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讓你動容的一句話是什麼?

笑嘗歷史百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談老電影《血戰臺兒莊》的十個超級經典場面

你們都填光了,老子就來填!!!---集團軍司令孫連仲

臺兒莊的國軍有句名言:有本事,就把臺兒莊的中國人全部殺光!不然,就別想佔領臺兒莊!!!本文是薩沙10多年前寫的小文,發出來和大家分享分享!聽薩沙說一說吧。


1. 二個仇敵為了國家同仇敵愾

軍閥混戰期間,龐炳勳和張自忠結下很大冤仇。

張自忠作戰危急期間,同屬友軍的龐炳勳見死不救,還率兵試圖暗算!

張自忠曾經說:這世上最可恨的傢伙,就是毫無信義的龐瘸子(龐有一條腿殘疾)!

在抗日戰場上,兩個仇敵為了國家民族不計前嫌,同心協力,沒有私心!

一個冒著巨大的代價死守臨沂,一個冒著巨大的代價強攻解圍。

付出巨大傷亡後,張自忠終於將龐炳勳救出,迫使進攻日軍全線潰敗。

逃跑中,日本師團長連大衣和手杖都丟失了。

會師的時候,曾經的死敵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一句:龐大哥!張老弟!

這抵得上千言萬語!

2.川軍,好樣的!

在戰前,草鞋部隊川軍因軍紀壞,戰鬥力差,無人肯要。

閻錫山說他們是土匪部隊,連蔣介石也讓他們回四川稱王稱霸。

離開四川抗日的時候,川軍受到全川人民的熱烈歡送,哪有臉灰溜溜的回去。

此時,白崇禧問李宗仁要不要。

李猶豫一下說:沒有無為之兵,只有無為之將。當年諸葛亮還扎草人做疑兵呢,川軍總比草人要強吧。我要了!

之後,川軍果然沒有辜負李宗仁,全軍死守滕縣,以大刀手榴彈對抗日軍的坦克飛機大炮。

城破以後,很多輕傷員和日寇拼鬥到死;重傷號們不願做俘虜,相擁一起用手榴彈自盡。

王銘章師長自己也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川軍,好樣的!

你們沒有丟四川人的臉!

3.軍人的楷模

在王銘章師長的追悼會上,一生嚴肅的蔣介石極少有的流下眼淚。

他的第一句話不是鼓舞,也不是讚揚而是感動以後的紀念:我要為王師長在家鄉建立一座大大的墓,讓所有人都永遠記住他!!!

此時,突然日機來襲,空襲警報大響,轟炸聲四起。

一個高級軍官趕忙對站在廣場中間的蔣介石,說:委員長,敵機來了,是不是馬上避一避?

蔣介石一把推開那個軍官說:慌什麼!我們身為軍人,要以王師長為榜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無論在哪個國家,蔣介石這種面對危險從容不迫的態度,也不愧為軍人之楷模。

4.犯人也抗日

日本人打到了臺兒莊車站!

突然有人向司令官池峰城報告,發現一個關押重刑犯的地下室。

池峰城鑽進地下室,對那些曾經罪惡滔天的犯人說:現在外面正在打仗!你們以前的事情就一筆勾銷了!願意跟我池峰城打鬼子的,就來吧!!!

頓時,還披著鐐銬的犯人紛紛叫喊著:我去!我也去!媽的,我和小鬼子拼了!

他們拿槍衝出去和日軍血拼,傷亡殆盡。

鮮血洗清了恥辱,這樣的死法也是死得其所了!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5.只剩五個人的一個營

在激戰中,池峰城看見四個輕重傷員抬著一具遺體,撤了下來。

池峰城攔住他們問:這是什麼人?

手指被炸掉四個的“輕”傷員回答:是我們營長!

池峰城又問:你們營還剩多少人?

回答:我們營都在這兒了!

池峰城聽到這句話以後,立即莊嚴的向他們敬了一個禮!

雖是普通的士兵,他們完全有資格受接受一個師長的軍禮!

沒有國軍巨大的犧牲,恐怕當時的每個中國人都不會有明天!

6.你們都填光了,老子就來填!!!---集團軍司令孫連仲

日軍炮火猛烈,裝備低劣的臺兒莊守軍傷亡慘重,一個連只剩幾個人沒有受傷!

