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美食地图推荐理由 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巴山街现在作为哈尔滨的一条特色食街,人气越来越旺,因此也吸引着一些餐馆的进驻。单说东面这段不过百米的小街上,就聚集了近十家餐馆。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那家小馆开业于2007年,在巴山街上算是后起之秀,其以具有文化内涵的小店形象和特色菜品在巴山街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巴山街上的餐馆大多没有醒目的招牌,那家小馆算是另类了,特别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了小店的标志,从店内的喷画到菜单都体现出了一种文化的味道。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从那家小馆的字号上,就能体会到店主的用心。那家小馆在北京是一家著名的满族餐厅,店主借此为名,可见其精明。但是此“那”却非彼“那”,“那”字有两种读音,用于满族姓氏的读音为一声,北京的那家小馆,就读一声。用做代词时,读音为四声。哈尔滨的那家小馆应该读作四声,据店主介绍,在选择饭店时,人们经常会说“去哪家呢?就去那家吧”。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那家小馆的老板王刚先生是个待人特别和善的人,招呼起客人来热情诚恳,他早年一直经商,07年起经营这家小馆,谈起自家的菜品来,他特别强调食材的品质,他坚信只有品质好才能真正赢得客人的青睐。刚开业时王刚请来了自己的好友,当时国际饭店的厨师孙师傅过来指点了一个月,并把国际饭店特色菜(香酥鸭、花生猪手、香麻小牛肉)的烹饪技巧传授给了那家小馆的魏宪成师傅,直到现在,魏师傅还是那家小馆的主厨。

由于店内的菜品精致味道还好,附近烟草公司的员工和周边的商户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吃饭,道远的都是开车过来吃。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探店→哈尔滨」第36期:那家小馆:巴山街上的精致小馆儿

这些特色的小炒相对家常口味的餐馆尤其显得精致,就像那家小馆的广告语“珍珠,源自点滴生活”一样,好味道当然要我们到生活中去体验,好味道的那家小馆,等着你来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