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腫瘤專家與肺癌鬥爭的六十年!

如果癌症是一頭狼,那麼對於死亡的恐懼就是最鋒利的獠牙。

100年前,癌症之於人類,如無邊無際卻又無比兇險的混沌世界,醫生們手持柳葉刀,卻四處茫然;60年前,人類發明了化療,面對癌症,擁有了長矛;50年前,人類發明了放療,面對癌症,擁有了手槍;30年前,人類發明了靶向藥物,面對癌症,擁有了狙擊步槍;如今,人類發明了免疫療法,面對癌症,擁有了炮彈。

癌症亮出了它的獠牙,而醫生手中,不止有柳葉刀。

廖美琳1957年畢業,成為呼吸科醫生,1970年開始研究肺癌至今,和癌症打了一輩子交道,如今已經84歲的她早已滿頭華髮,卻依舊精神矍鑠,樂觀豁達,與癌症的戰爭不僅未讓她表現疲態,反而愈戰愈勇。

一個腫瘤專家與肺癌鬥爭的六十年!

她見證了人類與癌症戰爭中的數次偉大進步。

六七十年代:化療

但這在癌症面前遠遠不夠……

事實也是如此,患者在疑似患癌時,更多的會選擇自我躲避,將自己歸為異類。在目睹身邊人化療的痛苦時,更會選擇排斥、退縮、自暴自棄,甚至等死。

廖美琳清楚的記得,每當有患者來找她,總會面戴口罩,頭戴漁夫帽。在他們看來,他們與別人不同,身上被貼有標籤。「同事們只要看到戴帽子的患者,鬼鬼祟祟的在診室外走來走去時,總會打趣道:這是廖美琳的人。」廖美琳教授笑談道。

她介紹,當時,朋友不幸罹患肺癌,檢查結果發現,已出現骨轉移、腦轉移、肝轉移。「當時我去看他,他的腦神經已經受損,不能吞嚥雞蛋,只能把蛋白搗碎了才能吞不下去。」

「過了幾天,朋友他兒子去香港買了易瑞沙。打電話給我,說母親今晚六點,已經可以吃雞蛋了。當時,我暗自猜測這肯定是心理作用。」

「又過了幾天,朋友的兒子再次給我打電話:現在母親的情況更好了,已經可以起床外出。太神奇了!」廖美琳激動的說道。

原本,廖美琳對易瑞沙並不抱有希望,但事實證明,它的確比化療神奇。

十多年來,中國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顯著增加2.4倍,從此前的14.1個月延長至33.5個月;五年生存率從8%增長到18%。同時,靶向藥物較小的副作用也受到患者認可,在提升生存期限的同時生活質量得以改善。

無論疾病如何兇猛,一個甲子的歲月,與癌症鬥智鬥勇,廖美琳已滿頭華髮,卻激情不減,高超的醫術,樂觀的態度,她將一生都拿來對抗癌症。

下一步:路在何方?

更多抗癌資訊,請關注厚朴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