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應知應會的重要提法

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社區發展治理的重要前提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四化:即提高社會治理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三治:即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上強調

必須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不斷提升城市工作科學化水平。

一尊重:即尊重城市發展規律。

五統籌:即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

銳平書記關於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重要提法

五個轉變:即轉理念、轉職能、轉方式、轉機制、轉形態。

五大行動:即實施老舊城區改造行動、背街小巷整治行動、特色街區創建行動、社區服務提升行動、平安社區創建行動。

五大體系:即構建科學的組織動員體系、法治的管理運行體系、精準的引領服務體系、專業的人才支撐體系、嚴格的權責約束體系。

五對關係:即科學發展與有效治理的關係、黨建引領與融合共治的關係、行政推動與共建共享的關係、城市特色與現代城市的關係、依法治理與文明浸潤的關係。

《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的意見》(成委發(2017) 27號)重要提法

五大社區:即建設品質社區、活力社區、美麗社區、人文社區、和諧社區。

七大機制:即創新社區發展治理工作推進體制機制、構建以職能歸位為重點的聯動推進機制、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機制、完善扶持社會組織發展機制、健全促進社區人才發展機制、健全社區發展治理多元投入機制、健全以居民為主體的權責統一機制。

四種能力:即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化解矛盾能力、輿論引導能力。

都江堰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和銳平書記講話精神重要提法

工作理念:以基層黨建為統攬,以‘小單元’治理為依託,以多元參與為支撐,以依法治理為保障

“1253”工作思路:“1”就是緊緊圍繞“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示範市”建設目標;“2”就是“堅持黨建引領,始終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統攬”和“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就是統籌推進品質社區、活力社區、美麗社區、人文社區、和諧社區建設;“3”就是建立健全以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為主的人才保障機制、以社區發展基金為基礎,多元資金參與為主的資金投入機制和以評比獎勵、以獎代補為主的激勵引導機制,努力探索一條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與國際生態旅遊名城相適應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新路徑,為全面落實“西控”戰略,建設國際生態旅遊名城提供堅實基礎。

工作方法:常規工作持續深化、重點工作不斷突破、特色工作創新引領

“五個基本點”:

(一)始終突出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二)始終突出群眾主體,有效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

(三)始終突出多元參與,引導多元主體共建共享社區發展治理成果。

(四)始終突出統籌兼顧,發揮多種治理方式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的聚合作用。

(五)始終突出改革創新,務實推動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