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敦刻爾克,你應該知道的歷史

9月1日上映的《敦刻爾克》,講述的是二戰期間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宏觀的場面給廣大軍迷、二戰迷提供了一場視覺盛宴。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過程中,有一個英國將領發揮了居功至偉的作用,他就是時任英國遠東軍第一軍軍長的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他成功的將英國遠征軍大部撤回英國。

關於敦刻爾克,你應該知道的歷史

一年半之後,日軍橫掃東南亞,英國先後丟掉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數萬英軍也岌岌可危時,丘吉爾派出了這位“撤退專家”來穩定東南亞局勢,來確保東南亞最主要殖民地的安全。此時的緬甸英軍已經被日本打得毫無鬥志,即將土崩瓦解。緬甸軍民為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也積極配合日軍對英軍進行打擊。在這種內外交困情況下,死守緬甸也無希望,只有撤回印度,在作它途。

關於敦刻爾克,你應該知道的歷史

毫無鬥志,只想逃命的數萬英軍自然無法阻擊瘋子一樣的日軍,於是亞歷山大就打起了為了他們而捨生忘死的盟友身上—中國遠征軍。這些裝備簡陋的軍人,剛剛救了被區區幾百日軍圍困的七千英國軍人。亞歷山大看到了中國遠征軍的強大戰鬥力和為國犧牲精神,似乎找到了讓數萬英軍安全撤離方法。

關於敦刻爾克,你應該知道的歷史

在亞歷山大忽悠,東南亞盟軍最高統帥史迪威協調,司令長官羅卓英妥協下,中國遠征軍不得不接受史迪威的安排,調往緬甸西部的喬克巴。等遠征軍順利完成了阻擊任務,卻發現所謂的盟友已經溜之大吉,為急於逃跑的英國人當了肉盾。更令人氣憤的是,英國人在逃跑過程中,寧願把罐頭、槍支、汽油等物質燒掉,也不願留給一心求站的中國人。當時還依仗英軍戰力做著“曼德勒會戰”的史迪威和司令長官傻了眼,而撤回國內必經之路的密支那也被日軍佔領,中國遠征軍被迫進入茫茫林海的野人山,整整兩萬鐵血男兒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由於餓病,屈死在異國森林中。亞歷山大的赫赫戰功,無疑是建立在中國遠征軍的鮮血和累累白骨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