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大家談 傳祺新GS4,能否重寫車壇神話?

6月16日,全新祺雲概念智慧SUV傳祺GS4在北京正式上市。傳祺GS4自從 2015年上市以來,月銷曾高達3.5萬輛,累計銷售90萬輛,一度成為車壇神話。但前一段時間,GS4遭遇了銷量下滑的挑戰。能否在新的時代,新的消費浪潮裡重塑“神車”地位,成為廣汽傳祺最大的課題。

寰球大家談 傳祺新GS4,能否重寫車壇神話?

寰球大家談 傳祺新GS4,能否重寫車壇神話?

這次,新GS4除了在產品各方面進行全面升級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帶來了“祺雲概念”智聯繫統。懸浮環繞式360°內飾佈局,10.1寸全綵液晶中控大屏,除了擁有智能安防、緊急救援這些保障功能外,該系統還可以通過手機運行車輛診斷。高德、騰訊雙地圖的導航系統在支持語義模糊搜索、地下停車場雙盲定位的同時,也能推送路線和顯示實時路況。超能語音副駕,其響應速度只需的1.2秒,擁有同級最全面的13類語音控制功能,駕車時也能通過語音對導航、空調、加熱座椅、內車燈、雨刮等功能進行控制。在廣汽傳祺眼裡,融入“祺雲概念”智聯繫統的全新祺雲概念智慧SUV傳祺GS4,已經不只是一臺SUV,更是一款智能網聯產品,為消費者帶來高效、智能化和社交化的汽車出行體驗。

除此以外,全新祺雲概念智慧SUV傳祺GS4售價區間為8.98萬——15.18萬,相比2017款GS4,全系價格下調1萬。

那麼,被加持了“智能化”光環的廣汽傳祺GS4能否重寫車壇神話?本期寰球大家談,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寰球大家談 傳祺新GS4,能否重寫車壇神話?

問題一:從2015年廣汽傳祺GS4上市開始,市場對這款車的反響極為熱烈。這款月銷曾突破3.5萬輛的“神車”,究竟靠什麼贏了這麼多消費者的青睞?

賈翔:廣汽傳祺GS4的成功,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2015年前後那段時間,中國汽車市場正處於轉型時期,SUV大行其道,特別是緊湊型SUV正開始成為熟市場,GS4的推出剛剛好抓住了這個時間點。地利:就是廣汽傳祺經過多年積累,在開發能力、造車能力,品質管理能力等多種方面有了質的提高。GS4在造型設計、感官品質、操控感受、動力表現等幾乎全方位得到肯定。這說明,GS4的成功一定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人和:就是那個時期,正值一輪消費升級。中國消費者越來越不是單純追求便宜,而忽視品質、造型等內涵。他們對價格的承受力有一定提升,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汽車性能的理解和追求也越來越成熟。GS4的推出剛剛好符合的消費者這個階段的核心訴求。特別是GS4的感官品質,當時用“驚豔”來形容消費者的心理完全不誇張。

王鑫:

GS4當年的熱賣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緊湊型SUV市場沒有與GS4在可靠性與性價比上可競爭的產品。在當時整個消費市場對SUV產品需求量增加的初期,他抓住了整個市場的機遇。

牛大為: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是GS4外觀和內飾做得非常棒,超過了很多自主品牌甚至合資品牌。其次是GS4的品質做得很好。自誕生以來,廣汽傳祺就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這條路傳祺堅持了十年,如今,廣汽傳祺不僅已經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造車的標杆,卓越的品質也讓傳祺贏得了市場的一致肯定。

張金星:在中國能夠成為“神車”的,大都是能夠做到面面俱到的全能選手,這與中國消費者普遍的中庸心理不無關係,但其實放眼全球,像高爾夫和卡羅拉這樣的車型能夠火遍全球,其實道理也類似。傳祺GS4在做到各方面的均衡表現之後,價格也非常具有競爭力,這是最難得的,面對一款做工和質感能夠媲美合資車的自主車型,價格卻比對手低,消費者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曾經有個學車輛工程的同學買了一臺GS4,當時我還有些不解,但他只用一個“值”字就完全回覆了我,現在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

王一:廣汽傳祺GS4的上市為緊湊級SUV市場增添了一股新的競爭力,中國SUV市場的確需要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產品,對合資車型來說,如途觀、本田CR-V、榮放等車型雖同樣受追捧,但面對中國品牌的逆勢上揚也顯露出了壓力。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一方面是自身產品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國人對產品的認可度。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品牌不論是技術、可靠性,還是配置、顏值等實力均能夠與合資車型一較高下,這便是在緊湊級SUV市場中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因素。

朱思存:首先,廣汽傳祺GS4的熱銷離不開SUV整體市場的快速發展,企業很敏銳的捕捉到細分市場的變化,成為GS4熱銷的“外因”。與此同時,廣汽集團多年的合資經驗,為傳祺在人才儲備,整車製造工藝,產品設計等各個方面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使其產品力取得了顯著提升。

問題二: 很多人都說,傳祺GS4的成功代表了一種現象。從它的身上,人們能讀懂中國品牌汽車提升,中國汽車產品升級的真正內涵。你怎麼看GS4身上所表現出的這種內涵?