師長池峰城對他的長官、集團軍司令孫連仲哀求:傷亡太大了,馬上就要打光了!能否讓我們撤到運河南岸,休整一下再戰!

孫連仲罵道:你要是撤退,就提著腦袋來見我!我提著腦袋去見李長官(李宗仁)!!!

焦急的孫連仲隨後向李宗仁報告戰況,李宗仁回答:趕快使用預備隊!

孫連仲:仗打到這個份上!哪還有什麼預備隊!我的警衛連都上去了!

李宗仁:戰爭關鍵在於誰能堅持最後五分鐘!你把所有後方能拿槍的人,全部組織起來,頂上去!

接到命令以後,孫連仲對部下軍官下令:當兵的打光了,你們當官的就去填!你們都填光了,老子就來填!!!一個集團軍打光為止!絕不後退!

-----------------面對著日軍的衝過來坦克,戰壕裡面的國軍老兵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


7.面對日軍坦克,我們沒有平射炮,就靠敢死隊員揹著炸藥上。一個人犧牲換他一輛--國軍老戰士說

日軍坦克衝擊臺兒莊,沒有平射炮的中國軍隊無法抵擋!

一個年輕的士兵,抓起一捆手榴彈要上。

一個老兵把他攔住說:小夥子,學著點!!!

說著,他把一捆手榴彈牢牢捆在身上。

之後他對年輕的士兵說:以後清明,記得在我的墳前燒幾個紙錢!

說完,他猛衝上去和日本坦克同歸於盡。

8.命都不要,還要錢幹什麼!

日軍經過激戰,佔領了臺兒莊的大部分。

日本軍官洋洋得意的對師團長宣佈:大日本帝國皇軍,已經佔領了臺兒莊!您聽,這是他們歡呼的聲音!

與此同時,孫連仲懸賞組織敢死隊反攻。按照西北軍慣例,敢死隊員每個人發給一些大洋。

沒想到,敢死隊員們紛紛把大洋扔掉:我們命都不要了,還要大洋幹什麼!!!留下這些錢,給我們蓋個紀念碑吧!

隨即,他們頭也不回的衝向臺兒莊日軍陣地。

冒著日軍猛烈的炮火,他們揮舞著大刀撲向敵人,並拉響自身綁著的手榴彈。

臺兒莊四處都是巨大的爆炸,日軍驚呆了,根本無法抵抗,全線潰敗了。

陣地終於保住了!

9.2個標語

滕縣城牆上一行大字:誓死不做亡國奴!(亡國奴不如喪家犬!)

臺兒莊城牆上一行大字:生在陝西(守軍為西北軍),死在山東!

雖是電影,但也氣壯山河!

西北人不是孬種!

10.勝利之日

湯恩伯的騎兵如旋風一樣殺到,城中的池峰城也出城攻擊。

遭受兩面夾擊的日軍,倉皇丟下輜重逃竄。

一個國軍士兵砍翻了城牆上的太陽旗,拿起國旗準備掛上去。

突然,他中了一顆射來的流彈,犧牲了。

另一個士兵,毫不猶豫的接過他手上帶血的旗幟,毅然掛了上去。

國旗終於在臺兒莊上空飄揚,我們勝利了!!!


薩沙

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楊靖宇。

讓我動容的話有很多,但是這一句話確實最令人動容。有一種英雄,因為他孤獨扛起了屬於這個民族的責任,犧牲自己保存住了民族復活希望的種子。面對敵人的圍困,面對孤立無援,面對叛徒的背叛,面對信任老鄉的背叛,他依然選擇相信中國人,保護中國復活的希望。

楊靖宇是東北抗聯的主要領導人,日本再東北的關東軍的絕密文件有一段話描述楊靖宇“楊靖宇頭腦清晰,富於組織之天才,軍事手段狡黠多變,極具威脅”。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對楊靖宇評價:“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楊靖宇”!楊靖宇是日本要殺的抗日干部中的一號人物。

為了抓捕圍剿楊靖宇,日本成立了一隻專門部隊,總指揮岸古隆一郎專門成立的24支討伐隊,並且出動飛機、汽車、山炮等快速部隊,脅迫當地老百姓揹著給養跟著。楊靖宇分兵5次,自己吸引日軍火力,讓其他人突圍。

