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限|蘭州大學專業設置齊全,積極推進大類招生政策

蘭州大學位列“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

是國家19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校之一,

如今已經成為教育部直屬的

全國重點綜合大學。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春無限》欄目,

主持人小東對話

蘭州大學招生辦主任孫龍宇,

帶你瞭解學校基本情況、發展特色。

青春無限|蘭州大學專業設置齊全,積極推進大類招生政策

第1部分:學校概況

主持人小東:孫老師您好,首先請您為大家介紹一下蘭州大學的基本情況!

孫龍宇: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是國家19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校之一。是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首批設置文、理科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高校之一。學校在校本科生20000餘人,研究生12000餘人,在職教職工4200餘人。學校現有100個本科專業,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蘭州大學創建於清末,1909年,開啟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45年定名國立蘭州大學。新中國成立後,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是國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大學。1996年、2001年分別成為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現在,更是以辦學歷史長、辦學實力強、辦學成績突出,進入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第2部分:學科建設

主持人小東:好的。接下來孫老師能否從學科建設角度介紹一下蘭州大學?

孫龍宇:蘭州大學學科類別多,覆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12個學科門類,專業眾多,且比較齊全,其中特色專業有:核技術、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化學、功能材料、物理學、材料化學、草業科學、大氣科學、歷史學、地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理論與應用力學、經濟學、行政管理。

學校目前有教學學院29所,其中優勢學科包括區域經濟學、民族學、有機化學、自然地理、植物學等;雙一流建設學科包括草業科學、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最新基本科學指標數據ESI顯示,蘭州大學共有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分別是化學、物理學、材料學、地球科學、植物動物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和生物化學、環境和生態學、臨床醫學、藥物和毒理學以及農業科學。其中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蘭州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表現也十分不俗,對歷史學、民族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文學、新聞學、法學、哲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都做出了非常重要和突出的貢獻。

主持人小東:據我瞭解,醫學是蘭州大學非常重點的學科,知名度也很高,請孫老師介紹一下醫學的學科背景是什麼樣的?

孫龍宇:早在20世紀20年代,學校就已經有了醫學學科,發展歷史十分悠久。由於醫學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所以學校對其發展十分重視,對發展的投入也很大。

目前,學校醫學的招生規模佔全校的1/4,學校共有3所三甲附屬醫院供醫學生實習。此外,甘肅省人民醫院、陸軍總院、解放軍第一人民醫院,也都是蘭州大學醫學生教學、實踐的基地。

蘭州大學是綜合性大學,醫學生在接受醫學培養的同時,也深受校園多樣文化的感染,不僅具有科學精神,也會因為受到複合型人才培養氛圍的薰陶,具備人文關懷理念。

第3部分:招生政策

主持人小東:

近年來考生對於大類招生政策十分關注,請問貴校大類招生的政策是什麼樣的?

孫龍宇:的確,大類招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事實上,蘭州大學實行大類招生由來已久。自2003年開始,學校一直在進行專業大類招生培養改革。2005年以來,進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探索,2010年納入到國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成為全國19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校之一。2011年開始,學校啟動實施了“蘭州大學本科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即“3468”工程,有效融合了國家戰略要求和自身辦學傳統,理順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建立、健全了本科教育教學制度管理體系,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為提升本科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主持人小東:請問,港澳臺地區的學生有沒有機會進入蘭州大學學習?

孫龍宇:學校和港澳臺地區交流十分頻繁,每年的交流人數達700-800人。如果港澳臺地區的學生想要進入蘭州大學深造,可以通過港澳臺僑聯合招生途徑報考,每年招收名額大約是30個。

第4部分:人才培養模式

主持人小東:據我瞭解,蘭州大學的“2+2”培養模式很有特色,請問它和專業大類招生有什麼區別?

孫龍宇:的確,蘭州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十分多元,專業大類招生和“2+2”的培養模式完全不同。其中,按照 “專業大類招生”指的是僅僅在一個大類下招生,入校之後一兩年內由學生在專業大類下自由選擇;“2+2模式”則完全打破了專業界限。例如,新聞學的2+2模式中,可能學生前兩年學習的是物理學,數學或者文學專業,在通過了新聞學的選拔考試之後,學生就會成為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時,會被授予新聞學專業的畢業證和學位證,跨度很大,這也體現了綜合性大學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特點。

主持人小東:好的。蘭州大學是否也有基地班這樣的培養模式,孫老師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孫龍宇:是的,蘭州大學目前共有19個基地班,其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4個、校級1個,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6個、省部級8個。

14個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為了給高校或者機構培育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的教學老師,生源會在新生入學後的第1個星期通過考試選拔,學生報名時間可在錄取通知書的入學須知中查看。不同基地班的考核內容有所差異,比如化學考試科目是數學、化學、外語;歷史學考核語文、歷史、外語等。一般來講,考試科目是3門左右,管理學可能需要面試等。

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會進行基地班選拔,名額大約是500個,佔新生總數的10%左右;一年後轉專業的名額約200個,佔5%左右;一年或兩年後專業大類分流佔60%左右;兩年後學院內轉專業佔5%左右;此外還有網絡新聞等2+2全校範圍內選拔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主持人小東:聽說蘭州大學還有一個十分有名的學院,叫萃英學院,請問這個學院與基地班有什麼異同?

