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让你动容的一句话是什么?

笑尝历史百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谈老电影《血战台儿庄》的十个超级经典场面

你们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集团军司令孙连仲

台儿庄的国军有句名言:有本事,就把台儿庄的中国人全部杀光!不然,就别想占领台儿庄!!!本文是萨沙10多年前写的小文,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听萨沙说一说吧。


1. 二个仇敌为了国家同仇敌忾

军阀混战期间,庞炳勋和张自忠结下很大冤仇。

张自忠作战危急期间,同属友军的庞炳勋见死不救,还率兵试图暗算!

张自忠曾经说:这世上最可恨的家伙,就是毫无信义的庞瘸子(庞有一条腿残疾)!

在抗日战场上,两个仇敌为了国家民族不计前嫌,同心协力,没有私心!

一个冒着巨大的代价死守临沂,一个冒着巨大的代价强攻解围。

付出巨大伤亡后,张自忠终于将庞炳勋救出,迫使进攻日军全线溃败。

逃跑中,日本师团长连大衣和手杖都丢失了。

会师的时候,曾经的死敌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句:庞大哥!张老弟!

这抵得上千言万语!

2.川军,好样的!

在战前,草鞋部队川军因军纪坏,战斗力差,无人肯要。

阎锡山说他们是土匪部队,连蒋介石也让他们回四川称王称霸。

离开四川抗日的时候,川军受到全川人民的热烈欢送,哪有脸灰溜溜的回去。

此时,白崇禧问李宗仁要不要。

李犹豫一下说:没有无为之兵,只有无为之将。当年诸葛亮还扎草人做疑兵呢,川军总比草人要强吧。我要了!

之后,川军果然没有辜负李宗仁,全军死守滕县,以大刀手榴弹对抗日军的坦克飞机大炮。

城破以后,很多轻伤员和日寇拼斗到死;重伤号们不愿做俘虏,相拥一起用手榴弹自尽。

王铭章师长自己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川军,好样的!

你们没有丢四川人的脸!

3.军人的楷模

在王铭章师长的追悼会上,一生严肃的蒋介石极少有的流下眼泪。

他的第一句话不是鼓舞,也不是赞扬而是感动以后的纪念:我要为王师长在家乡建立一座大大的墓,让所有人都永远记住他!!!

此时,突然日机来袭,空袭警报大响,轰炸声四起。

一个高级军官赶忙对站在广场中间的蒋介石,说:委员长,敌机来了,是不是马上避一避?

蒋介石一把推开那个军官说:慌什么!我们身为军人,要以王师长为榜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无论在哪个国家,蒋介石这种面对危险从容不迫的态度,也不愧为军人之楷模。

4.犯人也抗日

日本人打到了台儿庄车站!

突然有人向司令官池峰城报告,发现一个关押重刑犯的地下室。

池峰城钻进地下室,对那些曾经罪恶滔天的犯人说:现在外面正在打仗!你们以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了!愿意跟我池峰城打鬼子的,就来吧!!!

顿时,还披着镣铐的犯人纷纷叫喊着:我去!我也去!妈的,我和小鬼子拼了!

他们拿枪冲出去和日军血拼,伤亡殆尽。

鲜血洗清了耻辱,这样的死法也是死得其所了!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5.只剩五个人的一个营

在激战中,池峰城看见四个轻重伤员抬着一具遗体,撤了下来。

池峰城拦住他们问:这是什么人?

手指被炸掉四个的“轻”伤员回答:是我们营长!

池峰城又问:你们营还剩多少人?

回答:我们营都在这儿了!

池峰城听到这句话以后,立即庄严的向他们敬了一个礼!

虽是普通的士兵,他们完全有资格受接受一个师长的军礼!

没有国军巨大的牺牲,恐怕当时的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有明天!

6.你们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集团军司令孙连仲

日军炮火猛烈,装备低劣的台儿庄守军伤亡惨重,一个连只剩几个人没有受伤!

师长池峰城对他的长官、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哀求:伤亡太大了,马上就要打光了!能否让我们撤到运河南岸,休整一下再战!

孙连仲骂道:你要是撤退,就提着脑袋来见我!我提着脑袋去见李长官(李宗仁)!!!

焦急的孙连仲随后向李宗仁报告战况,李宗仁回答:赶快使用预备队!

孙连仲:仗打到这个份上!哪还有什么预备队!我的警卫连都上去了!