岸谷隆一郎為了追殺楊靖宇300人,出動了75000人,雙方兵力200:1。

楊靖宇也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人,楊靖宇在深山老林裡設置了“密營”。儲存糧食、布匹、槍械、醫藥等生存物資。這是楊靖宇的一個大創造,也是楊靖宇14年不敗的重要原因。叛徒程斌,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人,1938年率部投敵,組成“程斌挺進隊”,將楊靖宇蒙江境內的各種70多處密營全部被破壞殆盡,楊靖宇一夜之間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就再此時,再次出了叛徒,叛徒張秀峰是軍部警衛排長,這個父母雙亡的孤兒,由楊靖宇撫養成人。他1940年2月帶機密文件、槍支及抗聯經費叛變投敵,向日軍提供了楊靖宇的突圍路線。此人是楊靖宇的貼身警衛,知道楊靖宇活動規律,他的叛變導致楊靖宇很快犧牲。

1940年2月18日,飢寒交迫的楊靖宇部隊在這裡遭到日軍的重兵圍堵,戰鬥極其慘烈,楊靖宇部隊傷亡殆盡。岸古隆一郎的目標直指楊靖宇,楊靖宇身邊最後兩位士兵犧牲後。只剩下楊靖宇一個人。

楊靖宇在山中躲藏了很久,被山民發現後,請求山民下山幫忙買一些吃的的和棉鞋。但是此人隨後向日軍高密。岸谷隆一郎率領75000人包圍了山林,抓捕楊靖宇。

叛徒張奚若,抗聯第一軍第一師特等機槍射手,叛變後在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在勸降楊靖宇未果的情況下,岸谷隆一郎的命令下,張奚若開槍射殺了楊靖宇

還有一個人不好定義他是不是叛徒。蒙江縣“保安村”村民趙廷喜,上山砍柴發現了楊靖宇。楊靖宇好幾天沒吃飯,棉鞋也跑丟一隻,對趙廷喜等四個村民說,下山幫我買幾個饅頭,再買雙棉鞋,給你們錢,不要告訴日本人。趙廷喜等人勸楊靖宇投降,楊靖宇沉思了一下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趙廷喜張皇失措下山,很快就向日本人告發:楊靖宇在山上。

楊靖宇生前死後都是日本人非常敬仰的英雄。楊靖宇犧牲之後很久,他們都沒敢過來,他們不相信打死的是大名鼎鼎的楊靖宇,據當時偽滿洲國一家雜誌報道,(得知)確實打死的是楊靖宇,他們沒有一點快樂感,反而嗚嗚地哭了起來。    

谷隆一郎充滿困惑,楊靖宇究竟靠什麼,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堅持戰鬥這麼長時間?他用隨身的軍刀親自劃開了楊靖宇的胃,裡面只見到樹皮和棉絮。岸谷震撼了,死在他手下的是一位曠世英雄!據記載,這個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默然無語,一天之內,蒼老了許多。

  

這位日軍窮畢生精力研究中國人心理的侵略者,後來調任日偽山西省,他內心的折磨卻越來越濃,終於用氰化鉀毒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女,然後用曾經挑過楊靖宇腸胃的同一把軍刀,挑破腹部自殺身亡。他在遺囑中寫道: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象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或許有人說選擇選擇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是迫不得已,出賣戰友同胞是絕對不可能被原諒的。別用人性為自己的自私醜惡找藉口,事後再去洗白叛徒。某些無恥文人無疑是我最鄙夷的人。這些人把自己不光彩的一面美化成人性和直面醜惡的勇氣,而對英雄則肆無忌憚的詆譭

不苛責別人高尚,不苛責別人做英雄,這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價值觀。但是在一個文明社會,對自己國家民族的英雄有基本的敬畏,一樣是普通人基本的價值底線


嘟嘟讀讀

最讓我動容的一句話,我覺得是這一句: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令我十分震撼,對了,這句話正是民國時期被稱作“四川王”的劉湘所說。


