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漢獻帝在董卓死後,歷盡千辛萬苦,又回到了當時的首都洛陽。曹操在得知這一信息後,聽取荀彧和毛玠的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把皇帝從洛陽接到了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此以漢室正統軍的名義號令天下,雖然受到了各方譴責,但是這一戰略性的措施,無疑是成功的,也幫助曹操勢力迅速發展起來。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其實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計策,最早並非曹操的部下謀士提出,而是由另一位擁有者傑出眼界和戰略眼光的謀士提出,此人高瞻遠矚的視野絕不遜於荀彧和諸葛亮二人,他就是沮授,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史載他“少有大志,擅於謀略”。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只可惜此人,生而不幸,侍奉兩主,皆非明主,先是在冀州牧韓馥部下任職,當時袁紹被董卓追殺,逃到河北,試圖以陰謀詭計騙取韓馥冀州地盤。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沮授立馬意識到袁紹的野心,深知冀州的重要戰略意義,苦心奉勸韓馥:冀州的地界雖然不大,但是能披甲征戰者過百萬,儲備糧食足夠支撐近十年。

只是韓馥這位堪稱無腦諸侯,還是把冀州送給了羽翼未豐的袁紹。得到冀州的袁紹,深知沮授的才華,讓他在自己的麾下任職,並很是虛心聽取沮授的意見,詢問沮授亂世之中匡扶漢室、安定天下的良策。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沮授給出了一番很具眼光的建議: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沮授說紹雲: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毀壞,觀諸州郡外託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袁紹很高興的接受了他的意見,並封他為奮威將軍。公元195年,漢獻帝流亡到河北的時候,沮授提議袁紹抓住這個機遇,迎接漢獻帝,然後遷都至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而,袁紹本來是打算沮授的意見的,但是其舊將淳于瓊等人認為要復興漢室太難,而且迎立漢獻帝會削弱自己的權力,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優柔寡斷的袁紹於是放棄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機會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了,第二年,曹操抓住的這個機會,在荀彧的建議下迎接漢獻帝遷都許縣,成功的完成了沮授曾經提出卻未能實現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個眼光獨到的策略。雖然漢室凋謝,獻帝流亡,但是大漢百年的榮光並未散盡,諸侯分割,沒有哪一個能一把取代漢室天下。而古人興兵,最忌諱的一條就是,師出無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名義興兵征戰,得天下文人之心。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這一點,曹操手下的荀彧看到了,而作為袁紹手下的頂尖謀士,沮授也看到了,並且比荀彧更早的提出了這個構想,可惜袁紹猶豫了。

古人言,良禽擇木而棲,沮授就是選錯了主,袁紹勢力後期強大起來,卻在因寵愛幼子袁尚,貿然選擇“諸子分制”,讓三個兒子一個外甥各領一地。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沮授曾明確反對袁紹的這個做法,無奈袁紹心意已決,還辯說是為了考驗和鍛鍊幾個兒子的能力。袁紹死後,諸子紛爭,河北分裂,被曹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

沮授不僅善於制定政治策略,在用兵上一樣著非凡之處,袁紹率十萬精兵攻打許都,沮授建議利用優勢軍力和地理形勢,打持久戰,“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然而袁紹不聽,導致收效甚微。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官渡之戰,袁紹派顏良攻打黎陽,沮授深知顏良雖勇猛,但無大智,單獨作戰必敗,可惜袁紹聽不進此良言苦勸,最終曹操斬殺顏良,解了劉延之困。官渡相持之時,沮授一樣建議袁紹不宜強攻,曹操糧草供應不足,只需消耗即可大敗曹軍,袁紹一樣不聽,最終導致落敗。

袁紹落敗後,沮授被曹操俘虜,據不投降,曹操愛才,不忍殺他,曹孟德感嘆若早點得到沮授,那天下現在早已平定。

他是第1個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非曹操部下,最後被曹殺

只是後來沮授屢次密謀逃回袁紹陣營,最終還是事敗被曹操殺了。

最終壯志未酬,以身殉主,歷史總是充滿機遇性,如果袁紹能聽取沮授意見,如果沮授所奉是曹操而非袁紹,或許歷史就不是這樣了。這樣一位擁有著高遠政治視野和不凡軍事才華的人傑,最終還是埋沒在歷史的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