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影《敦刻爾克》上映之後,法國媒體人爲何罵聲一片?

如果要讓法國媒體點評一下見年最讓他們惱火的電影,英國導演諾蘭執導的電影《敦刻爾克》必定是排名榜首,法國《世界報》批評說,在這部電影當中,那些同樣被撤離的法國士兵在哪裡,4萬犧牲自己掩護自己大部隊撤退的法國士兵又在哪裡?那麼當時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當中,法軍到底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呢?

英國電影《敦刻爾克》上映之後,法國媒體人為何罵聲一片?

敦刻爾克大撤離

1940年5月下旬,德軍在法國橫衝直撞,如若無人之境,殘酷的戰場局勢讓英國人意識到,該考慮其他退路了,從當時的戰場情況而言,這個決定或許沒什麼問題,但英軍沒有把撤退計劃透露給盟友。5月22日晚,英軍主動放棄阿拉斯,開始向敦刻爾克海灘撤離,同一天,英國海軍將從敦刻爾克撤離的計劃正式命名為“發電機計劃”

英國電影《敦刻爾克》上映之後,法國媒體人為何罵聲一片?

敦刻爾克大撤離

此時法軍依舊在第一線抵禦著德軍的攻擊,沒有任何後撤準備,英軍的突然撤退使法軍兩翼都暴露在德軍的攻擊之下,措不及防的法軍被迫放棄陣地跟著跑路,更糟糕的是法軍士兵根本不知道英軍撤退計劃,只能盲目的不斷後撤,隊伍潰不成軍,法軍高層見此慘狀簡直氣得說不出話來,按照計劃,英法兩軍應該交互掩護,前線的法軍一直堅持到5月29日才開始向後撤退。

5月31日,應該首相丘吉爾向法國盟友承諾,英軍剩餘部隊將組成後尾部隊,確保法軍主力的撤離,但現實卻是當德國坦克逼近敦刻爾克灘頭時,最後一批英軍於6月2日夜間登上船隻撤離法國,包圍圈裡只剩下數萬法國軍隊,總算英國還保留了最後一絲紳士風度。

英國電影《敦刻爾克》上映之後,法國媒體人為何罵聲一片?

慌亂的撤離

6月3日,英國海軍組織了最後的撤離行動,於2.6萬法軍得以乘船離開,但仍有數以萬計的法軍走投無路,被迫向德軍投降。法國人普遍認為,正是英國人自私的只顧自己,陷盟友于險地,諾蘭的《敦刻爾克》所引發的爭執,其實仍是兩國對這次撤退行動看法分歧的原因。

英國電影《敦刻爾克》上映之後,法國媒體人為何罵聲一片?

慌亂的撤離

諾蘭的《敦刻爾克》上映之後,引起了法國媒體人的一致抨擊,法國媒體質問,說敦刻爾克撤退當中,我們那麼多法國軍人在哪裡?軍事專家徐光裕介紹說,這是由於編劇和導演的想法有關係,這部片子不是法國人制作的,所以敦刻爾克這個角度也不一樣,當時丘吉爾飛到法國,法國還沒有完全淪陷,曾經協調過雙方撤退的問題,法國人擔心,英國人組織的撤退是不是隻撤退英國人,不管法國人,丘吉爾說保證按比例撤退,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最後也是按著這個計劃撤離的,剩下傷亡的數據基本差不多,可以說,在這次大撤退當中,法國人起到了關鍵作用。

英國電影《敦刻爾克》上映之後,法國媒體人為何罵聲一片?

丘吉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