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by:王瑞恩

堪稱撥亂反正的一集。

您看看這是什麼道理:九十多歲做了一輩子中式點心的泰斗級人物,號召後輩們中西並舉古為今用;一幫半大不小的“大師”們,反而一個勁說祖宗之法變不得。。。

- -

先說句題外話:講真,要不是因為提前被劇透說最後講的是廣東早茶,我還以為按照這一集的規律,最後的點心要拿著放大鏡才能找到。

不信請看: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一開始是二十多斤一個大壽桃,得分成好幾部分來分別蒸好了再組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然後是比臉還大的饅頭,不掰成小塊的話,拿在手裡會遮擋視線,看不到桌上有什麼菜。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接下來的點心尺寸就比較正常了,要是遇到嘴大的,吭哧就是一口。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然後是各種精緻秀氣的象形點心,感覺拿個大白瓷盤子一放,拿個米其林二星三星不叫事,深得米其林館子菜小盤子大的精髓。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到後來這種嵌字豆糖,一個的塊頭和打印出來的初號字差不多大。

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乖乖隆地咚,那還不應該做成核舟記的水平嗎?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您別說,還真的很接近了。

--

說正經的,第六集是我在整個《舌尖3》中最喜歡的一集,有很多地方都讓人想由衷地道一聲,久違了。不管是民間小吃還是上檔次的高端餐飲,這一集有一點做得和第一季一樣:將食物的製作過程一步一步原原本本呈現出來,讓食物重新成為主角。解說詞也找回了一開始的感覺,不賣弄玄學,而是原原本本地將食材的歷史告訴觀眾,在回顧傳統的時候,展現的更多的是勞動人民的智慧,而不是某些“大師”們的玄學。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六集《酥》,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

說到大師,我是由衷地喜歡這一集裡面的陳勳老爺子。當他說出,點心的最大特點是“包容”時,忍不住叫了一聲好。

老爺子教導徒弟做叉燒包,就有這種包容的精神。一方面,不因為一味求新而丟掉決定口感和賣相的核心技術,叉燒包的外形做成兔子也行,做成飛機也行,做成大炮都好,都不要忽略加溫的分寸。另一方面,也不能躺在“傳統”手藝上面不思進取。老爺子留下了幾句話:

“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中西並舉,南北結合,既有傳統,又有創新。” 而這幾個字的境界,已經全面超越了前幾集捶打三萬六千次的鐵鍋和說不清道不明的“藥食一題”。

《一代宗師》有句臺詞,“拳分南北,國還分南北嗎?” 而對於美食來說,製作工藝有傳統和現代的區別,但這並不意味著有任何高下之分,一個東西到底好不好吃,只有吃到嘴裡才能評價。

用一句熱門的話說,這才應該是《舌尖》系列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