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文化什麼字都不認識,與一個滿腹經綸的人,誰會更容易獲得快樂?

後者比前者快樂,兩者快樂的範圍與程度不一樣。前者之樂只樂於生活淺層,擁有物質多少與精神上感受到有限之樂,超出這個精神認識不到的物質範圍的不滿足,極易引起不快樂,不能調整心態。貧賤夫妻百事哀不僅哀於貧困還哀於心態的無明,但是自身認識不到,所以越窮越計較與貧困的物質有關,也與精神上的貧困有關。反之,陶淵明雖貧,但吟詩青田茅廬,詩興大發。劉禹錫雖居草廬,有絲竹之樂,何陋之有?李白一生窮遊,精神上達到至高之樂境。超越物質,大氣磅礴。

有文化的人即貧窮精神上能超越物慾,達觀自然。能調整心態,有明性之心。能享受把酒樽前話桑麻之樂,也有研究金石玉器圖書的李清照,趙明成醉於其中之樂。歐陽修被貶獨飲之樂與眾人之樂。心境能在物質上調整,能在精神上轉向。能把兩者結合的我家洗墨硯頭樹,朵朵花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之樂。自得怡神怡情怡人之樂。


圃香

沒有文化更容易獲得快樂。


一個人沒有文化,追求的目標就會很少。這從他們的生活方式就可以看出來。也就是說沒有文化的人更容易知足。溫飽即足小富即安。一次豐收,一次偶得,一次小中彩票,都會念叨很長時間。一壺老酒,就著一碟花生米,也會品咂得有滋有味。他們的人生過得很簡單,也很純粹,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喜怒形於表面,今日事今日畢,不會因為一次得失而糾結很長時間。這種沒有文化的生活反而過得更加快樂。




一個滿腹經綸的人,追求快樂要具備多種要素。首先要有受眾。即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高談闊論也好,吟詩作畫也好,彈琴閱經也好,總之要有一些能夠懂他並欣賞他的人。就如唐朝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云:斯有陋室,唯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其次要有意境。沒有意境,對於這些德高望重的人,就如嚼蠟,雖有千般美食,萬般滋味,也品嚐不出味道。第三,要有美酒佳餚。志趣相同的人吟詩作畫之餘難免要小酌一番,否則對不起滿腹經綸的稱號。於是就有了李白《將進酒》中所云:“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鐘鼓饌玉不足貴”。



第四,還要有歌舞。古代文人都有如此雅號,聚會之時必須找幾個歌姬唱唱曲、跳跳舞,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如果沒有找到,只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但是即使有了這些要素,這些滿腹經綸的大儒們也未必快樂。劉禹錫詩文俱佳,被後人稱作詩豪,但老年時也不得不“暫憑杯酒長精神。”李太白才情絕世,但也苦於抱負不得施展,才發出“但願長醉不願醒”的感慨。白樂天,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有“詩魔”和“詩王”稱號,觸景生情也就有了“江州司馬青衫溼”的真情表露。




由此可見,滿腹經綸、才華橫溢者獲得快樂該有多難!沒有文化更能感受到快樂,雖然這種快樂未必有多少人能夠理解。


奮鬥是幸福的410

這個問題好像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做出簡單的非A即B的回答。

我的理解是,快樂是一種狀態,一種心境,一種感覺,一個人是否覺得快樂,可以與別人有關,但更多的情況下,似乎與別人無關,只是自己內心的一種狀態。同時,快樂其實有好幾個層次,有好幾個境界,不同的層面,不同的境界,其快樂的內涵有時是不一樣,單純的感官滿足和高層次的精神愉悅,是不能簡單地相提並論的。因此,簡單地對上述的問題做出一個很斷然的回答,恐怕是不合適的。

我們先來假設一下沒有文化什麼字都不認識的人,這些人大都從事的是體力勞動,比如在田頭勞動的農民,或在工地幹活的工人,總之大部分是從事一些簡單勞動的人,他們要感到快樂,首先要吃飽穿暖,這是基本前提。由於他們一般而言經濟上不是很寬裕,能吃到一點好的食物,比如一鍋豬肉燉粉條,一條鮮美的大魚,如果還有一點白酒,那就很滿足了。還能抽上一點好煙,間或還能玩一下賭錢,或找一個女人,就覺得很快活了。他們因為受教育有限或根本沒有受過教育,又不認字,無法閱讀,對天下大事不甚了了,對天體宇宙的奧秘也不大感興趣。但他們也有自己快樂的小天地。在我經常走的一條街上,有一個修理自行車的小攤,攤主好像是一位河南人,平時有活忙就忙活,沒事時,就翹著二郎腿,抽上一口煙,閉著眼睛聽小錄音機或是收音機裡播放的河南梆子或是高亢的秦腔,一幅陶然自醉的模樣,顯然是很快活。有時來了一個老鄉,一起嘮嘮嗑,也會眉飛色舞。只是最近盛行共享單車,自己買車的人越來越少,修車的人自然也是銳減,他就沒有什麼活可幹了,閒著無聊,也沒了收入,常常見到他雙眉緊鎖,心裡悶悶不樂。是呀,溫飽成了問題,如何能快活?

