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老王谁?笨笨红烧肉是什么?红烧肉怎么做好吃?

网上一搜一大把答案:毛氏红烧肉,苏氏红烧肉,甜口的,咸口的..........

田朴珺小姐炒红了王石的笨笨红烧肉,那这一款估计就叫聪聪红烧肉吧?

今天推荐的是不加油,不加盐,不加糖的红烧肉,适合糖尿病患者吃,不过再好吃也只能浅尝几块,要不该爆表了。

红烧肉好吃首先要选好肉,五花肉是猪肋条上的肉,可以说是剔除了骨头的肋条,一层肥一层瘦,五花三层比五花八层甚至十层的差异不是一星半点,这次买的细细数了一下,肥瘦相间的地方真的有十层。据说一只猪只有两条上好的肋条刚好够做一碗红烧肉。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肉的用量,一次起码做个两斤比较合适,这道菜做起来没难度但是耗功夫,只做一斤红烧肉的话会感觉能源和时间都有浪费,但我一次真的不敢吃太多。因此我只做了上图那三条花肉,刚好500g。

餐厅里吃的红烧肉,大都先用油炸过一遍的肉,体积不缩了但肉质也硬了,这样做红烧肉用时短,猪肉里面的油脂完全被封在里面,吃两块就腻了,一般的红烧肉菜谱中,还少不了葱姜蒜香叶甚至辣椒等调味料,这款红烧肉只用酱油、料酒、不用油,不放盐,没放糖,肥而不腻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材料:五花肉 老抽 料酒 醋(或干山楂片)

做法:1上好五花肉切成麻将大小洗好。

猪肉洗净,切成麻将牌大小的方块,如果是五花十层切成方块体积可不小,所以我切成了长方块,当然各家的麻将牌也有大小之分,就根据你喜欢的麻将大小吧,总之不要切得太小,肉煮熟体积会缩,这道菜做出来的肉又很酥烂,牙口不好的人都能吃,切得太小容易碎掉。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2加料酒和水浸泡10-15分钟。

切完后在冷水中浸泡,加入料酒祛除肉的腥味,有人说加入半杯料酒,但一斤肉和三斤肉放的多少肯定不一样,喜欢料酒味重一些的可以多放 反之酌减,加了料酒的水要没过猪肉,浸泡10-15分钟左右不要泡太久,要不然肉的鲜味受影响。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3泡好的麻将块儿再清洗一遍,放入加好足量水的锅里。

锅备好加入一大锅冷水,水是一次性加够的,中途尽量不要加水,这个要领很重要,万一水量、肉量比例及火力大小等原因,造成不加水就会糊锅的情况,为挽救这锅肉必须加水,但是 请一定加开水。把肉从料酒水里拿出来清洗,放进加好水的锅内,水的高度要比肉高出两寸以上。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4 放料酒和半勺醋(或干山楂片)开大火水烧开后,继续大火烧五六分钟。

火力直接开到最大,放料酒,和半勺醋(山楂片))水开后继续煮五六分钟,随着麻将块在开水中翻滚,水面会浮现一层白色色的杂质,这些杂质是需要去除的,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5去除血污杂质。

去除血沫的方法大家各有高招儿,但无论如何想弄干净不容易,一般是这样,先用汤勺或饭铲撇去大部分浮沫,再小的油会用漏油勺子去除,清理得越干净,肉做出来味道越醇香。我还有一个去除油脂不去汤的秘密工具点下面。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6转小火煮上至少一小时。

大火滚煮半小时左右改用小火,火力调小后能让水面没有大的沸腾最好,小火煮上至少一小时。如果水多大可以多焐一会儿,时间越长肉越好吃呢,要的就是这个慢功夫,定好时间过程中不时去查看下锅中的水,各家各户的炉灶火力大小、锅的厚薄不一样,导热性能也有差异,注意不要把汤水烧干就好。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7开大火, 加老抽,敞开盖继续大火煮半小时。

一般用小火煮上一个小时,肉就可以用筷子轻轻扎透了,这时候要加酱油,放酱油时把火力稍微调大一点儿,火力不要太大避免把肉煮碎,酱油放早了肉沾到盐份就烧不酥,放太晚又不入味,老抽酱油颜色深又不太咸,做红烧正好,普通酱油也可以用,生抽这种色淡味咸的就坚决不要用了。这个环节要敞着盖烧。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8加冰糖,至汤汁浓稠油亮关火。我做的是免糖的,咸鲜味,直接收汤汁。

加了酱油再煮半小时,锅里的水收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放糖,喜欢吃甜度高的,一斤肉可以放一两冰糖,如果不想吃那么甜,完全可以减半甚至少到糖尿病患者可以完全免了这道工序,直接吃鲜咸味道的红烧肉,放冰糖透明度高菜色更美观,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用着这个汤汁我还做了鹌鹑蛋

不放油不放盐不放糖的秘制红烧肉,你能比老王做的更好吃!


新浪微博:@鑫雨霏霏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eehelen2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