李宗仁:战争关键在于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你把所有后方能拿枪的人,全部组织起来,顶上去!

接到命令以后,孙连仲对部下军官下令:当兵的打光了,你们当官的就去填!你们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一个集团军打光为止!绝不后退!

-----------------面对着日军的冲过来坦克,战壕里面的国军老兵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


7.面对日军坦克,我们没有平射炮,就靠敢死队员背着炸药上。一个人牺牲换他一辆--国军老战士说

日军坦克冲击台儿庄,没有平射炮的中国军队无法抵挡!

一个年轻的士兵,抓起一捆手榴弹要上。

一个老兵把他拦住说:小伙子,学着点!!!

说着,他把一捆手榴弹牢牢捆在身上。

之后他对年轻的士兵说:以后清明,记得在我的坟前烧几个纸钱!

说完,他猛冲上去和日本坦克同归于尽。

8.命都不要,还要钱干什么!

日军经过激战,占领了台儿庄的大部分。

日本军官洋洋得意的对师团长宣布:大日本帝国皇军,已经占领了台儿庄!您听,这是他们欢呼的声音!

与此同时,孙连仲悬赏组织敢死队反攻。按照西北军惯例,敢死队员每个人发给一些大洋。

没想到,敢死队员们纷纷把大洋扔掉:我们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留下这些钱,给我们盖个纪念碑吧!

随即,他们头也不回的冲向台儿庄日军阵地。

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他们挥舞着大刀扑向敌人,并拉响自身绑着的手榴弹。

台儿庄四处都是巨大的爆炸,日军惊呆了,根本无法抵抗,全线溃败了。

阵地终于保住了!

9.2个标语

滕县城墙上一行大字:誓死不做亡国奴!(亡国奴不如丧家犬!)

台儿庄城墙上一行大字:生在陕西(守军为西北军),死在山东!

虽是电影,但也气壮山河!

西北人不是孬种!

10.胜利之日

汤恩伯的骑兵如旋风一样杀到,城中的池峰城也出城攻击。

遭受两面夹击的日军,仓皇丢下辎重逃窜。

一个国军士兵砍翻了城墙上的太阳旗,拿起国旗准备挂上去。

突然,他中了一颗射来的流弹,牺牲了。

另一个士兵,毫不犹豫的接过他手上带血的旗帜,毅然挂了上去。

国旗终于在台儿庄上空飘扬,我们胜利了!!!


萨沙

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

让我动容的话有很多,但是这一句话确实最令人动容。有一种英雄,因为他孤独扛起了属于这个民族的责任,牺牲自己保存住了民族复活希望的种子。面对敌人的围困,面对孤立无援,面对叛徒的背叛,面对信任老乡的背叛,他依然选择相信中国人,保护中国复活的希望。

杨靖宇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日本再东北的关东军的绝密文件有一段话描述杨靖宇“杨靖宇头脑清晰,富于组织之天才,军事手段狡黠多变,极具威胁”。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对杨靖宇评价:“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杨靖宇”!杨靖宇是日本要杀的抗日干部中的一号人物。

为了抓捕围剿杨靖宇,日本成立了一只专门部队,总指挥岸古隆一郎专门成立的24支讨伐队,并且出动飞机、汽车、山炮等快速部队,胁迫当地老百姓背着给养跟着。杨靖宇分兵5次,自己吸引日军火力,让其他人突围。

岸谷隆一郎为了追杀杨靖宇300人,出动了75000人,双方兵力200:1。

杨靖宇也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杨靖宇在深山老林里设置了“密营”。储存粮食、布匹、枪械、医药等生存物资。这是杨靖宇的一个大创造,也是杨靖宇14年不败的重要原因。叛徒程斌,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人,1938年率部投敌,组成“程斌挺进队”,将杨靖宇蒙江境内的各种70多处密营全部被破坏殆尽,杨靖宇一夜之间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就再此时,再次出了叛徒,叛徒张秀峰是军部警卫排长,这个父母双亡的孤儿,由杨靖宇抚养成人。他1940年2月带机密文件、枪支及抗联经费叛变投敌,向日军提供了杨靖宇的突围路线。此人是杨靖宇的贴身警卫,知道杨靖宇活动规律,他的叛变导致杨靖宇很快牺牲。

