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取得弱国外交胜利的外交家

曾纪泽(1839年-1890年),晚清大臣,中国清代著名外交家,字劼刚,号梦瞻。汉族,是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的长子。

1880年,曾纪泽被派出使俄国,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曾纪泽抵达俄国后,对俄国内外困境和国际局势熟谙于心,加上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军队后盾,巧妙运用外交技巧,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清王朝唯一的一位敢”探虎口索已投之食“并获得成功的人。至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1881年2月24日),终于达成《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此条约被列强视为国际外交史上的奇迹。同年曾纪泽迁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爆发后,曾纪泽不断抗议法政府挑衅。主张“坚持不让”,“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与法人争辨,始终不挠。又疏筹“备御六策”。虽在病中,犹坚守岗位,进行斗争。

第一次取得弱国外交胜利的外交家

光绪十年(1884)三月,曾纪泽晋兵部右侍郎,仍为驻英、俄大臣,与英国议定洋药税厘并征条约,几经周折,终于为清政府争回每年增加烟税白银200多万两。

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曾纪泽离英返国,帮办海军事务,协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旋为兵部侍郎入总理衙门,后调户部,兼署刑部、吏部等部侍郎。在任出使英、法、俄三国大臣期间,订造了“致远”、“靖远”舰,并深入学习近代海军知识,还亲自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普天乐”。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指出外来的侵略适足以“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中国的“全备稳固可翘足以待”,对民族振兴满怀信心。

光绪十六年卒于任,年51岁,谥惠敏。

第一次取得弱国外交胜利的外交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