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時代,新零售企業技術紅利在哪裡?|源碼內參

OMO即Online-Merge-Offline,當線上線下全面整合、邊界消失,很多人說繼O2O時代之後,OMO時代正在降臨。線上賦能線下,新場景機會再現,OMO時代會給零售企業帶來什麼樣的機遇與價值窪地,未來突破口在哪裡?源碼資本經過分析研判獨家呈現第【10】期源碼內參。

觀點

OMO時代,新零售企業技術紅利在哪裡?

研究出品/源碼

線下門店價值重估

線下流量的深度挖掘

零售渠道深度融合供應鏈

說2017年是新零售的元年一點都不誇張。零售業在經過了電商壓倒一切的冰河期以後,在2017年又迎來了新的春天,新的零售物種加速繁衍、百花齊放。各種各樣的創新雖然眼花繚亂,本質上還是利用技術手段來提升效率、加強體驗。我們梳理了一下技術紅利在零售中的幾種典型形式,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線下門店價值重估

2017年對線下流量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在之前,線下流量的改造更多的是通過移動支付,將交易數據數字化。

從2017年開始,對線下流量的爭奪迅速深入到了改造場景這一層面。

盒馬是這種改造最集中、最大膽的嘗試。盒馬將門店和前置倉融合在一起,並且通過餐飲等業態強調店內體驗,開創了新的模式。這種新模式極大的提升了坪效,並能實現線上線下流量雙向打通,展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的力量,為重估門店資產價值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OMO時代,新零售企業技術紅利在哪裡?|源碼內參

各大企業反應也非常迅速,美團京東等巨頭推出了掌魚、7Fresh等對標盒馬的業態。到了2017年底,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基本成了新零售企業的標配。

很多傳統的線下零售商轉型的速度和力度都大大超出了預計。例如百果園,其線上部分的銷售佔比迅速超過了20%。

我們認為,隨著線上線下銷售的進一步融合,優質門店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稀缺資產,其價值會進一步被放大。更重要的是,當門店密度提升,形成網絡的時候,其流量的規模效應非常明顯。我們發現,在某些城市,便利店網絡的日活已經能夠覆蓋10%的常駐人口,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大流量入口。

OMO時代,新零售企業技術紅利在哪裡?|源碼內參

二、線下流量的深度挖掘

流量價值不僅體現在直接轉化為購買,也體現在對流量背後數據的深度挖掘。這一點上線下流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類比線上交易,現在大部分線下場景僅僅做到了交易數據的數字化,而對用戶、留存、各級轉化率等一系列數據都還沒有辦法獲得。

然而相比線上,線下場景的數據,無論從維度和深度都要豐富得多。目前的技術還只停留在數人頭,做流量熱力圖的階段,還不足以支持進一步的分析和運營優化。

OMO時代,新零售企業技術紅利在哪裡?|源碼內參

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一領域還有很大的進化空間,會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創業公司。

三、零售渠道深度融合供應鏈

中國傳統的商業體系中,零售品牌和零售渠道是互相割裂的兩個部分,兩者一直是互相博弈的關係。在過去賣方市場中,零售品牌上游供應鏈,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推出適合消費者的產品。零售渠道的職責是高效的銷售品牌方的產品,銷售代理的色彩濃厚。然而,隨著消費行業越來越轉向買方市場,零售渠道也從銷售代理型轉變成購買代理型。

零售渠道離消費者更近,有用戶數據,更瞭解用戶需求。並且隨著集中度不斷提高,零售渠道的話語權和實力不斷提高,開始掌控上游供應鏈。

這種深度融合供應鏈的打法可以更靈活的應對消費者的變化,並有效減少加價率,提高商品價值鏈的整體效率。

日本近10年增長最快的零售商,包括7-11、優衣庫、無印良品等,都是零售渠道深度融合供應鏈的模式。

中國擁有全世界體系最齊全,綜合能力最強大的製造業。中國零售企業掌握的數據量和豐富程度也超過國外同行。我們相信,零售渠道和供應鏈融合的模式在中國會更有生命力。

OMO時代,新零售企業技術紅利在哪裡?|源碼內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