1940年2月18日,饥寒交迫的杨靖宇部队在这里遭到日军的重兵围堵,战斗极其惨烈,杨靖宇部队伤亡殆尽。岸古隆一郎的目标直指杨靖宇,杨靖宇身边最后两位士兵牺牲后。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

杨靖宇在山中躲藏了很久,被山民发现后,请求山民下山帮忙买一些吃的的和棉鞋。但是此人随后向日军高密。岸谷隆一郎率领75000人包围了山林,抓捕杨靖宇。

叛徒张奚若,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特等机枪射手,叛变后在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在劝降杨靖宇未果的情况下,岸谷隆一郎的命令下,张奚若开枪射杀了杨靖宇

还有一个人不好定义他是不是叛徒。蒙江县“保安村”村民赵廷喜,上山砍柴发现了杨靖宇。杨靖宇好几天没吃饭,棉鞋也跑丢一只,对赵廷喜等四个村民说,下山帮我买几个馒头,再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赵廷喜等人劝杨靖宇投降,杨靖宇沉思了一下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赵廷喜张皇失措下山,很快就向日本人告发:杨靖宇在山上。

杨靖宇生前死后都是日本人非常敬仰的英雄。杨靖宇牺牲之后很久,他们都没敢过来,他们不相信打死的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据当时伪满洲国一家杂志报道,(得知)确实打死的是杨靖宇,他们没有一点快乐感,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    

谷隆一郎充满困惑,杨靖宇究竟靠什么,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他用随身的军刀亲自划开了杨靖宇的胃,里面只见到树皮和棉絮。岸谷震撼了,死在他手下的是一位旷世英雄!据记载,这个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默然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

  

这位日军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人心理的侵略者,后来调任日伪山西省,他内心的折磨却越来越浓,终于用氰化钾毒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然后用曾经挑过杨靖宇肠胃的同一把军刀,挑破腹部自杀身亡。他在遗嘱中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象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或许有人说选择选择出卖杨靖宇的叛徒是迫不得已,出卖战友同胞是绝对不可能被原谅的。别用人性为自己的自私丑恶找借口,事后再去洗白叛徒。某些无耻文人无疑是我最鄙夷的人。这些人把自己不光彩的一面美化成人性和直面丑恶的勇气,而对英雄则肆无忌惮的诋毁

不苛责别人高尚,不苛责别人做英雄,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但是在一个文明社会,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英雄有基本的敬畏,一样是普通人基本的价值底线


嘟嘟读读

最让我动容的一句话,我觉得是这一句: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令我十分震撼,对了,这句话正是民国时期被称作“四川王”的刘湘所说。


与其它各省不同,从中华民国建立的那天起,四川就争斗不断,各方军阀连年不断争夺四川的主导权。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四川境内正在内战(二刘争川),但七七事变爆发后,两人立即停止了争斗。刘湘作为四川王,首先第一人率川军出征,不论是淞沪会战,还是南京保卫战,甚至是台儿庄战役,都有其川军的身影。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省总共1400万壮丁参战,其中有300万是四川出来的。当年的300万川军,正是穿着一双草鞋,平均3人才用一条枪,在众多地方军中,川军可以说是装备最差,可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出川抗日,慷慨赴死,舍身为国。



从1937年起,抗战的八年,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后方四川,为抗战付出极大的牺牲,伤亡达64万,位居全国之最。而作为川军总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的刘湘,是抱病亲征的,不幸的是,由于病重,1938年在抗日前线汉口逝世。临死前,留下了遗嘱,也就是这句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不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其实要感谢这些可爱的抗日将士,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他们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青史回声

故事摘自西西河黄河故人: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一度快顶不住时,曾经有五位无名战士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敌人身后并挡住敌人的进攻四天,为志愿军随后的反攻做出巨大贡献。遗憾的是,此战五人全部牺牲,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唯一留下的,是用刺刀刻在墙上的五个字:

中国人在此!

