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群英譜」全國農業勞模韋仕龍:有機農業助力脫貧攻堅

全國農業勞模韋仕龍:有機農業助力脫貧攻堅

敖成權

韋仕龍是六枝特區月亮河有機農業合作社理事長,201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自合作社2008年成立以來,他一直秉承初衷,十年間,只專注一項事業,就是有機水稻的種植,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脱贫攻坚群英谱」全国农业劳模韦仕龙:有机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月亮河空氣清新,雨量充沛、光照足,土地肥沃,紅土裡富含微量元素鋅和硒,涵養的水源富含有機質和腐殖質,給優質稻米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因此,這裡產的大米香糯回甜、很有嚼勁。不過,由於沒有大規模種植生產,這樣好的稻米卻並沒有出現在市場上。2008年6月,從國有企業買斷工齡的韋仕龍,回到家鄉成立了六枝特區月亮河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並擔任理事長,開始著手準備有機水稻的種植。同年下半年,韋仕龍對月亮河村和大壩村3000多畝水稻種植基地的土壤和灌溉用水進行嚴格取樣,並送到上海檢測,在確認重金屬元素含量符合有機產品種植標準後,他開始動員和組織當地村民嚴格按照中國有機產品標準從事有機水稻種植。韋仕龍說:“做農業產業還是要考慮到銷售的問題,我覺得有機食品,特別是有機大米能夠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需求。”

經過不懈努力,3000畝水稻種植基地在2011年6月獲得了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頒發的《有機產品轉換認證證書》。2011年9月,合作社新建的5000噸大米加工廠獲得生產許可證,同年11月獲得有機轉換認證。同時,為了做好有機農業這篇文章,月亮河有機農業合作社建成了有機大米加工中心、釀酒廠、有機飼料加工廠、養殖場和有機肥料加工廠。

「脱贫攻坚群英谱」全国农业劳模韦仕龙:有机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六枝特區月亮河有機農業合作社理事長韋仕龍說:“我們的有機循環模式是水稻種植,有機大米加工、米酒釀造、肉牛養殖、有機肥加工,再循環到水稻種植,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又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最終能夠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放心的有機食品。”

在做大做強產品的同時,合作社還積極採取“三變”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目前,合作社已在村民入股的600餘畝土地上種植了有機紅米、有機香米,涉及200餘戶農戶,其中包括近百戶貧困戶,每年支付土地保底分紅金40萬元。近年來,合作社季節性用工達到12萬人次,人員均來自周邊村寨,為當地農民增收提供了就業途徑。村民李如雄說:“一年在這裡最低要工作十個月,一年賺得(工資)兩萬多元,我覺得在這裡工作挺好的,供吃、供住,我一個月還能賺兩千多塊錢。”

村民嚴楊珍說:“我們在合作社工作還是比我們做農活好多了,收入比我們自己種地多,還沒有那麼累,這裡是按時上、下班。”

如今,月亮河有機紅米、有機香米的產品線上線下銷售供不應求,年銷售額達650多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為山地特色有機循環農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2017年,全國共評出379名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遴選了80名農業勞動模範代表去北京接受表彰,韋仕龍就是貴州進京的兩名代表之一。談到下一步的打算韋仕龍說,將擴大有機稻種植面積,完善和擴展種植區域的機耕道,把有機產業鏈延伸,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就業,助力脫貧攻堅。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韋仕龍說:“能夠獲得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是很高的榮譽,我自己也要好好珍惜,在以後的產業發展過程當中,也要從農業標準化、農業現代化,認真做好品牌升級,做好產品質量,把有機循環農業產業鏈做得豐富一點,為我們當地的老百姓,特別是貧困農戶多提供一些就業崗位,讓大家提高經濟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