與其它各省不同,從中華民國建立的那天起,四川就爭鬥不斷,各方軍閥連年不斷爭奪四川的主導權。而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四川境內正在內戰(二劉爭川),但七七事變爆發後,兩人立即停止了爭鬥。劉湘作為四川王,首先第一人率川軍出征,不論是淞滬會戰,還是南京保衛戰,甚至是臺兒莊戰役,都有其川軍的身影。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各省總共1400萬壯丁參戰,其中有300萬是四川出來的。當年的300萬川軍,正是穿著一雙草鞋,平均3人才用一條槍,在眾多地方軍中,川軍可以說是裝備最差,可即使這樣,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出川抗日,慷慨赴死,捨身為國。



從1937年起,抗戰的八年,作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後方四川,為抗戰付出極大的犧牲,傷亡達64萬,位居全國之最。而作為川軍總司令、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的劉湘,是抱病親征的,不幸的是,由於病重,1938年在抗日前線漢口逝世。臨死前,留下了遺囑,也就是這句話: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其實要感謝這些可愛的抗日將士,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他們為拯救中華民族的危亡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青史回聲

故事摘自西西河黃河故人: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在一度快頂不住時,曾經有五位無名戰士天降神兵一般出現在敵人身後並擋住敵人的進攻四天,為志願軍隨後的反攻做出巨大貢獻。遺憾的是,此戰五人全部犧牲,到今天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唯一留下的,是用刺刀刻在牆上的五個字:

中國人在此!

1952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爆發兩週年,“聯合國軍”方面,生力軍韓二師取代被四十五師打得氣息奄奄的美七師,大有一口吞掉上甘嶺之勢。

這時候兩邊的形式對比是,聯合國軍換了新鮮血液,兵強馬壯,而志願軍由於連續減員,兵力已經近乎到了極限,軍長秦基偉把軍部的警衛連都送了上去。勝負往那邊傾斜,不必多說了。

當天,前線陣地崔建功師長在指揮所看到,對面黑壓壓一片一片人頭就在炮火掩護下過來了。志願軍陣地上還活著的已經沒多少人了。形勢極度危險。突然之間,對方的攻擊隊伍一片大亂,戰鬥突然在敵人的背後打響。原來有一支奇兵,佔據了美國人後方留下的一座非常堅固的堡壘,冷不防在敵人背後打槍。距離太近又猝不及防,敵人的進攻陣腳大亂,只好慌不擇路的撤出戰鬥。

從視野較好的597.9高地上,可以看到一小時後對方糾集了一個連對這個堡壘發動進攻,力圖一舉拿下。

硝煙中,三個戰士從堡壘中悄悄潛出,兩個人繞道敵後,一個人埋伏在堡壘前面的炮彈坑裡。就在敵人以為志願軍將堅守堡壘的時候,還沒接近就被手雷給炸了個暈頭轉向。敵人派出一個班,慢慢摸到堡壘邊上偵察,發現沒什麼動靜,認為我軍都已犧牲,遂大喜過望,一連人直起腰來,大搖大擺走向堡壘。不料瞬間三名志願軍戰士呈三角陣形出現,手中的轉盤槍對著這一連人一通橫掃,爽!

敵人立刻又派了一個連企圖連續進攻,這時候,志願軍的迫擊炮發言了。不多的炮火用在了關鍵的地方上。圍著這個堡壘,志願軍打出了一道火牆,敵人的連續攻擊就此破產。

奇怪的是,崔建功師長和前面的團指揮部與各陣地確認後發現,沒有一個陣地向敵方派出小分隊……

第二天,六架飛機掩護一個連的敵人攻了上來。六架飛機瘋狂肆虐,可是這個堡壘是美國人自己修的,很是堅固,狂轟濫炸沒什麼作用。而在炮火的縫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個志願軍戰士的身影在閃動,在同百倍於他們的敵軍在作戰。

志願軍的炮火也沒閒著,在堡壘的周圍也打出一道火牆,敵軍部隊照樣被鋼雨嚴重殺傷。炮火密度之大,以至於有一發炮彈竟然撞在了美國人的一架飛機上。可以想象一下這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隨後一天,槍聲仍然不斷,直到10月28日。在無名陣地上的戰士,就這樣孤軍戰鬥了四天四夜。這四天,成了十五軍非常重要的四天四夜,十五軍緩過來了。