1952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爆发两周年,“联合国军”方面,生力军韩二师取代被四十五师打得气息奄奄的美七师,大有一口吞掉上甘岭之势。

这时候两边的形式对比是,联合国军换了新鲜血液,兵强马壮,而志愿军由于连续减员,兵力已经近乎到了极限,军长秦基伟把军部的警卫连都送了上去。胜负往那边倾斜,不必多说了。

当天,前线阵地崔建功师长在指挥所看到,对面黑压压一片一片人头就在炮火掩护下过来了。志愿军阵地上还活着的已经没多少人了。形势极度危险。突然之间,对方的攻击队伍一片大乱,战斗突然在敌人的背后打响。原来有一支奇兵,占据了美国人后方留下的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冷不防在敌人背后打枪。距离太近又猝不及防,敌人的进攻阵脚大乱,只好慌不择路的撤出战斗。

从视野较好的597.9高地上,可以看到一小时后对方纠集了一个连对这个堡垒发动进攻,力图一举拿下。

硝烟中,三个战士从堡垒中悄悄潜出,两个人绕道敌后,一个人埋伏在堡垒前面的炮弹坑里。就在敌人以为志愿军将坚守堡垒的时候,还没接近就被手雷给炸了个晕头转向。敌人派出一个班,慢慢摸到堡垒边上侦察,发现没什么动静,认为我军都已牺牲,遂大喜过望,一连人直起腰来,大摇大摆走向堡垒。不料瞬间三名志愿军战士呈三角阵形出现,手中的转盘枪对着这一连人一通横扫,爽!

敌人立刻又派了一个连企图连续进攻,这时候,志愿军的迫击炮发言了。不多的炮火用在了关键的地方上。围着这个堡垒,志愿军打出了一道火墙,敌人的连续攻击就此破产。

奇怪的是,崔建功师长和前面的团指挥部与各阵地确认后发现,没有一个阵地向敌方派出小分队……

第二天,六架飞机掩护一个连的敌人攻了上来。六架飞机疯狂肆虐,可是这个堡垒是美国人自己修的,很是坚固,狂轰滥炸没什么作用。而在炮火的缝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个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在闪动,在同百倍于他们的敌军在作战。

志愿军的炮火也没闲着,在堡垒的周围也打出一道火墙,敌军部队照样被钢雨严重杀伤。炮火密度之大,以至于有一发炮弹竟然撞在了美国人的一架飞机上。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随后一天,枪声仍然不断,直到10月28日。在无名阵地上的战士,就这样孤军战斗了四天四夜。这四天,成了十五军非常重要的四天四夜,十五军缓过来了。

10月28日,我某团四连排长田丙辛带两个班的部队冲到了无名阵地。

出现在面前的首先是堡垒外面的三位烈士遗体。一位烈士的遗体保存较好,应该是牺牲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里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边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经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弹早已打穿了他的双手;第三位烈士的遗体在稍远的地方,手指上是手榴弹线圈。

走到堡垒的门口,第四位烈士的遗体在堡垒门口,身上伤痕累累但没有致命伤,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满怀希望的田排长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击孔边上,怒目圆睁,手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走近才发现,这位烈士也牺牲了。

环顾后发现,这是一个美军营级指挥所,没有敌人进来的迹象。堡垒里面的两位烈士都没有致命伤,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五位烈士随增援部队到了阵地上,但是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夜间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们没能找到坑道,却一路深入了敌军阵地。正好赶上了美七师和韩二师换防,这个指挥所被放弃了,于是五位志愿军就潜入了这个堡垒。而且他们很沉的住气,一直到敌人的第二梯队集结完毕,才一通猛揍,在联合国军的嗓子眼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从发现的遗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识文断字,可是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发现了“山西省”三个字。此外,他们在堡垒的石壁上刻了这句话:

中国人在此!

由于上甘岭上的部队编制多、变动大、伤亡重,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个人推测,他们也许是十五军军部警卫连的战士。首先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上了阵地;其次,五名烈士不止一人识字,有的还能写笔记,这个文化素质不低,一般的连队比较难达到这个高度;第三,这五名烈士的仗都打成精了,看咱们前面的叙述,打得非常漂亮,军事素质极为优秀,符合军部警卫连的身份。


原地飞行

本人是复印来了,但这句话真的很感人。

这次空战在中国空军的空战史里没有记录

萨苏在日本期间偶然收集到了一段抗战时候的录像。

看过录像,萨苏说自己被震撼了。

这一天是1940年5月28日,日本侵略者准备拍摄一段轰炸中国的宣传片,用来在国内放映,鼓舞士气。

航空军说你放心,中国空军此前已经和我们打了五次空战,已经被我们全部歼灭掉了。我们这次去就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任务。

所以日本只去了32架轰炸机,都没有派战斗机护航

这部视频的前半段果然就像宣传片。

当日本侵略者以为这次轰炸就像旅游一样轻松时……

突然,视频中出现了一句日语的警告:“敌机起飞了!”

