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距今约2000年前,魏国名将张辽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出击战斗的经典战例——合肥之役。

话说在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而另一方面,在逼迫刘备分得荆州三郡后,踌躇满志的孙权却开始反击,移兵攻打合肥。只是在合肥城下魏国“五子良将”的老大张辽给他好好补了一下军事学的基础课程。

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现在先来看看双方的军力对比。曹操这边守合肥的是张辽、乐进、李典三将及七千士卒,而孙权方面据说是十万人,这个说法出自《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

魏国人的说法自然有夸大的嫌疑。要知道孙权是从荆州战场转移到淮扬战场的,在荆州对抗刘备、关羽时吕蒙所统领兵马不过两万人,鲁肃为一万人,孙权在陆口为诸军节度亦应有两至三万人,鲁肃为东吴常年对抗关羽的军区司令,没有参加合肥之役;又合肥之役,凌统为右部督,左部督应为吕蒙,以此计算左右两部各为两万人,加上孙权自己的亲卫部队,东吴军应在五到六万人左右,比起曹操留下的七千人,孙吴军占有明显优势,兵力对比高达约9:1。

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大家都知道,合肥之战可绝不是出城先列阵再打,要这样张辽招募的八百敢死之士还不够吴军塞牙缝的,所以只有使用袭击战法。

话说第二天一大早,吴军按照围城的部署,各部兵马开始移动了。此时张辽就在城头时刻关注吴军动静,却见城下数里外的东吴军乱哄哄的象个菜市场,各部围城的部队都急着开拔,那样子好像谁先占了进攻出发阵地谁就登上了合肥城头立了头功一样;结果弄得警戒、掩护部队被甩在后面,挡了个严严实实,无法就位。

真是天赐良机,敏锐的张辽此时嗅到了一丝胜利的气息,那还肯放过。说时迟那时快,张辽率领八百精锐一阵风般杀出合肥,直扑吴军。史籍没有明载,我们不知道张辽这八百人是什么样的兵力构成,是怎么结阵的。但张辽想要袭击成功并全身而退,就必须始终保持其战斗阵型,不能让吴军冲散,分割,一旦阵型被割裂就意味着全军覆没。

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首先接战的是好不容易刚刚到位的警戒、掩护部队,嗯,刚刚到位的这支吴军倒了八辈子血霉,还没来得及展开队形就遭了当头一棒,数十名士卒被杀,两个尉官授首,直接被冲散了。

初战告捷,八百壮士士气大振。东吴后面的部队根本没想到张辽胆子这么壮,居然敢先发制人,防御工事都没有设置,什么鹿角、拒马、壕沟统统没有,仅仅修了点垒墙之类的玩意儿,本来就是啊,对东吴子弟来说我们是来砍人的,谁也没想过会先被人砍,要弄防御工事干什么呀?土墙、木栅加上无准备的士兵,这些哪挡得住嗷嗷直叫、一心要吃人的张老虎,只在刹那间,营垒就被冲破。

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张辽搞突袭自然要选择价值最大的那个目标,不用想自然是孙权。用现在的话说,很有点特种作战的味道。

当时孙权对张辽突如其来的进攻毫无防备,大惊失色,周围众人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退到高处防御,"以长戟自守"。张辽见孙权依托高处及长戟防备,便挑拨孙权军,"叱权下战",孙权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先观察清楚情势。由于孙权居于高处,很快便发现张辽所带领的部队人数并不多,于是便利用自身兵力上的优势,"聚围辽数重"。张辽的左右见状马上突击,打开一个缺口,张辽得以带领数十名亲兵突围出去。这时还有一部分敢死队队员被东吴军围困着,他们向张辽呼救:"将军弃我乎!"张辽闻声又反冲杀进包围圈中,并带领剩下的人员突出重围。

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这一战,张辽与李典率领敢死队从清晨冲杀到中午,作为领军人物的张辽,表现是最突出的一个。面对张辽如此神勇的表现,《三国志·张辽传》用了九个字来形容东吴军队,"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也因此,东吴军队士气大跌。反过来,合肥的守军则因此士气大振,对张辽更是佩服不已,全军上下一心一意修筑工事,坚守城池。值得一讲的是,张辽此次带出的八百人,不是曹魏擅长的骑兵,而是步兵,曹丕在后来追念张辽、李典的诏文里就清楚地写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

八百破十万?张辽凭什么赢得合肥之战,走上人生巅峰……

可以说,合肥之战,说张辽战斗生涯中的巅峰之战,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令孙权心有余悸。即便是在许多年以后,张辽已经年老体病,孙权仍然心有余悸地说道:"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