孫龍宇:蘭州大學的萃英學院主要是用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數學4個國家級學科,外加1個人文學科,這5個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是從基地班的大二學生中進行選拔,出國交流率是100%,培養目標是中國頂級的科研人才。萃英學院在招生時,如果考生在相應省份的排名位居前300名,那麼學生在入校之後無須選拔,就可以直接進入萃英學院。

主持人小東:謝謝孫老師的介紹。我想,蘭州大學作為一所重點高校,應該也十分注重國內和國際的交流合作,孫老師能否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

孫龍宇:好的,那我就從師資建設和日常對外交流兩個方面來講。

師資建設

其實蘭州大學自建校之初的師資都是來自海外歸國人員,學校老師80%都有海外留學背景。

日常對外交流

蘭州大學與國際以及港澳臺地區的一流科研機構和大學積極開展合作,先後與世界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餘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近五年來(2013-2017),學校接待來校訪學交流外賓及港澳臺地區客人7800多人次,教工因公出國及赴港澳臺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等各類活動計3400多人次,派出4000多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招收培養2000餘名留學生。

主持人小東:關於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我還想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學校畢業生的深造情況如何?

孫龍宇:學校50%的畢業生會繼續攻讀研究生,其中每年會有1000名推薦免試生,這個比例大約佔應屆畢業生的20%。

第5部分:校園建設

主持人小東:對於很多考生來講,高校的地理位置也是擇校標準之一,孫老師能否就學生選擇高校時如何看待城市所在位置給出建議?

孫龍宇:的確,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會將地域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但我個人認為,考生和家長對於蘭州大學地理位置的認識有一定誤區。

第一,蘭州並不遠。蘭州距離北京1200公里,到廣州1800公里,到烏魯木齊有2200公里,到敦煌1200公里。以此為參考,我們可以看到,蘭州距離重要一線城市的距離不遠。

第二,比較宜居。蘭州處於多種氣候交匯地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生活十分舒適。

第三,學校適合學子成長、成才。本科四年對於學生來講至關重要,所以學生未來無論是就業還是深造,都需要更全面、更開闊的平臺和視野,那麼地理因素就不會是最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小東:最後,孫老師能否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蘭州大學的校園建設情況?

孫龍宇:好的,那我就從校園建設和校區建設兩方面作以介紹。

校園建設

蘭州大學的校園面積達3807畝,設施完善,是學子生活和學習的理想場所。校園處處彰顯著蘭大的歷史文化,比如學校建築、校園道路的命名,都具有深刻的底蘊和內涵,讓學子時刻都能感受到大學校園良好的人文環境。

校區建設

學校目前建有6個校區,有2所附屬醫院、1所口腔醫院,一些家屬院、重點實驗室等,與本科生相關的有兩個校區,榆中校區和醫學校區。其中,1到3年級本科生在榆中校區就讀,校區面積大約2300多畝;4年級本科生,2到5年級的醫學生在蘭州市區,也就是醫學校區就讀。

主持人小東:由於時間關係,孫老師今天的分享也只能先告一段落。再次謝謝孫老師,也謝謝聽眾朋友的收聽,咱們下期節目再會!

孫龍宇:謝謝主持人!

信息來源|主持人小東

主持人簡介

青春無限|蘭州大學專業設置齊全,積極推進大類招生政策

小東(張寶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主持經歷

先後主持多檔廣播、電視欄目。

欄目類型涉及財經、汽車、娛樂、體育等領域。

製作訪談節目上千期。

榮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十佳欄目”等獎項。

現負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青春無限》欄目的主編和主持工作。

近年專注教育領域

2018年策劃並製作“全國高校巡禮系列”,製作全國電臺中第一檔,彙總式呈現高校信息的訪談節目,向學子提供擇校和升學等信息參考。

2017年策劃“對話商學院”系列第一季,邀請全國名校商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做客欄目,展示各商學院特色,為考生擇校和備考提供參考。

2017年策劃“教育工作者系列”系列訪談,邀請超過20位全國知名教育機構創始人、負責人做客節目,展示個人發展經歷和從業初心,為普通人瞭解教育領域提供參考。

各類教育論壇、活動、欄目中也能夠看到小東的身影。例如曾在央廣網教育盛典中主持“教育+創新”和“教育+未來”兩大圓桌論壇,與高校發言人、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探討屬於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等。

文章轉自iEdu觀察(iEduguanc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