王鑫:對於自主品牌而言,品牌提升與市場需求是成正比的,尤其是前些年的初創期。十幾年前,自主品牌汽車滿足的是市場對於汽車產品的剛性需求,而眼下,從三年前傳祺GS4為代表,市場需求已經轉變為能夠替代合資企業的產品。

這意味了眼下的市場需求已經在原基礎上再一次遞進,客戶希望能通過產品體現性格,能夠依託產品拓寬交際,通過產品滿足自身對於互聯網功能需求等等,這是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同時間接推動了產品升級,在這一進程中,GS4的成為這一發展節點中的代表。

賈翔:是的,當年GS4的成功,不僅僅是廣汽傳祺的成功,更是整個中國品牌汽車提升的典型代表。那個階段,還有吉利博越、長安CS75等市場爆款車型的先後推出,無疑讓消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品牌提升所帶來的驚喜。GS4身上所表現出的這種內涵,正是中國品牌與時俱進,充分運用國內外各種資源,不斷自主創新的結果。

牛大為:

我注意到這樣一則消息,J.D. Power發佈的2017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報告顯示,中國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新車質量的差距連續七年縮小,2017年兩者的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已縮小至僅13分。其中,廣汽傳祺連續五年位列中國品牌榜首,傳祺GS4再次位列緊湊型SUV細分市場中國品牌榜首,成為引領中國品牌向上的品質樣本。

雖然,剛才說了GS4的外觀和內飾很棒,給了消費者很大沖擊力,但GS4能在市場站穩腳步最終考的還是過硬的品質。從廣汽傳祺身上看到的這種品質升級恰恰映射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升級。

張金星:不誇張地說,在GS4成為爆款之前,傳祺品牌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保有量也有限,即便是有些人對其有意,往往也會在考慮再三後轉投其他車型的懷抱。GS4就像是一位貴人,將傳祺品牌徹底給帶火了。一來是其市場定位是消費者最集中的緊湊型SUV,二來,在消費者看來,傳祺似乎更像是一個合資品牌,因為它在做工等方面已經可以算是同級別車型中的實力派,如果再加上配置和價格因素,傳祺GS4自然就成了“質價比”的佼佼者。

中國品牌如果想要競爭力,就不應該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三流品牌”,而是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傳祺GS4無疑是這樣的典範。

王一:中國品牌汽車的提升最明顯的要從逆向走向正向的轉變,這才是一個企業應有的品牌內涵,在發展過程中,如果車企過於青睞模仿,從長遠來看並不適合中國品牌的發展。我們看到的是吉利博越、長城哈弗、上汽榮威都在走一條國際化的產業之路,想要在市場中佔據優勢,就要在產品上做足功課,真正意識到,良好的產品實力需要得到市場的檢驗才會被消費者所認可,光憑藉一些“噱頭”或許能夠贏得短暫的“光環”,但註定不會長久。

廣汽集團從產品的設計、製造、技術等多方面去滿足受眾對產品的需求,基於此傳祺GS4才會成為符合當前國人需求的現象級產品。

朱思存:除了產品力本身,GS4身上另一個顯著的特質就是自信心。過去,消費者在談到自主品牌時或多或少都抱有一些負面的固有印象,藉助GS4的成功,傳祺後續的GS8、GS7等產品所表現出的產品和品牌自信,已經得到市場的認可。

問題三:對於廣汽傳祺而言,新GS4意義重大。不僅是銷量,在很大程度上,不少人對廣汽傳祺企業的認知都是從GS4這款車身上而來。優秀的產品,必然出自優秀的企業。今天,新GS4攜“祺雲概念”智聯繫統而來,對於廣汽傳祺而言,這不僅僅是在發佈一個智聯繫統,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品牌升級。新GS4能不能說將把一個傳統車企帶入了智能互聯車企的行列?

