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近日獲悉,作為承載區域科技要素流動、辦理的重要場所,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已成為各種科技要素集中的重要場所。

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風控總監李瑜表示,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及重慶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推動完善重慶市科技領域市場經濟體制,為科技“雙創”打造服務的平臺。“自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6月初,在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平臺上提交的商標、專利交易訂單約5.2萬件,成交2941件,成交金額約5600萬元。”李瑜說。

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打造“互聯網+金融+科技”的綜合服務大平臺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16年,重慶市發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要“構建統一開放、線上線下同步的科技資源共享與交易平臺”。此後發佈的《重慶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推動建設以科技服務、技術轉讓為重點的區域性科技服務要素交易市場”。

作為區域科技創新的主陣地,重慶高新區積極構建統一開放、線上線下同步的科技資源共享與交易平臺,推動建設以科技服務、技術轉讓為重點的區域性科技服務要素交易市場。

近年來,作為我國西部地區科技要素交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重慶市技術市場交易額逐年攀升,日益成為西部地區科技要素市場新的增長極。然而,當地科技要素交易服務卻跟不上發展步伐,出現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發展不夠有力等問題。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科技要素交易過窄,交易不頻繁,交易金額不大;二是市場主體組織化程度低,要素市場功能未有效發揮;三是融資諮詢服務體系不完善,金融服務運作不合理;四是中介服務機構小而分散,業務經營缺乏系統性;五是缺乏全程服務平臺,後期市場推廣和項目孵化不力,科技交易增值較低。

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李瑜表示,作為一家全國性綜合性科技要素交易市場、我國西南地區首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立足中國、面向全球,以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等科技類權益和商品為交易產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拓展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應用,傾力打造“互聯網+金融+科技”的科技綜合服務大平臺,構建服務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研發、融資、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科技服務體系。“同時,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也是一個專業的服務平臺,將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其提供融資諮詢等創業成長配套方案。”

對於科技要素如何進行有效交易,李瑜介紹,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以通過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交易、技術成果交易、研發資源交易和科技產品交易等四種交易類型為科技要素進行確權評估、掛牌交易、轉讓報價、交易簽證、結算清算、託管登記、項目融資、項目推介、政策諮詢等相關服務。業務範圍包括,為專利技術、技術成果等科技類權益與商品提供確權登記、價值評估、交易結算和物流配送等服務,為科技企業及其服務機構提供政策諮詢、成果推介、融資增信等服務,為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提供集中統一的金融結算等配套服務,舉辦科技產品會展等相關活動。交易方式分為掛牌交易、單向競價交易和協議交易等3種。

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探索建設重慶商標交易中心

在企業創立之初,創始人會挖空心思給企業起一個好名字。然而,名字起好之後,鮮有重視商標權益者,而通過商標來發揮其作用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針對這一情況,為提高企業商標品牌資產運用能力,盤活商標閒置資源,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將在全國先行先試,探索建設重慶商標交易中心。

“重慶商標交易中心將與重慶商標審查協作中心重慶中心雙向合璧,努力打造‘雙中心’協同共進的良好格局,共同形成資源聚集、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的商標綜合服務體系。”李瑜表示,重慶商標交易中心將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託,以線上交易為主、線上線下交易相結合的形式,具備信息發佈、價值評估、權屬鑑定、組織交易、交易結算、法律諮詢等功能。重慶商標交易中心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商標交易平臺,並逐步發展成為包括專利、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綜合交易平臺。

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到2020年實現交易額300億元

雖然目前交易額還小,但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卻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交易額300億元的目標。

“藉助‘渝新歐’和‘一帶一路’的資源優勢和良好機遇,重慶科技要素中心將發揮要素市場核心功能,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扶持眾創空間等園區企業成長,為將重慶市打造成為國內科技金融典範,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西部創新中心和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作出貢獻。”李瑜說。

細化到具體目標是:兩年內,做強科技要素登記交易平臺和金融結算平臺基礎,入駐各類科技企業交易主體5000家,交易和結算規模達到30億元;4年內,輻射長江經濟帶,形成以西部地區為主,面向全國的科技要素交易市場格局,入各類科技企業交易主體1萬家以上,年交易規模達到100億元;5年內,力爭入駐各類“雙創”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技服務企業交易主體達到2萬家以上,年交易規模達到300億元。

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如何讓科技要素“活”起來?重慶高新區做了這幾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