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平常生活中,家人,朋友之間問及工作薪酬情況時,大家都是隻問一句,一個月工資多少?很少人會再多問一句,帶年假嗎?有補貼嗎?年底獎金呢?

久而久之,我們不知不覺地將整體薪酬等同於基本工資。

於是不少同學入職後在和HR瞭解薪酬這一塊時,總是下意識的將整體薪酬等同於月基本工資,僅僅只是和HR軟磨硬泡的商榷薪資數目;可事實上,整體薪酬遠不止基本工資這麼簡單。

時已四月底,春招之路也算是快走到盡頭了,不少同學已然前前後後步入職場;作為一個職場人,阿熊希望大家對整體薪酬的概念有個全面的理解。

那麼,整體薪酬都包括了什麼?

一條公式告訴你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TC=(BP+AP+IP)+(WP+PP)+(OA+OG)+(PI+QL)+X

------特魯普曼

其中

TC=整體薪酬 BP=基本工資 AP=附加工資

IP=間接工資 WP=工作補貼 PP=額外津貼

OA=晉升機會 OG=發展機會 PI=心理收入

QL=生活質量 X=私人因素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基本工資&附加工資&間接工資

基本工資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月薪年薪,一份工作整體薪酬重點的一部分,也是最穩定的一部分。一般正規公司,基本不會在員工的基本工資中動手腳。

附加工資,例如加班費等,這一項的話一般視公司情況以及相關行業而定。如果你是新媒體行業,IT等行業,公司有加班費這一項附加工資的話,那就偷偷開心吧。

間接工資也就是獎金,帶薪年假,五險一金,員工年度體檢等福利。

01)首先先說一說獎金,這一項不同公司差別很大;有的公司業績不好,連年終獎都不發;網易陰陽師去年大賣,據說項目組發了100個月工資,連應屆生的會計都拿了5萬塊獎金。這個獎金水平,直接遠超基本工資了。同個行業不同公司基本工資最多也就差個一兩千,可是年終獎的差別可是一下子就差出了好幾萬,絕對不可小覷。不少同學拼命的要內推擠進類似阿里巴巴,網易,蒙牛,騰訊,華為等一系列大公司,一方面除了公司本身的發展前景和辦公環境外,一方面這類大公司每年的獎金亦是吸引大家眼球的地方。

這裡你大概會覺得,網易陰陽師的例子太過於極端,幾年才有一家公司得以這樣,那換個例子,卡卡的月薪8000,每年保證十六薪,每年浮動獎金是年薪的25%,菲菲月薪13000,每年固定薪資是十二薪,浮動獎金是1-2個月工資。

你還覺得能單純看月工資來衡量那個公司待遇更好嗎?

更重要的是,年終獎還有特殊的交稅方式,個稅也比較少,這可以說是相當愉快的事情了。

PS:獎金除了年終獎,還包括每月或每季度獎金,全勤獎,優秀員工獎等各大獎項。

02)工作之後不比在上學的時候自由,每個人總會有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所以公司是否有年假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想一想別人在放年假到處旅行還有工資拿的時候,而你,生病請個假在家裡休息還有被扣工資,心裡邊的落差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來了?

通常比較好的公司還是會給員工帶薪假期的。一般公司會給5-7個工作日的帶薪年假、好點的公司會給10-12天的帶薪休假,部分公司給入職5年內的員工統統15天,而且可以累積兩年,這樣請起假來就很舒服,而且總感覺用不完。選公司還是選個休假多的公司,畢竟假期可以看出來公司對員工自身的重視程度。

PS: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按照法律條款來講工作不到一年是沒有法定帶薪假期的。

03)關於五險一金,還是舉個例子,卡卡基本工資1萬塊到手收入7450塊,而2萬塊基本工資,到手才13500塊。可見社保個稅猛於虎呀,所以,一個公司有沒有五險一金這一項福利,差別到底有多大。

阿熊在前面已經發了一篇五險一金的相關詳細說明,就不累贅了,直戳吧

PS:這裡補充個計算器,可以自行算一算稅前,稅後工資多少,鏈接如下:

http://www.rong360.com/calculator/wuxianyijin.html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補貼&津貼

福利補貼和基礎工資一樣,是收入中最實在的,一般包括車輛、飯補、話費、住房補貼、其他技術或崗位補貼等等。這些補貼一般都是不用交稅的,發多少是多少,一分不會少。有些公司的飯補、車補、話補、房補加起來頂得上小半個月工資,一些事業單位更是出現補貼和基本工資差不多的情況,這部分收入一樣不可小覷。

另外,部分公司還有購買公司企業產品的優惠折扣,員工價等津貼,這些用不用,用多少取決於員工,是薪酬領域較為模糊的部分。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晉升機會&發展機會

瞭解自己的崗位定位,以及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前景十分重要。有些同學畢業以管理培訓生的身份加入公司,經過三年的輪崗,很自然就成為經理級別。而有些同學一個崗位做七八年也沒有發展。

可能是崗位定位問題,也可能是本身公司就沒有發展前景,極端地說入職的時候的崗位就是終身崗位。所以,務必瞭解好你進入該公司後自身的發展空間以及職位的晉升空間,這些對於目前剛剛進入職場的小白們也許並沒什麼,但是三五年之後和同屆人差距一下子就拉開,而拉開你們差距的,也許並不是你沒努力,也不是對方的能力強,恰恰只是因為,對方選擇了一個頂級的好平臺,再加上剛入職場的幾年是自身學習的黃金時間。

而這,僅僅只是取決於你們對職位一時的選擇,對公司的判斷。有些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個人需求&心理收入&生活質量

個人需求,舉個例子,卡卡是一名應屆畢業生,限於實踐經驗不足,於是向公司申請項目培訓的學習機會,公司同意申請。個人有關工作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這又何嘗不是一筆收入呢?

心理收入,專業的解說是指由工作性質,工作表現,工作環境等因素共同創造出來的滿足感。每一年都有不少人離職跳槽,而當中不少人,錢是給夠了,但是心裡邊幹得並不開心,錢再多,終究還是會走。所以,在選擇一份工作,考慮其整體薪酬時,這一點亦是不可或缺的。

生活質量,想一想,如果一個公司可以為你提供上下班便利措施、彈性的工作時間、孩子看護,讓你生活質量也得以提升;這估計比給你加多1000塊的基本工資都要更讓人高興吧。

個人需求,心理收入,生活質量這些看起來似乎有些務虛,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它的分量舉足輕重,有時可以決定他最終走還是留。

-END -

月薪5K和10K之間,我選擇整體薪酬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