牛大為:與其說新GS4把廣汽傳祺帶入智能互聯車企行列,倒不如說,這是廣汽傳祺多年技術積累的必然結果。據我所知,除了品質過硬外,廣汽傳祺也始終在花大力氣研究無人駕駛和智能互聯等汽車新技術,雖然廣汽傳祺被認作是一家傳統汽車企業,但是其思維方式和技術水平要遠遠高於所謂的新勢力企業。

王一:對於廣汽集團來說,廣汽傳祺GS4所代表的不僅是其研發實力的展現,更多的應該是企業對市場的反饋。“祺雲概念”或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或將成為其產品線的主導,在互聯網造車大潮的影響下,上汽集團的“斑馬系統”、吉利的“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等都在將“互聯網+”這股造車潮流演繹到自身的產品線中。由此來看,傳祺GS4的出現是中國汽車市場潮流的導向,並不能說成是將傳統車企帶入智能互聯車企的行列,準確的說應是廣汽傳祺結構升級的一次進步。

賈翔:新GS4進行了全面升級,除了汽車本身的升級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智能科技的全面運用。這是廣汽傳祺看到了時代特點,在追趕。最近一個時期,關於汽車“四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能源化,的討論非常熱烈。各大車企從去年推出的新車型上,就大量採用智能、網聯技術,例如上汽榮威RX5、吉利博越等車企率先發布了自己的智能概念系統。目前,這已經成為一種新時代汽車的標配了。儘管廣汽傳祺在智能科技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早,但是,很明顯速度還不夠快。廣汽傳祺需要一個機會,用一款爆款產品,將自己一步帶入智能化時代。新GS4正承載著這樣的任務。

王鑫:什麼是智能互聯車企,什麼是傳統汽車企業,二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去劃分,因為二者本就應該是一個相融相通的共同體。如今,具備智能化、互聯化的產品成為所有汽車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那麼GS4在智能化層面做出的升級,便可以看做是廣汽集團對於發展大趨勢的一次成功判斷。過去的兩年中,“智能互聯”被外界視作廣汽傳祺的軟肋,眼下新品問世,我們堅信傳祺漏下的這門課已經補回來了。

張金星:傳祺GS4在2015年上市,當時的市場對於“智能化”這個概念的認識還很淡薄,要求也不高,有個中控大屏能播放電視節目就已經風光無限了。現在的市場變化太快了,雖然傳祺GS4長時間保持著驚人的銷量,但是面對其他品牌新上市的SUV裝備的各種智能“武器”,舊款傳祺GS4幾無還手之力。全新旗雲概念智慧SUV傳祺GS4的上市,可以看成是一次自我救贖。除了增加年輕消費者喜歡的智能配置、超大天窗、LED大燈等配置,還提供換擋更加平順的6AT車型,每一項改進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都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說,成功的基礎已經夯實,成為一家消費者認可的智能互聯車企,對傳祺來說不是難事。

朱思存:智能互聯是汽車行業共同的發展趨勢。在“國家隊”層面,包括廣汽、一汽、東風在內的多家車企,均已經提出了智能互聯的具體打法。我們應該看到,擁抱互聯網,提升的不僅僅是產品力,更是品牌形象以及企業發展更深層次的提升。

問題四:新傳祺GS4,最大的特點就是被智能化光環加持。“祺雲概念”智聯繫統一步到位將這款車拉入了智能互聯汽車的行列。此前,上汽、吉利等很多車企也在這方面發佈了各自的智能系統,廣汽傳祺這次發佈的“祺雲概念”,你認為,他們為什麼要在新傳祺GS4上,這麼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己在智能化方面的動作?智能化讓新傳祺GS4重塑“神車”地位嗎?

牛大為:隨著汽車消費族群的日趨年輕化,競爭產品層出不窮,技術迭代日新月異,SUV市場早已經從當初的藍海變成了紅海。即使強大如傳祺GS4,也不可避免要面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壓力。如何鞏固市場地位,強化產品力,是廣汽乘用車目前亟待解決的。榮威RX5用斑馬系統夯實了自己“互聯網汽車”的市場地位,博越用GKUI吉客系統贏得了年輕人厚愛,廣汽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至於新傳祺GS4能否重塑神車地位就只好等待市場檢驗。

張金星:智能化是有實實在在的市場的,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比如,車主可以在出門前用手機遠程啟動發動機,開啟空調、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等功能,這在盛夏和嚴冬都非常實用。作為傳祺最暢銷的車型,在GS4上開啟智能化之路無疑最具實際意義,相信不久之後,包括GS8和GM8在內的其他傳祺車型也都會裝上類似的配置。

賈翔:新傳祺GS4大張旗鼓地在智能化方面的動作,是要抓住新時代,新的消費趨勢。GS4是當年的“神車”,“神”就“神”在它精準地抓住了時代潮流、消費趨勢,並帶來了令人驚喜的產品品質的提升。今天,新GS4也面臨同樣的課題。節能與新能源技術、智能科技、自動駕駛等一系列的新技術的運用正帶來消費變革,理念變革,對於什麼是一款好車的認知正發生變化。重塑“神車”的重任,新GS4一步抓住了智能化這個核心。這是一個抓手,但僅靠這一點還不夠,還需要在造型、品質、技術、用戶感受等諸多方面全面提升。擁有70萬基盤用戶的GS4,進行了這麼大的動作,一定能打動人心,引發更廣泛的關注。

