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乃禁毒的民族英雄,却成了替罪羊被一贬再贬

前几天,我们单位组织看了一场关于吸毒的话剧表演,而表演者则都是戒毒的人,看着这一场精彩的表演,我深有感触。毒品,无论在那个时期都让人深恶痛绝,而毒品最早却出现在清朝,那时的毒品不叫毒品,而叫鸦片。

他乃禁毒的民族英雄,却成了替罪羊被一贬再贬

在唐朝时期,鸦片其实是做为药材而进贡的,到了清朝,鸦片却成为了一种毒品,残害着我们中国人的身心。由于鸦片的大量流入,又会使人成瘾,清朝的统治者才开始意识到严重,下令开始禁烟,但却有些晚已,此时的大部分国人已经吸食成瘾,所以买卖鸦片的市场依然存在。

鸦片的流入与贸易,使得清朝官吏从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们为了获利,不顾其中之利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在广州地区的伶仃洋进行鸦片走私的买卖,把禁烟的禁令当做虚设一般。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在中国的大量流入,是国家的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他乃禁毒的民族英雄,却成了替罪羊被一贬再贬

林则徐虎门销烟使他成为了民族英雄,被后人赞颂。

他乃禁毒的民族英雄,却成了替罪羊被一贬再贬

虎门销烟后,英国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英国人乘机发动了战争,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始。由于英军的进攻,使得朝廷上下人员开始惊慌,认为英国人发动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的错,只要将林则徐解决,一切问题则迎刃而解,于是这个英雄成了众人的替罪羊,他被道光皇帝一贬再贬,但却不影响他忧国忧民的感情,于是他在满腔愤怒中写下了他的爱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随着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做出了他一生的贡献,只是抵不过统治者的无能与昏庸。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增长了中华人民的底气与志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