10月28日,我某團四連排長田丙辛帶兩個班的部隊衝到了無名陣地。

出現在面前的首先是堡壘外面的三位烈士遺體。一位烈士的遺體保存較好,應該是犧牲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裡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邊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經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彈早已打穿了他的雙手;第三位烈士的遺體在稍遠的地方,手指上是手榴彈線圈。

走到堡壘的門口,第四位烈士的遺體在堡壘門口,身上傷痕累累但沒有致命傷,懷裡抱著一根爆破筒;滿懷希望的田排長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擊孔邊上,怒目圓睜,手指還扣在機槍的扳機上。走近才發現,這位烈士也犧牲了。

環顧後發現,這是一個美軍營級指揮所,沒有敵人進來的跡象。堡壘裡面的兩位烈士都沒有致命傷,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根據情況分析,應該是五位烈士隨增援部隊到了陣地上,但是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夜間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們沒能找到坑道,卻一路深入了敵軍陣地。正好趕上了美七師和韓二師換防,這個指揮所被放棄了,於是五位志願軍就潛入了這個堡壘。而且他們很沉的住氣,一直到敵人的第二梯隊集結完畢,才一通猛揍,在聯合國軍的嗓子眼深深地紮了一根刺。

從發現的遺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識文斷字,可是他們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隊的番號,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發現了“山西省”三個字。此外,他們在堡壘的石壁上刻了這句話:

中國人在此!

由於上甘嶺上的部隊編制多、變動大、傷亡重,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個永遠的謎團。

個人推測,他們也許是十五軍軍部警衛連的戰士。首先頭一天晚上,秦基偉把自己的警衛連派上了陣地;其次,五名烈士不止一人識字,有的還能寫筆記,這個文化素質不低,一般的連隊比較難達到這個高度;第三,這五名烈士的仗都打成精了,看咱們前面的敘述,打得非常漂亮,軍事素質極為優秀,符合軍部警衛連的身份。


原地飛行

本人是複印來了,但這句話真的很感人。

這次空戰在中國空軍的空戰史裡沒有記錄

薩蘇在日本期間偶然收集到了一段抗戰時候的錄像。

看過錄像,薩蘇說自己被震撼了。

這一天是1940年5月28日,日本侵略者準備拍攝一段轟炸中國的宣傳片,用來在國內放映,鼓舞士氣。

航空軍說你放心,中國空軍此前已經和我們打了五次空戰,已經被我們全部殲滅掉了。我們這次去就是一個非常輕鬆的任務。

所以日本只去了32架轟炸機,都沒有派戰鬥機護航

這部視頻的前半段果然就像宣傳片。

當日本侵略者以為這次轟炸就像旅遊一樣輕鬆時……

突然,視頻中出現了一句日語的警告:“敵機起飛了!”

日軍機槍手馬上開機槍保險準備迎戰。

薩蘇說,日方在視頻中隊這段解說很詳細,可以看到一架中國飛機從斜刺裡殺入日軍轟炸機的飛行編隊,毫無懼色!

這場空戰的對比是1:32!!

紅圈處就是那架唯一的中國飛機,它撞入日軍飛行編隊,如一個視死如歸的死士!

這架中國戰機很有經驗

但無奈的是,因為日軍飛機太大,還是沒有被打下來。

但是小柳和八木也因此可以比較清晰的拍到這架勇敢的中國戰機!

薩蘇說,這架中國戰機是一架當時蘇聯製造的波利卡爾波夫伊-15戰鬥機,只有兩杆機關槍。

而日本轟炸機,每架上有7人,6挺機槍。 級別相差太多。

這是一場我們從來沒想到,也不敢想的空戰。

視頻最後,中國戰機直衝小柳和八木這架飛機而來。 薩蘇說:就是想撞毀一架!

不過可惜,日本飛行員的技術也很好,緊急拐彎躲開了。 真是一擦而過!

薩蘇說 :就像七進七出的趙子龍

後來,薩蘇查到這架飛機生還了,並沒有被日軍擊落

他還查到1940年5月28日這一天,成都的機場只起飛了一架飛機……

日本的情報部門沒有犯錯, 這架飛機確實不是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而是航校的一架教練機,所以裝備很落後。

駕駛教練機上天的,是一位姓李的飛行教官

薩蘇找到李教官家裡時,發現他已經去世,家裡人也從來沒聽他提起這段經歷。

不過薩蘇還是得到了李教官的日記,在1940年5月28日這天的日記中,李教官並沒有提及這次1:32的決死空戰。

日記裡只有一句話: 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輪到我這個老師上去了!”




