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開國功臣與皇帝的關係一般都很微妙,功臣一不小心就會功高震主,被皇帝所忌憚,最後身首異處。而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已經算是仁慈的不能再仁慈了。不過,一大部分的開國皇帝還是更喜歡直接除掉功臣,這樣簡單粗暴的做法。
當年,越王勾踐沒有聽從范蠡的苦心勸阻,非要發兵攻打吳國,最後兵敗。范蠡和文種對勾踐不離不棄,為他出謀劃策。勾踐也非常爭氣,每日臥薪嚐膽不忘國恥,最終滅了吳國,成為春秋一霸。
此時,范蠡和文種就成了越國最大的功臣。范蠡選擇急流勇退,隱居山林。不過,隱居的日子太過無聊,范蠡開始到處遊覽,大山名川間都有他的足跡。
范蠡很快就將自己的積蓄揮霍一空了,然後他改名鴟夷子皮,開始經商。范蠡一邊經商,一邊繼續遊玩,三次成了鉅富,三次又將家財散盡。後來,范蠡定居在宋國陶丘,他自稱是陶朱公。據說,范蠡退出朝堂的時候,還帶走了美女西施,真是羨煞旁人。
文種收到信後,心裡也感觸挺深的,他開始抱病不上朝。但最終勾踐還是賜給他了一柄劍,並說:你當初教給寡人七條滅吳計策,我用三條就實現了目標。剩下七條你就到地下,獻給先王吧!文種聽了勾踐的話,就揮劍自殺了。
無獨有偶,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漢朝開國之初。當時,劉邦與項羽聯合,滅掉了秦國。當然,前面還有很多起義勢力的鋪墊,但他們沒有活到最後,就不一一贅述了。
秦滅之後,項羽和劉邦開始了長達4年的楚漢爭霸。劉邦在張良、韓信等謀士的幫助之下,將項羽逼得烏江自刎。隨後,劉邦建立了漢朝,封了一大幫子的開國功臣。
張良卻在此時選擇了隱居,在黃袍山修道。張良離開前,也寫了一封信,勸韓信及早隱退,並以文種與越王勾踐的事情為例。但是,韓信還是做出了和文種一樣的選擇,最後他被蕭何和呂太后設計,殺死在鍾室。
這就是血淋淋的教訓,所謂敵國破,謀臣亡,功高震主者,必死!倘若文種和韓信能聽一句勸,也不至於落得那樣悲慘的下場。
閱讀更多 客館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