日军机枪手马上开机枪保险准备迎战。

萨苏说,日方在视频中队这段解说很详细,可以看到一架中国飞机从斜刺里杀入日军轰炸机的飞行编队,毫无惧色!

这场空战的对比是1:32!!

红圈处就是那架唯一的中国飞机,它撞入日军飞行编队,如一个视死如归的死士!

这架中国战机很有经验

但无奈的是,因为日军飞机太大,还是没有被打下来。

但是小柳和八木也因此可以比较清晰的拍到这架勇敢的中国战机!

萨苏说,这架中国战机是一架当时苏联制造的波利卡尔波夫伊-15战斗机,只有两杆机关枪。

而日本轰炸机,每架上有7人,6挺机枪。 级别相差太多。

这是一场我们从来没想到,也不敢想的空战。

视频最后,中国战机直冲小柳和八木这架飞机而来。 萨苏说:就是想撞毁一架!

不过可惜,日本飞行员的技术也很好,紧急拐弯躲开了。 真是一擦而过!

萨苏说 :就像七进七出的赵子龙

后来,萨苏查到这架飞机生还了,并没有被日军击落

他还查到1940年5月28日这一天,成都的机场只起飞了一架飞机……

日本的情报部门没有犯错, 这架飞机确实不是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而是航校的一架教练机,所以装备很落后。

驾驶教练机上天的,是一位姓李的飞行教官

萨苏找到李教官家里时,发现他已经去世,家里人也从来没听他提起这段经历。

不过萨苏还是得到了李教官的日记,在1940年5月28日这天的日记中,李教官并没有提及这次1:32的决死空战。

日记里只有一句话: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轮到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飘渺游魂1

必须是这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这句话是在山河破碎,国土惨遭日军蹂躏号召广大青年从军的背景下,由国名党主席蒋介石提出来的,震耳发聩!是对日军抗击的最有力的抗击,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这句话诞生于1943年,当时中日在正面战场上开始了相持阶段,中国为了美国的救援物资能够顺利的进入中国,希望打通印缅公路,但是中国军队进入缅甸阶段式失利,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此次号召规定凡年满18岁到35岁、受过中等程度以上文化教育、身体健康的青年都可作为应征对象,服役期两年。

为什么蒋介石要征集青年知识士兵呢?在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给出了答案,演讲内容如下:“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动员青年入伍的结果:

青年学生入伍情绪高涨,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很快各地征集人数突破了原定十万人的数额。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由此可见,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是不可能被打败的。

最后链接一个蒋介石在抗战胜利的讲话的视频,让大家看一下什么是大国风度,以德报怨!\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21bbedb08f26d108f8e20068b4e3b79\

管窥历史

1644年4月25日,崇祯帝最后看了一眼这大明的江山,此时的北京城已经是烽火狼烟,李自成的军队正在杀向宫内。崇祯流着泪自缢于煤山之山,而其尸首三天之后才被发现。李自成将崇祯崇祯尸体好好的展示了一番,连最后一点尊严也没留给崇祯,而在崇祯的血书中,写有任“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算不上一个英明的君主,但是至少崇祯是一个真心为国为民的君主,然而大厦将倾,岂是一木可支?崇祯最后的遗言令人动容,崇祯没有辜负过百姓和大臣,尽力去挽救大明,可是崇祯死后却被后世评为昏庸之君,其实纵然崇祯没有太大能力,但是谁可以像崇祯那样,为大明而生,为大明而亡?

曾经有人在讨论崇祯时,将大明灭亡的原因归咎于他,其理由是崇祯处死了袁崇焕,导致了满清的入关。然而大明灭亡岂是因为满清入关,大明是被李自成而灭,非满清也。而崇祯纵然杀了袁崇焕,又有多大影响呢?大明末期的局势,崇祯时驾驭不了的,但是崇祯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崇祯的死前遗言令人肃然起敬,抛却一切来看待崇祯,他不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罢了,他希望可以改变大明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但是崇祯又缺乏得力助手,一群文官狼狈为奸,丝毫不管朱家江山的死活,对于他们来说那是朱家的事情。崇祯最后说“皆是文臣误朕”,其实崇祯早就知道文官的那点事,可是他无能为力,这是最大的悲哀。


小司马迁论史

就说最近的吧。看了走向共和这部剧。

让我最动容的是这句话

“朕饿了。”

