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晚年为何提倡种植鸦片?

林则徐晚年为何提倡种植鸦片?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听起来禁止鸦片清正廉洁、正义大气,但是任何事情脱离时代背景独立看待就失去了意义,晚清时期就算是湖广总督秉公执政的林则徐也遭遇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禁也为民,种也为国。

说到晚清统治,脑袋里会蹦出几个字我们最常听到的内个字“国库空虚,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鸦片贸易、吸食鸦片的危害直击这些要害。

鸦片贸易使大量的真金白银流向海外,贸易逆差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吸食鸦片,官员意志消沉,大肆敛财加剧腐败;腐蚀了士兵身体,捎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民众骨瘦如柴,散尽家财。

林则徐晚年为何提倡种植鸦片?

禁烟势在必行,有道光皇帝做后台,做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在1839 年6 月3 日至25 日在虎门海滩“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来销烟哦~”

但结果清政府并没有强硬到底,因为销烟,英国发动了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只能对鸦片贸易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外国势力增加了鸦片贸易数量。

看着大把的白花花的银子流向海外,一大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义愤填膺却又无力阻止,这当然包括爱国将士林则徐。即然鸦片禁又禁不了,打又打不过人家,知此放任下去,国将不国。

林则徐晚年为何提倡种植鸦片?

1847年62岁的林则徐想出无奈之下的应对之法——推广种植鸦片,上奏道光皇帝。鸦片需求量大,钱全被外国人挣走了,我们何不自己种点罂粟制造些鸦片,民众不会舍近求远,这样便可减少进口量。此法被采纳推广后也算是“将计就计”遏制了白银外流。

一个人左右不了历史,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暴发,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鸦片进口合法化,鸦片进口已变得肆无忌惮,这也刺激了国内罂粟种植业。

时势造英雄,特定历史背景下,林则徐由民族英雄式的人物沦落到晚年提倡种植鸦片的人,这其中的无奈和心酸只有当事人更清楚。不由让人慨叹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据说后来种植的鸦片还出口了很多,又为政府挣回些银两。

而1850年11月林则徐已在普宁老县城病逝,若他泉下有知,也会欣慰自己晚年进谏提倡种鸦片,虽然略有损自己一世的英名,但对当时大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应对举措,也不失为一种利国的大义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