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时,家长的做法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做对了吗?

前不久和朋友去吃饭,两家都带着孩子,饭后我们两个妈妈先带着孩子回家,留下男人们喝酒侃大山。

在带着孩子回家的路上,三个孩子在小区门口的石头圆形球上跳着玩,一不小心,朋友家的小女儿摔倒在地,夏天穿的少,地面硬,小家伙疼的“啊”了一声。我俩循声而去,她妈妈把孩子一把揪起来,没有半点安慰,看到她摔倒了,怒气冲冲的责备她,我不是告诉过你要小心一点吗。孩子疼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硬是没有哭出声。

虽然妈妈是因为心疼孩子遭受这样的疼痛而斥责,可孩子却是既要忍受身体的疼痛,又要忍受妈妈的责备。在孩子需要安慰,需要帮助的时候,身为孩子最信赖的人带给孩子的是恐惧,是不安,那孩子还能信任谁?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还能依靠谁?

孩子哭闹时,家长的做法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做对了吗?

一个孩子在摔倒或者做的不好的时候,哭泣的时候,父母给予的总是指责,那当孩子遇到对他不利的事情时,他不敢拒绝,不敢说不,变得胆怯、怕事,因为他会觉得那是自己的错。

孩子的哭声、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的喧哗声,都会让很多父母有些心烦意乱,就像耳边一直有噪音一样,让自己不得安宁。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很多父母总是不耐烦的训斥孩子,命令孩子立刻停止哭泣,如若孩子不照做,一些父母甚至会恶语相向或者直接动手揍一顿。当孩子停止哭闹时,就会很欣慰,觉得孩子是听话的。世界也终于清静了。

我们想到的是怎么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孩子哭声的影响,忽略了孩子哭泣的根源。

孩子哭闹时,家长的做法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做对了吗?

周末童童妈和萱萱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玩,映入眼帘的是荷塘里争相斗艳的荷花。阵阵清风拂过,迷人的水韵,醉人的荷香,形成了公园里一道靓丽的景色。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呼喊着,两个孩子喜欢画画,坐在长椅上寻找着角度。不一会就画好了,两个孩子兴奋挥着手中画纸给妈妈们看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手中的画掉落在地,一阵风吹过,画飞到了荷塘里,要取回来有些困难。

两个妈妈同时跑了过来。但她们的做法截然不同。

童童妈看了看飞走的画说:“别哭了,走路怎么这么不小心?”童童妈又说:“这点小事也哭,不坚强,你再哭我就不喜欢你了!”谁知话一说出口,童童哭的更厉害了。

童童妈更加不耐烦了:“不许哭了!不就是画吗,再重新画不就好了,动不动就哭,一点也不坚强。”听到妈妈嘲讽的话,童童低着头,停止了哭声。

孩子哭闹时,家长的做法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做对了吗?

而萱萱妈跑过来后并没有说话,而是先抱了抱孩子,说“好不容易画的画,就这么飞走了,萱萱还没让妈妈还没看到呢,好遗憾,但妈妈知道宝贝一定画的很棒。”萱萱委屈的抱着妈妈哭了一会后停止了,眼神闪闪发光,她说要再画一次,这次画的会比前面的那张还要好。

当萱萱叫乐乐童童重新画一幅的时候。童童闷闷的低头坐在地上。萱萱问他为什么不去画时,童童说:我妈妈不喜欢我了,她不要我了。

一味地忽略孩子的感受,最直接的后果是孩子对你不再亲密,亲子关系破裂。而对孩子的影响更是一生的。

孩子在宣泄情绪的时候,家长强行阻止会导致孩子的心灵受到打击。缺爱,自卑这些会一直影响着他,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在每一件事上去共情孩子的情绪。摔倒了,身体疼,想哭,珍惜的东西丢了,坏了,想哭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情绪表达,也是情绪自我修复的必要过程。在孩子哭泣 时安慰他,抱抱他,等他通过哭泣来缓解自己的情绪才我们最应该做的。

子谦妈妈育儿经,关注家庭教育,亲子成长,喜欢请转发、收藏,更多内容请关注我,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