推荐大家看一看这部剧,真的很不错。

起码,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整个脊梁骨都是凉的。

因为说这句话的是日本的皇帝睦仁。

走向共和里,日本为了强国,不被西方奴役,改变命运,全国上下竭尽全力的振兴国家。

在李鸿章到处奔波也无法树立军威,北洋水师粮饷装备无法筹集完成的时候,慈禧太后还在修颐和园,还在抱怨桌上的菜式太少,下不了筷子。

而这时候的日本呢?民众捐钱捐物,身为天皇的睦仁说,海军一日不强,他就一天不吃二餐。


甲午战争,对日本来说真的是赌上国运的战争,如果失败,日本的国力又会倒退十年,但是他们赌了,因为小国想要崛起,必须要赌。

而清朝认输了,明明再多撑一会日本也撑不下去的。

伊藤博文向天皇报告胜利的消息的时候,睦仁没有说什么鼓励的话或者赞扬的话。

他只是说:

“朕饿了。”


就这三个字,我浑身发冷。

我们有一个如此可怕的邻居,明治天皇这句话历史上可能没有,但是他就是这么做的,这句话除了表现出他一直的隐忍和日本竭力强国的表现之外,还透露着野心:

饿了,就要吃更多的东西

朝鲜,中国,亚洲,世界

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过去几代人了,但是李中堂还是要留给大家。


历史区总柴


看到这个配图估计你们就能想到画面了吧。“骑兵连,进攻”!这是我这些年看过最动人心弦的抗日电视剧,没有之一了。


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原来是石友三部下,十二岁的他父母双亡,快要饿死的时候石友三收留了他。他知恩图报,中原大战两次负伤,也算报答了一些救命之恩。后来石友三做了汉奸以后他投奔了新一团。被李云龙用五挺机关枪从丁伟哪里把人换了过来。

八路军被包围后,骑兵连为了拖延时间,和日本人的骑兵连对上了,他们人多,而且经过长时间战斗我军本就人困马乏,经过几回冲锋之剩下连长孙德胜一人,断了胳膊的孙德胜孤身一人大喊着:“骑兵连,进攻!”孙德胜高喊着冲锋的号子,倒在了马队分离的队伍上。


最后日本军官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厚葬这些战士,因为他们都是勇士。”
每次我看到这个场景,听到最后的背景音乐,我浑身冒凉气,从脚到头顶,中国正因为有这样前赴后继的英勇,才有了我们如今锦衣玉食,没有被奴役的家园。


叨叨娱乐团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历史上最让我动容的一句话,我思量良久,再也没有一句话能够让我如此壮怀激烈了!


为了这句话,中国人民付出了数以千万的牺牲,无数中华儿女于绝境中,不言放弃、不惧牺牲、长眠这大好河山。

终于,占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血泪与屈辱中开始了新生。


曾经,我们有过不堪回首的屈侮,自己的国土上,却有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禁区。那是每个中国人忍气吞声的年代,那是国人引以为耻的年代,那是一个硝烟遍地民不聊生的年代。那个年代,人命贱如草芥。


尤其是九一八之后,大好河山沦丧,日寇屠我同胞、占我疆土、掠我资源。


曾经辉煌耀世、四大古文明中硕果仅存的中华民族,即将沉入万古长夜!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中国已经陷入无可破壁的铁壁绝境,中国已经步入山穷水尽的丧国死局。然而,永不屈服的中国人,在装备落后、民众羸弱的绝境面前,悍然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辉煌、最为残酷、令无数军事家、政治家为之惊叹的独立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走向由此悄然转变。


中华百年积弱,大半国土沦入敌手,日寇在战场上节节推进。然而,仅仅用了二十余年,我们就取得了武装斗争的完胜。若论敌之凶残势大,五千年战争史,唯有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能够于举国绝境的死局中破茧新生。


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和残酷。从战略眼光来看,无论是全民抗战、国共合作,长征,抗美援朝,几乎每走错一步都是绝境,但是,中华民族奇迹般的没有走错一步,精确地落足于命运之神目光投射的那块石头,全部挺过来了,尽管走得艰难,但是有惊无险,壮哉。


几度生死国战,内外交困,百万甲兵,横扫中原大地,西拒强敌,北击联军,凡国战竟无一合之败!今时今日,谁敢轻慢我中国?


和平,真的是打出来的!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只此一句,重如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