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花生想高產,關鍵抓好這幾點!現在看,還不晚!

要想使夏播花生獲得高產,施肥是關鍵,應根據花生需肥規律,掌握好施肥時期和肥料種類,這樣才能獲得高產。

夏播花生想高產,關鍵抓好這幾點!現在看,還不晚!

那麼夏播花生施什麼肥獲高產呢?

一、及早補充速效氮肥。

一般每畝以3000公斤優質腐熟農家肥和5公斤尿素作為基肥,施用苗肥的時間最遲不能晚於開花下針期,施肥量為畝用花生肥30—4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二胺15公斤,氯化鉀10公斤。

二、施好磷肥。

花生需磷的高峰期主要在結莢期以前,因此應在前期施足磷肥,每畝一般施過磷酸鈣12公斤為宜。封壟後,如磷肥不足,可噴施3%的過磷酸鈣溶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

三、施用中、微量肥。

補施鈣肥、鉬肥、鐵肥和硼肥。鈣肥用磷石膏,在花生封行前畝用50公斤磷石膏淺施於結莢層,鉬肥用鉬酸銨,在苗期用濃度為0.05%的鉬酸銨溶液噴施2次,鐵肥用硫酸亞鐵,雨後或灌水後用濃度為0.2%的硫酸亞鐵溶液連噴2—3次,硼肥用硼酸,用濃度為0.1%的硼酸溶液在始花盛花期噴施2次。

四、葉面噴肥。

即在生育後期畝用尿素0.5公斤加磷酸二氫鉀0.2公斤兌水50公斤葉面噴2—3次,防止早衰。抓好以上施肥措施,對提高花生產量非常關鍵。

夏播花生想高產,關鍵抓好這幾點!現在看,還不晚!

夏播花生要想獲高產,除了科學的施肥方法外,科學加強中期管理,是獲取夏播花生高產的關鍵。

中期管理技術要點是:

一、巧追花果肥

花生中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由始盛期達到最盛期,不僅莖葉生長最快,而且植株大量開花、下針,大批果針入土發育成莢果,對養分需要量顯著增加。

此期追肥既要保證花生有足夠的養分供應,又要防止植株長勢過旺。對土壤肥水條件好的田塊,在初花期畝追施過磷酸鈣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以補充營養,控旺防倒,促進莢果發育。對土壤肥水條件差、花生植株瘦弱的田塊,在初花期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10公斤,以滿足植株營養生長需要,促進有效花的形成。

所有田塊均應在盛花期結合培土,畝施石膏粉25~30公斤於結莢層,以促進莢果發育,減少空殼,提高飽果率。此外,若心葉黃白失綠時,應噴施0.3%~0.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進行矯治。

二、培土迎果針

培土可增厚土層,縮短果針入土距離,使果針早入土、早結果,併為莢果發育創造一個疏鬆通氣的土層,同時,培土後,行間形成壟溝,便於排灌。培土要在花生封壟前,少數果針已入土,大批果針即將入土,結合鋤最後一遍地時進行。平作花生可在鋤鉤上扎一草環,深鋤猛拉,將土攏在花生基部兩側。起壟種植的可先用大鋤深鋤壟溝,淺刮壟背,然後用耘鋤串鉤培土。培土時要達到溝窄、壟胖、坡陡、頂凹,不封埋莖基部,不碰傷已入土的果針和幼莖。

三、澆水與排澇

花針期和結莢期是花生的需水臨界期,對乾旱最為敏感(尤其是盛花期和結莢初期)。此期雖正值雨季,但降水量往往分佈不均,非旱即澇。因此,須十分注意旱灌澇排,為花生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水分條件。花針期和結莢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若遇旱土壤含水低於60%,應立即澆水防旱,澆水方式以噴灌或小水快速溝灌,切忌大水漫灌。若降水過多,應及時排除,否則花生就會因土壤缺氧而影響根系和莢果發育,造成大量爛果,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農彥有“花生喜澇天、不喜澇地和地幹不扎針、地溼不鼓粒”之說。

四、控棵保穩長

花生中期生育階段最怕莖葉生長過旺。而一些中高產花生田,由於肥力高、施肥多(特別是氮肥偏多)、土壤水分足,在開花下針期易引起徒長(莖細、節間長、冠層鬱蔽、果針高吊而針多不實),徒長的花生遇雨水頻繁或風雨交加時,極易出現倒伏。花生倒伏後、莖葉重疊、貼伏地面、通風不良、葉片腐爛、光合作用面積減少、有機物製造不足,導致嚴重減產。因此,中高產花生田,要在盛花期末,主莖達到40釐米時,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40~50克加水50公斤噴灑,以控上促下,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比例,防止植株徒長倒伏。

五、防治病蟲害

花生中期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蠐螬、棉鈴蟲和蚜蟲。

花生葉斑病在發病初期,田間病葉率達10%~15%時,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80%代森猛鋅4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每畝每次噴藥液50公斤(以上藥劑交替使用)。

蠐螬在培土迎針時畝用48%毒死蜱300毫升或50%辛硫磷250克加細土30公斤拌勻製成毒土,順壟撒於植株附近,撒後中耕培土。

蚜蟲用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棉鈴蟲用2.5%的溴氰菊酯或20%的氰戊菊酯1500倍液噴霧防治。


作物病害不發愁,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下載神農識,拍一拍,病蟲害問題立馬解決。快捷、精準、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