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執掌兵權卻唯一能善終的牛人,崇禎帝遺憾重用此人太晚!

提及明末歷史,楊嗣昌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一個誤國誤民的權奸,也有人認為楊嗣昌是崇禎年間唯一能拯救危局的人。

楊嗣昌出身名門,父子二人皆為朝廷重臣,都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的重要角色。然而,他比其父更出色,曾被朱由檢視為大明中興的希望。

明末執掌兵權卻唯一能善終的牛人,崇禎帝遺憾重用此人太晚!

楊嗣昌自幼喜讀詩書,後來又常與文壇領袖來往唱和,練就敏捷的思維與雄辯的口才。他才華橫溢,對前朝典故瞭如指掌。所以,當思宗召對時,他反應敏捷,旁徵博引,對答如流,激動得思宗拍案叫絕,連連嘆道:“用卿恨晚!用卿恨晚!”

為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楊嗣昌針對當時的時局,不斷為皇上獻計獻策,最著名的就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剿捕策略。

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嚴密的剿捕計劃,雖然未能如楊嗣昌所預料的那樣在三個月內奏效,但卻也威力大顯:張獻忠迫於形勢暫時投降,李自成幾乎在潼關全軍覆沒,僅以身免,農民軍就差最後一擊。

明末執掌兵權卻唯一能善終的牛人,崇禎帝遺憾重用此人太晚!

但就在楊嗣昌全力平息內亂之際,清軍突破長城要塞,大舉南下,直逼京師。朝廷被迫抽調官軍北上勤王。

張獻忠趁此良機恢復實力,於崇禎十二年五月再次起兵,李自成隨即也率軍從商洛山中殺出,農民軍之勢再次燎燃,且愈演愈烈。在內外夾攻之下,明亡朝再也無力將農民軍徹底剿滅。

此後農民軍攻克重鎮洛陽、襄陽,誅殺福王、襄王。二鎮失守,二王被殺,已是病重之軀的楊嗣昌聞知消息後,自知罪不可赦,在惶恐絕望之中死於沙市寓所,年僅五十四歲。

明末執掌兵權卻唯一能善終的牛人,崇禎帝遺憾重用此人太晚!

楊嗣昌身亡後,朝臣交章論劾:其人雖死,然罪不可赦。但一向薄情寡恩、多疑自重的明思宗卻仍極力維護楊嗣昌,他不但沒有給楊嗣昌定罪,反而追贈他為太子太傅,下令用輔臣之禮歸葬,並親自為他寫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文。

崇禎朝,一位輔臣從始至終都能讓思宗言聽計從,即使最後戰敗而死也只是心痛嘆息而不忍加以責難,僅有楊嗣昌一人而已。思宗對他的眷顧之情可謂始終如一。

明末執掌兵權卻唯一能善終的牛人,崇禎帝遺憾重用此人太晚!

縱觀晚明歷史,執掌兵權的將帥幾乎就沒有善終的。

熊廷弼不但被殺了,而且還被傳首九邊;洪承疇萬念俱灰之下投降清軍,成為八旗鐵騎入主中原的開路先鋒;而袁崇煥死得最慘,凌遲處死,渾身就沒有一塊完整的肉;唯有孫傳庭戰死疆場,算是死得其所。

大概就只有楊嗣昌的命還好一點,算是唯一善終之人!

明末執掌兵權卻唯一能善終的牛人,崇禎帝遺憾重用此人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