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近幾年,國務院對農村釋放的利好可謂接連不斷,一方面國家鼓勵農民進城落戶,另一方面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也在不斷加大力度,先後出臺了各種利好政策,包括最近兩年各省市紅紅火火開展的特色小鎮建設。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後20年的中國與今天的中國一定有極大的差異性,有人預言將發生以下幾大變化:

1、空心村為中國鄉村帶來希望

中國鄉村逐步變成空心村,外出上學、務工,年輕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學者與城市人批評政府剝削了農村的資源,不!正好相反,讓農民回村是在剝奪農民的希望,農民70%的收入來自城市。

三十年後,再回到鄉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經走出去的農民,而是從城市奔向農村的大學生和工人。城鎮化在不到20年時間內,會促成鄉村20%的耕地轉化,空心村會轉移,都市有錢人住進了鄉村,城市核心區將會成為“空心城”。

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2、農村會變成新的人類家園

20年後,種田是最好的一種生活方式。30萬人以下的城市會變成首選之地,3-5萬人的小城鎮將是人們最嚮往的地方。中國完全進入老齡化時代。隨著高速、地鐵、交通、互聯網、物流網的異軍突起,傳統生活方式將逐步消失。

城市有工廠、有市場,是警察與小偷共存的地方;農村是家園、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來的城市人一經跨入鄉村,他們會發展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道德與自治之間的關係,城市人會明白生活價值。

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3、村長比市長更有榮譽感

20年後,鄉村不再是5000到8000畝地的範圍,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為莊園與農場,農業機械化程度達到60%。莊園的面積可能在5公頃到15公頃之間,村裡居住的絕大多數是有文化有錢的市民。

農村戶口可能會用10—30萬元才能買到,村裡有土地、戶口、河流、林地等珍貴資源,就業崗位不夠,城市環境進一步惡化。那時,城市生活指數比農村差3—4倍,中國正式步入“農民問題”轉入“城市問題”的時代。

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4、中國傳統建築全面取代歐式建築

中國元素開始蔓延西方。從2017年到2037年農民房子還要經過大約2次重建,可是一次比一次建得更能恢復本土文化,這種文化會在2027年左右盛行,建築風格以唐宋為主體,建築材料會做得極為精緻,超過今天的羅馬柱、歌德牆。

只要農民覺悟,富裕了,這就是中國步入強大的開始。2030年前後,開始提出保護時代的文化與建築,我們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保護這個時代的建築記憶。

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5、一產(農業)時代的到來

20年後,是中國5000年文明史以來最重要的歷史時期,農業進入生態與科技、自然與工業化融為一體的"一產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農耕用具在1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

農耕文明的消滅由科學技術來決定,工業化生產方式與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讓絕大多數農村開始迅速進入到鄉村城市狀態,中國政府的新農村建設更是依照城市化的理念推進,推動著農民並不太歡迎的新農村。

嚴格的說,新農村建設是對農耕文明的一次衝擊,這場衝擊從本質上改變了中國農民,同時也終結了城市時代的命運。

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6、傳統信仰將回歸

早期的農村,宗教、宗祠和道德是鄉村文明的核心。現在有的村只有小廟的遺址,但農民們心中依舊有佛。

20年後農村的建房修路,每戶都有家祠、家廟、神龕,以道德與宗教統治的鄉村將會重現

中國的未來,城裡人弱爆了——鄉村將成為奢侈品

二十年之後,鄉村將是未來中國人的奢侈品,中國鄉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讓人們嚮往,城市將會成為問題與破壞的代名詞。可是,我們還能回得去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