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限|兰州大学专业设置齐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政策

兰州大学位列“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

是国家19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之一,

如今已经成为教育部直属的

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无限》栏目,

主持人小东对话

兰州大学招生办主任孙龙宇,

带你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发展特色。

青春无限|兰州大学专业设置齐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政策

第1部分:学校概况

主持人小东:孙老师您好,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兰州大学的基本情况!

孙龙宇: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国家19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之一。是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4200余人。学校现有100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兰州大学创建于清末,1909年,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45年定名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学。1996年、2001年分别成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在,更是以办学历史长、办学实力强、办学成绩突出,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第2部分:学科建设

主持人小东:好的。接下来孙老师能否从学科建设角度介绍一下兰州大学?

孙龙宇:兰州大学学科类别多,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专业众多,且比较齐全,其中特色专业有: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化学、功能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草业科学、大气科学、历史学、地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行政管理。

学校目前有教学学院29所,其中优势学科包括区域经济学、民族学、有机化学、自然地理、植物学等;双一流建设学科包括草业科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I显示,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兰州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表现也十分不俗,对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文学、新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都做出了非常重要和突出的贡献。

主持人小东:据我了解,医学是兰州大学非常重点的学科,知名度也很高,请孙老师介绍一下医学的学科背景是什么样的?

孙龙宇:早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就已经有了医学学科,发展历史十分悠久。由于医学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所以学校对其发展十分重视,对发展的投入也很大。

目前,学校医学的招生规模占全校的1/4,学校共有3所三甲附属医院供医学生实习。此外,甘肃省人民医院、陆军总院、解放军第一人民医院,也都是兰州大学医学生教学、实践的基地。

兰州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在接受医学培养的同时,也深受校园多样文化的感染,不仅具有科学精神,也会因为受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氛围的熏陶,具备人文关怀理念。

第3部分:招生政策

主持人小东:

近年来考生对于大类招生政策十分关注,请问贵校大类招生的政策是什么样的?

孙龙宇:的确,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事实上,兰州大学实行大类招生由来已久。自2003年开始,学校一直在进行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改革。2005年以来,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2010年纳入到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成为全国19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之一。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实施了“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即“3468”工程,有效融合了国家战略要求和自身办学传统,理顺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建立、健全了本科教育教学制度管理体系,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持人小东:请问,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有没有机会进入兰州大学学习?

孙龙宇:学校和港澳台地区交流十分频繁,每年的交流人数达700-800人。如果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想要进入兰州大学深造,可以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途径报考,每年招收名额大约是30个。

第4部分:人才培养模式

主持人小东:据我了解,兰州大学的“2+2”培养模式很有特色,请问它和专业大类招生有什么区别?

孙龙宇:的确,兰州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多元,专业大类招生和“2+2”的培养模式完全不同。其中,按照 “专业大类招生”指的是仅仅在一个大类下招生,入校之后一两年内由学生在专业大类下自由选择;“2+2模式”则完全打破了专业界限。例如,新闻学的2+2模式中,可能学生前两年学习的是物理学,数学或者文学专业,在通过了新闻学的选拔考试之后,学生就会成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会被授予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跨度很大,这也体现了综合性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特点。

主持人小东:好的。兰州大学是否也有基地班这样的培养模式,孙老师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孙龙宇:是的,兰州大学目前共有19个基地班,其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4个、校级1个,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6个、省部级8个。

14个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为了给高校或者机构培育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的教学老师,生源会在新生入学后的第1个星期通过考试选拔,学生报名时间可在录取通知书的入学须知中查看。不同基地班的考核内容有所差异,比如化学考试科目是数学、化学、外语;历史学考核语文、历史、外语等。一般来讲,考试科目是3门左右,管理学可能需要面试等。

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会进行基地班选拔,名额大约是500个,占新生总数的10%左右;一年后转专业的名额约200个,占5%左右;一年或两年后专业大类分流占60%左右;两年后学院内转专业占5%左右;此外还有网络新闻等2+2全校范围内选拔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主持人小东:听说兰州大学还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学院,叫萃英学院,请问这个学院与基地班有什么异同?