飄渺遊魂1

必須是這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這句話是在山河破碎,國土慘遭日軍蹂躪號召廣大青年從軍的背景下,由國名黨主席蔣介石提出來的,震耳發聵!是對日軍抗擊的最有力的抗擊,是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的象徵。

這句話誕生於1943年,當時中日在正面戰場上開始了相持階段,中國為了美國的救援物資能夠順利的進入中國,希望打通印緬公路,但是中國軍隊進入緬甸階段式失利,為彌補兵源不足狀況,改善兵源質量,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決定開展知識青年從軍運動,廣泛動員學生參軍。

此次號召規定凡年滿18歲到35歲、受過中等程度以上文化教育、身體健康的青年都可作為應徵對象,服役期兩年。

為什麼蔣介石要徵集青年知識士兵呢?在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即席演講給出了答案,演講內容如下:“國家在此緊急戰時關頭,要先其所急,使知識青年效命於戰場,因為知識青年有知識,有自動判斷的能力,隊伍中增加一個知識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

動員青年入伍的結果:

青年學生入伍情緒高漲,投筆從戎成為當時一大潮流。據統計,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兩校報名數竟達在校生的1/3。甚至連中國聾啞協會的會員也要求參加志願軍。很快各地徵集人數突破了原定十萬人的數額。1945年1月1日,應徵入伍的青年遠征軍共12萬人。由此可見,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是不可能被打敗的。

最後鏈接一個蔣介石在抗戰勝利的講話的視頻,讓大家看一下什麼是大國風度,以德報怨!\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21bbedb08f26d108f8e20068b4e3b79\

管窺歷史

1644年4月25日,崇禎帝最後看了一眼這大明的江山,此時的北京城已經是烽火狼煙,李自成的軍隊正在殺向宮內。崇禎流著淚自縊於煤山之山,而其屍首三天之後才被發現。李自成將崇禎崇禎屍體好好的展示了一番,連最後一點尊嚴也沒留給崇禎,而在崇禎的血書中,寫有任“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算不上一個英明的君主,但是至少崇禎是一個真心為國為民的君主,然而大廈將傾,豈是一木可支?崇禎最後的遺言令人動容,崇禎沒有辜負過百姓和大臣,盡力去挽救大明,可是崇禎死後卻被後世評為昏庸之君,其實縱然崇禎沒有太大能力,但是誰可以像崇禎那樣,為大明而生,為大明而亡?

曾經有人在討論崇禎時,將大明滅亡的原因歸咎於他,其理由是崇禎處死了袁崇煥,導致了滿清的入關。然而大明滅亡豈是因為滿清入關,大明是被李自成而滅,非滿清也。而崇禎縱然殺了袁崇煥,又有多大影響呢?大明末期的局勢,崇禎時駕馭不了的,但是崇禎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崇禎的死前遺言令人肅然起敬,拋卻一切來看待崇禎,他不過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罷了,他希望可以改變大明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態,但是崇禎又缺乏得力助手,一群文官狼狽為奸,絲毫不管朱家江山的死活,對於他們來說那是朱家的事情。崇禎最後說“皆是文臣誤朕”,其實崇禎早就知道文官的那點事,可是他無能為力,這是最大的悲哀。


小司馬遷論史

就說最近的吧。看了走向共和這部劇。

讓我最動容的是這句話

“朕餓了。”

推薦大家看一看這部劇,真的很不錯。

起碼,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脊樑骨都是涼的。

因為說這句話的是日本的皇帝睦仁。

走向共和裡,日本為了強國,不被西方奴役,改變命運,全國上下竭盡全力的振興國家。

在李鴻章到處奔波也無法樹立軍威,北洋水師糧餉裝備無法籌集完成的時候,慈禧太后還在修頤和園,還在抱怨桌上的菜式太少,下不了筷子。

而這時候的日本呢?民眾捐錢捐物,身為天皇的睦仁說,海軍一日不強,他就一天不吃二餐。


甲午戰爭,對日本來說真的是賭上國運的戰爭,如果失敗,日本的國力又會倒退十年,但是他們賭了,因為小國想要崛起,必須要賭。

而清朝認輸了,明明再多撐一會日本也撐不下去的。

伊藤博文向天皇報告勝利的消息的時候,睦仁沒有說什麼鼓勵的話或者讚揚的話。

他只是說:

