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一天怒斩七十余名将领,后世史家却称其为第一明君,颂赞至今

要论得国最正者,非刘邦与朱元璋莫属,此二人皆从草根开始举兵,最终夺取了万里江山。两者不仅履历相似,建国以后对功臣的态度也仿佛如出一辙。比起刘邦,朱元璋对功臣的屠戮显得更残暴一些,一场接一场的大案,动辄上万人被诛连。殊不知,比这位放牛娃皇帝更厉害的,历史上还有一位,曾在一天之内斩杀70名武将,却被颂赞至今,他就是柴荣。

新皇一天怒斩七十余名将领,后世史家却称其为第一明君,颂赞至今

郭威

小时候的柴荣在郭威家长大,在义父的熏陶下熟读经书,习武练剑,成年后更是英气逼人。自郭威建立后周,柴荣便开始跟着这位义父进行地方管理工作,很早就开始涉足国家事务。

郭威治理下的后周,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可惜壮志未酬,公元九百五十四年,郭威病故。柴荣继位。

新皇一天怒斩七十余名将领,后世史家却称其为第一明君,颂赞至今

柴荣

继位后的柴荣大展宏图,他立志要继承郭威的遗志,并给自己定下了十年内完成统一大业的计划。继位之初,北汉同契丹合谋犯境,入侵北周。新皇帝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冒着战场上的飞箭流石亲自督战,最终击退了犯境的敌军。在该场战役中,他果断的重赏了赵匡胤等一批表现勇猛的将士。而樊爱能等人畏战退缩,一天之内七十余名将士被柴荣处死。刚刚登基后的柴荣,有赏有罚,有效的整肃了军纪。而这场大战的胜利,也有效的巩固了他的权利。

新皇一天怒斩七十余名将领,后世史家却称其为第一明君,颂赞至今

赵匡胤

当政期间,他推行了一项灭佛举措。当时佛教盛行,一时间“僧人”成了热门职业,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躲避战乱和兵役纷纷削发为僧,造成大量田亩废弛;寺庙僧侣集团敛聚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土地,对朝廷的财政收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急迫的形势下,柴荣下旨灭佛,捣毁寺庙三万余座,驱散僧侣六万多人,从此以后北周的农业得到发展,国库得到充盈,北周国力与日俱增。

新皇一天怒斩七十余名将领,后世史家却称其为第一明君,颂赞至今

柴荣墓

柴荣在位时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后周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一个政权,他的功绩,足以比肩汉武帝、唐太宗。后世史家冠之以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柴荣的所作所为,为后来的大宋建国奠定了一个基本格局。可惜柴荣英年早逝,仅活了三十九岁。

如果柴荣能再活二十年,统一中国的也许就不是赵匡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