王鑫:新傳祺GS4的價格公佈,最激動的莫過於現場數百家經銷商,他們對於新價格如雷聲般的呼喊正是肯定了市場對於GS4三年來的莫大認可與新品的極大競爭力。如今讓智能系統加持爆款車型,這印證了強強聯合固有道理。新GS4增添互聯網屬性,不但穩住了該產品的原有客戶群體,還將覆蓋對於智能網聯化有著莫大需求的年輕消費者,這是一個必然良性的發展趨勢,那麼加大力度宣傳自身新亮點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了。

王一:面對市場的競爭白熱化,特別是針對於小型SUV市場以及緊湊級SUV市場,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趨勢也逐漸年輕化的一種趨勢,汽車智能化在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決策。面對市場的發展中國品牌在10萬-15萬元的價格區間,準車主希望擁有更多智能化的產品體驗,上汽、吉利很多車企也都逐步推出了符合當前市場的主力車型,廣汽傳祺GS4適時地推出會贏得更多受眾對其的青睞。但是,消費者對“神車”的認識依舊停留在哈弗品牌下,面對長城、吉利、上汽、長安等等實力不俗的競品車型來說,傳祺GS4的近憑藉“智能化”要重塑其市場地位顯然有些壓力,在品質、技術等硬件方面依舊要不斷提升實力。

朱思存:在三五年前,智能系統對於具體一款產品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如今,智能系統早已演變成“必需品”。除了進一步提升產品力,智能互聯繫統的普及,將為人車、車車生活建立起溝通的橋樑。因此,有著成功基石的傳祺GS4未來的競爭力勢必會大大增加。

問題五:新傳祺GS4除了智能化之外,還宣佈其售價比均比老款車降1萬元。去年老款GS4銷售了約20萬輛,如果按今年新GS4也銷售20萬輛計算,那麼等於廣汽傳祺要讓出20億元的利潤。這麼大的力度,難怪有媒體說這次新GS4誠意滿滿。你覺得,新傳祺GS4這樣的定價,能獲得市場優勢嗎?

王一:從銷售定價策略上來看,中國緊湊級SUV市場幾款關注度較高的車型,其起售價均在10萬元左右,而傳祺GS4的售價比同級別競品車型來說算是有些優勢。但面對哈弗H6、吉利博越、榮威RX5、長安CS75等這些熱銷車型的市場競爭以及新勢力造車企業的競爭,傳祺GS4的壓力顯然更大。從定價上能夠反映出企業對產品和市場的重視,傳祺GS4這樣的定價應該是更符合或者說是超乎消費者預期,而真正獲得市場優勢,個人更看重3年6次免費基本保養的服務政策,雖說名額有限,但不失為為其贏得好口碑。

朱思存:如今緊湊級SUV市場的競爭局面早已不同以往,更多合資品牌的加入,讓細分市場的競爭程度不斷加劇。此次新傳祺GS4的定價策略,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性價比,而對消費者而言,讓利1萬元,無疑也會大大提升購買興趣。

賈翔:“誠意滿滿”這個詞很貼切。新GS4的核心訴求還是要給消費者帶來驚喜。一般車型換代,在定價上,往往喜歡用增加配置,保持價格水平基本不變的方式,維持產品價格體系的穩定。但廣汽傳祺新GS4不僅全面升級,增加配置,更在價格上直接降1萬元。這種升級、增配、降價的舉措,無疑對消費者而言充滿吸引力。

王鑫:對於優質產品而言,降低價格拉動銷量的結論是成立的。20億的利潤讓出給消費者,外界看到的更多是廣汽傳祺對於自身體系穩定的莫大自信,畢竟此舉不僅僅是誠意的體現,更是對企業從上游供應商到下游終端健康程度的一次全面檢查。以過去一段時間市場對於GS4車型的認可度來看,降低售價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是一定的,而銷量的提升意味著企業將再度增強自身與供應商、經銷商之間的粘性,同時拉低原有的供應價格,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可以說,新傳祺GS4以打出的這張“價格牌”來與市場對賭,絕對堪稱精彩。

牛大為:我認為可以的,此次新款GS4問世,在保留原車型固有優勢的基礎上,不僅價格全面下調,產品力更是大幅升級,超強的性價比,重新定義了爆款車。

張金星:配置提高,售價降低,的確說明傳祺的誠意足夠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傳祺非常“識時務”。不管是在自主品牌陣營還是合資品牌陣營,GS4的對手都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所以新傳祺GS4自己壓低身價,更容易吸引消費者到店,而不是先期定個高價,在通過後期優惠促銷。再者,直接定一個合理的低價,可以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保持價格的穩定,減少消費者的觀望心態。這樣無疑可以獲得一定的市場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