“朕餓了。”


就這三個字,我渾身發冷。

我們有一個如此可怕的鄰居,明治天皇這句話歷史上可能沒有,但是他就是這麼做的,這句話除了表現出他一直的隱忍和日本竭力強國的表現之外,還透露著野心:

餓了,就要吃更多的東西

朝鮮,中國,亞洲,世界

雖然戰爭年代已經過去幾代人了,但是李中堂還是要留給大家。


歷史區總柴


看到這個配圖估計你們就能想到畫面了吧。“騎兵連,進攻”!這是我這些年看過最動人心絃的抗日電視劇,沒有之一了。


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原來是石友三部下,十二歲的他父母雙亡,快要餓死的時候石友三收留了他。他知恩圖報,中原大戰兩次負傷,也算報答了一些救命之恩。後來石友三做了漢奸以後他投奔了新一團。被李雲龍用五挺機關槍從丁偉哪裡把人換了過來。

八路軍被包圍後,騎兵連為了拖延時間,和日本人的騎兵連對上了,他們人多,而且經過長時間戰鬥我軍本就人困馬乏,經過幾回沖鋒之剩下連長孫德勝一人,斷了胳膊的孫德勝孤身一人大喊著:“騎兵連,進攻!”孫德勝高喊著衝鋒的號子,倒在了馬隊分離的隊伍上。


最後日本軍官說了一句話:“我們要厚葬這些戰士,因為他們都是勇士。”
每次我看到這個場景,聽到最後的背景音樂,我渾身冒涼氣,從腳到頭頂,中國正因為有這樣前赴後繼的英勇,才有了我們如今錦衣玉食,沒有被奴役的家園。


叨叨娛樂團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歷史上最讓我動容的一句話,我思量良久,再也沒有一句話能夠讓我如此壯懷激烈了!


為了這句話,中國人民付出了數以千萬的犧牲,無數中華兒女於絕境中,不言放棄、不懼犧牲、長眠這大好河山。

終於,佔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在血淚與屈辱中開始了新生。


曾經,我們有過不堪回首的屈侮,自己的國土上,卻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禁區。那是每個中國人忍氣吞聲的年代,那是國人引以為恥的年代,那是一個硝煙遍地民不聊生的年代。那個年代,人命賤如草芥。


尤其是九一八之後,大好河山淪喪,日寇屠我同胞、佔我疆土、掠我資源。


曾經輝煌耀世、四大古文明中碩果僅存的中華民族,即將沉入萬古長夜!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許多人都這麼認為。


中國已經陷入無可破壁的鐵壁絕境,中國已經步入山窮水盡的喪國死局。然而,永不屈服的中國人,在裝備落後、民眾羸弱的絕境面前,悍然展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輝煌、最為殘酷、令無數軍事家、政治家為之驚歎的獨立戰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的走向由此悄然轉變。


中華百年積弱,大半國土淪入敵手,日寇在戰場上節節推進。然而,僅僅用了二十餘年,我們就取得了武裝鬥爭的完勝。若論敵之兇殘勢大,五千年戰爭史,唯有毛澤東領導的人民軍隊,能夠於舉國絕境的死局中破繭新生。


這條路走得異常艱辛和殘酷。從戰略眼光來看,無論是全民抗戰、國共合作,長征,抗美援朝,幾乎每走錯一步都是絕境,但是,中華民族奇蹟般的沒有走錯一步,精確地落足於命運之神目光投射的那塊石頭,全部挺過來了,儘管走得艱難,但是有驚無險,壯哉。


幾度生死國戰,內外交困,百萬甲兵,橫掃中原大地,西拒強敵,北擊聯軍,凡國戰竟無一合之敗!今時今日,誰敢輕慢我中國?


和平,真的是打出來的!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只此一句,重如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