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成人工智能对语音反馈的待破之题

在5月8日的谷歌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谷歌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打电话帮用户预约剪发服务和预定餐厅的录音让人印象深刻。同样,微软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小娜也能够预订会议室,和与会人员打招呼。不过,在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看来,如今的人工智能无法进行归纳和理解,只知道根据输入导出结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洪小文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对语音的反馈包括三个阶段:识别、理解和提供服务。当下人工智能的主要难点在于“理解”,因为需要人工智能去理解的内容本身拥有无穷的组合,没有精确的模型,于是就无法用建模的模式去解决。

洪小文说:“今天,无论是语音识别、文本翻译、或是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所支撑的人工智能,都没有真正理解信息的含义。它们只是在匹配预设的模型。”他认为,今天的AI只是一个黑盒,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无法归纳和理解,只知道根据输入导出结果,但“理解”这件事本身是一个白盒,也就是人类拥有的能力:不仅理解了接受的信息,还可以对本身不了解的信息进行猜测,部分理解其含义。这点对于今天的AI来说非常难,需要更新的技术才能解决。

“理解”成人工智能对语音反馈的待破之题

不过,黑盒也有自己的好处。洪小文介绍,从某个角度来说,黑盒不会存在偏差,是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公平。一些推理过程中需要白盒的系统,但这种推理存在着某种既定立场,比如人们对有争议的问题多少会有一些偏见,这些偏见来自于每个人的既定立场。在这些立场下推理出的东西必然会有所偏颇,但黑盒就不会,怎样输入就怎样输出。

洪小文认为,当前的合理状态应该是人工智能+人类智能(AI+HI),AI致力于流程性分析,人类负责深度分析、理解和创造。

大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金盛网聚WJFabric认为,理解力是人类独有的特性,除了通过学习对已知内容进行持续的理解,还包括预测、推断等行为。同时,理解力也是个体实现独立思考的标志。时下,人工智能需要突破的是“理解”这一关隘。如果能够攻破此关,人工智能将成为独立的智能个体,与人类在思维运行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若此,智能机器将实现独立成长,而人类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将会被重新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