孙龙宇:兰州大学的萃英学院主要是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4个国家级学科,外加1个人文学科,这5个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从基地班的大二学生中进行选拔,出国交流率是100%,培养目标是中国顶级的科研人才。萃英学院在招生时,如果考生在相应省份的排名位居前300名,那么学生在入校之后无须选拔,就可以直接进入萃英学院。

主持人小东:谢谢孙老师的介绍。我想,兰州大学作为一所重点高校,应该也十分注重国内和国际的交流合作,孙老师能否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孙龙宇:好的,那我就从师资建设和日常对外交流两个方面来讲。

师资建设

其实兰州大学自建校之初的师资都是来自海外归国人员,学校老师80%都有海外留学背景。

日常对外交流

兰州大学与国际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积极开展合作,先后与世界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近五年来(2013-2017),学校接待来校访学交流外宾及港澳台地区客人7800多人次,教工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400多人次,派出4000多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2000余名留学生。

主持人小东: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我还想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毕业生的深造情况如何?

孙龙宇:学校50%的毕业生会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每年会有1000名推荐免试生,这个比例大约占应届毕业生的20%。

第5部分:校园建设

主持人小东:对于很多考生来讲,高校的地理位置也是择校标准之一,孙老师能否就学生选择高校时如何看待城市所在位置给出建议?

孙龙宇:的确,不少考生和家长都会将地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但我个人认为,考生和家长对于兰州大学地理位置的认识有一定误区。

第一,兰州并不远。兰州距离北京1200公里,到广州1800公里,到乌鲁木齐有2200公里,到敦煌1200公里。以此为参考,我们可以看到,兰州距离重要一线城市的距离不远。

第二,比较宜居。兰州处于多种气候交汇地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活十分舒适。

第三,学校适合学子成长、成才。本科四年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所以学生未来无论是就业还是深造,都需要更全面、更开阔的平台和视野,那么地理因素就不会是最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小东:最后,孙老师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兰州大学的校园建设情况?

孙龙宇:好的,那我就从校园建设和校区建设两方面作以介绍。

校园建设

兰州大学的校园面积达3807亩,设施完善,是学子生活和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处处彰显着兰大的历史文化,比如学校建筑、校园道路的命名,都具有深刻的底蕴和内涵,让学子时刻都能感受到大学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

校区建设

学校目前建有6个校区,有2所附属医院、1所口腔医院,一些家属院、重点实验室等,与本科生相关的有两个校区,榆中校区和医学校区。其中,1到3年级本科生在榆中校区就读,校区面积大约2300多亩;4年级本科生,2到5年级的医学生在兰州市区,也就是医学校区就读。

主持人小东:由于时间关系,孙老师今天的分享也只能先告一段落。再次谢谢孙老师,也谢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孙龙宇:谢谢主持人!

信息来源|主持人小东

主持人简介

青春无限|兰州大学专业设置齐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政策

小东(张宝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主持经历

先后主持多档广播、电视栏目。

栏目类型涉及财经、汽车、娱乐、体育等领域。

制作访谈节目上千期。

荣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等奖项。

现负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无限》栏目的主编和主持工作。

近年专注教育领域

2018年策划并制作“全国高校巡礼系列”,制作全国电台中第一档,汇总式呈现高校信息的访谈节目,向学子提供择校和升学等信息参考。

2017年策划“对话商学院”系列第一季,邀请全国名校商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做客栏目,展示各商学院特色,为考生择校和备考提供参考。

2017年策划“教育工作者系列”系列访谈,邀请超过20位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创始人、负责人做客节目,展示个人发展经历和从业初心,为普通人了解教育领域提供参考。

各类教育论坛、活动、栏目中也能够看到小东的身影。例如曾在央广网教育盛典中主持“教育+创新”和“教育+未来”两大圆桌论坛,与高校发言人、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探讨属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等。

文章转自iEdu观察(iEduguanc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