滑情況下,想要力挽狂瀾已經難上加難。

2016年12月中旬,五洲國際子公司將南通五洲商業投資有限公司轉讓;2017年,將盱眙五洲國際置業股權賣給江蘇潤港石化。在人員調整上,五洲國際也展開了重大動作,員工總數從2016年的2503名減少到2017年的2196名,而裁員主要集中在物業發展和物業經營方面,其中後者裁員180名。

而去年6月25日,五洲國際非執行董事王威辭任。5天后,五洲國際公司秘書及公司授權代表尤智權亦正式辭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老闆舒策城更是20多次減持公司股份,套現288.21萬港元。到目前,舒策城持有五洲國際25.35億股,降至50.81%。

涉嫌“圈錢”遊戲 運營模式待解

除了陷入債務違約泥潭之外,涉嫌圈錢遊戲的消息則讓五洲國際徹底進入了“一地雞毛”的狀態。

據相關媒體報道,今年5月,五洲國際原附屬子公司盱眙五洲國際置業有限公司,計劃接盤位於江蘇盱眙縣的五豐義烏商貿城爛尾項目,但由於未能獲得該項目二期的200多畝土地,五洲國際與當地政府陷入僵持。此外,五洲國際和五豐演雙簧在江蘇無錫崑山等其他多地配合玩“圈錢”遊戲的消息也甚囂塵上。5月24日,五洲國際在官網發出嚴正聲明,指對不實報道進行法律維權,這讓五洲國際一度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雖然“圈錢”一說至今無法證明其真假,但商貿城的招商與銷售困難確實不爭的事實,這從側面也暴露了五洲國際業務發展模式的弊端。

2004年,溫州人舒策城創立五洲國際,起家江蘇無錫市,主營業務為開發運營商貿物流產業園和城市綜合體項目。經過14年的發展,集團所打造的商業品牌主要為“五洲國際”及“五洲·哥倫布”。截止去年底,旗下商業項目已有41個。

幾個月前,老闆舒策城與四川儀隴縣官方談妥了一個50億的商業地產項目。與該項目入駐城市類似,五洲國際的商業地產項目主要區域為江蘇、浙江、河南和福建,開發城市多集中在無錫、宜興、洛陽、襄陽、漳州等三四線城市。

這雖然避免了一二線大房企的直面競爭,但是因缺乏商業氛圍制約了項目的盈利漲勢。另外,其商業地產項目採取的“售後包租”或“返租”的模式,飽受外界質疑,讓公司發展停滯不前。

梳理五洲國際2017年年報也不難發現問題,截止去年底,在五洲國際的所有項目中,商貿物流中心25個,多功能商業綜合體15個,住宅項目僅有1個,業務比例較為懸殊。與此同時,五洲國際一直頗為重視的主營業務發展也不甚理想。

資金承壓、債務違約、銷售下滑……招招“重拳”正在成為壓倒五洲國際這一駱駝的那棵“稻草”。難關面前,調整步伐是否會讓“四面楚歌”的五洲國際力挽狂瀾呢?還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