再來談論一下滿腹經綸(“滿腹經綸”這個詞我覺得有點大妥帖,或許“飽讀詩書”更好些吧)的人的快樂。這些人由於受過不錯的教育,知曉很多的道理,修養和教育使得他們比較有知識,對人的內心和外部世界也具有比較豐富的感受力,他們的快樂,往往會在更高的層次和境界。當然飽暖依然是一個基本前提,但他們對於快樂的感受,絕不會僅僅停滯在吃飽穿暖,有一鍋燉雞,一瓶紅星二鍋頭。他們還要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由於他們的生活內容相對複雜,他們也具有相對比較高的感受能力,有時候也會有更多的苦悶和煩惱,在配偶的追求上絕不會僅僅滿足於一位異性就可以了,他們會有更多的攀比,對孩子的教育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因為自己具有相當的能力,也會具有相對強烈的功名心甚至一定的虛榮心,而現實生活又往往難以滿足這些物質和精神上的要求,於是他們就會有些苦惱和失落感。他們中的一些人,會有家國情懷,對社會、國家和世界都有些悲天憫人的情懷,對社會和世界上的不公不平,往往會憤懣不平,對人類的昏聵行為導致的環境汙染、地球變暖等憂心忡忡。這些都會減弱他們的幸福感和快樂的感覺。從這一點上來說,似乎他們不像沒有文化的人那麼容易獲得快樂。其實也不盡然,由於他們具有較高的感受能力,對一些美好的事物,諸如四季變化中的大自然的美,藝術作品,文學作品,精巧的庭園和優美的建築,富有新意的設計,精緻優雅的音樂等等,他們的感受力比沒有文化的人要強烈、敏感、豐富得多,他們從中獲得愉悅和快樂,則是沒有文化的人所難以體會和品味的。從這一角度而言,他們會獲得更高層次的愉悅,而這種愉悅往往是比較雋永的,耐人尋味的,持久的。他們在完成一項比較複雜的勞動之後所獲得的成就感、滿足感,也不是一般沒有文化的人所能體會的。

由此看來,快樂是分不同的層次和境界的,簡單地做出結論往往會失之於武斷,需要我們逐一進行分析和論述。我這裡只能非常粗略地說一說。


復旦大學徐靜波

快樂與文化及文盲沒有太大的關係,快樂是人生的樂趣,而文化是人生的造作,沒文化同樣是人生的造作,所以造作是動物的本能。有認為學書法,繪畫,能長壽,有認為學音樂能長壽,有認為糊塗也能長壽,等等。但這一切都又存在短命的可能,所以人類的定義都是不確定的一種意識。一句話,向上帝去請教吧!誰是上帝?哦,原來你連上帝都不知道,那還發表什麼議論乎?敝人今天告之,“導演”是也。有文化的人會說,沒文化的人會勞動,有文化的人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沒文化的人說,高高山上一根棍,舒服一會兒算一會兒。


泥水勞人

人類生活在"洞穴"裡,這是東西方一切智者的共同結論。天生就不知從哪來,去哪裡,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


於是乎,西方的柏拉圖說:走出洞穴,要靠知識的力量。這奠定了整個西方把握世界的方式:學習,思考,分析。笛卡爾更是直接:我思故我在。強調的就是"知識",也就是題主所謂的"滿腹經綸"。


而同時期的東方智者,老莊和釋迦摩尼等,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完全放棄知識性的把握世界,落腳點在"我在"上,以一絲不掛的心靈與"世界"融為一體,會通物我,沒有衝突,萬物齊觀,去體驗去發現那生命本有之真樂。


回到話題,快樂是生命本有還是通過學習得來?你看那懵懂的孩子,為何如此快樂?那不是因為無知,而是他心靈純淨,能與這世界和諧相處。有人說,孩子是離神最近的群體,深以為然。滿腹經綸,其實與真正快樂無關,但卻和"快感"有關,他可以在與他人的"對比"中來凸顯自身的"不同尋常",這快感是滿足,自我存在感的一種滿足,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我的結論:快樂,與知識多寡無關。滿腹經綸與快樂,不沾邊。也與認識不認識字無關。它是對生命真相的發現,與這世界的和諧相處。


昔時人

快樂與不快樂,和一個人有多少知識沒什麼關係,和一個人感知快樂的能力有關係。所謂知足常樂,這個知足就是一種能力。

有的人雖然滿腹經綸,但是卻不具備這種知足的能力,所以反而更加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痛苦煎熬的活著。



有的人雖然目不識丁,但是人家心態陽光,凡事開朗。

另外知識和智慧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很多博士生碩士生都是有知識,但缺心眼,鑽牛角尖,甚至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他們更容易痛苦!



很多人沒什麼知識,但是有生活智慧,所以可以輕鬆的處理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自然更容易快樂!

真正的快樂,和知識,錢財,地位,等等毫無關係,雖然這些會讓人暫時的快樂,但不是真正穩定恆長的快樂,真正的快樂只和感知快樂的能力有關係!


潛能瑜伽創始人楊華

各人各人的快樂,沒有可比性。

沒個人的觀注點、興趣點、興奮點不同。快樂獲取的方式不同。

有的人,一杯劣酒,數個雞頭,吃得樂顛顛。

有的人,一本薄書,幾篇文章,看得喜洋洋。

有的人,一句笑言,數個暖語,聽得眉飛色舞。

有的人,一條警言,幾個靚句,樂得高視闊步。

莫比較,莫攀比,在自己的世界裡盡情地快樂。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有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快不快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根據我個人的一些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周圍都是一群不識字的人。

那個時候農村還沒普及義務教育。老一輩不識字很正常,但很多女孩子也不讓上學。七八歲的小姑娘就開始做飯,洗衣服,餵豬,養兔子。男孩子雖然上學也不好好學習,更喜歡到地裡偷個西瓜,摘個西紅柿。

夏天的傍晚,大家都到曬麥場乘涼。大人們拿著蒲扇吹牛聊天,孩子們聚在一起玩遊戲。那時沒有玩具,沒有零食,只有一雙跑來跑去的腿。但玩的確實很開心。開心的程度超越後面二十多年的總和。

不識字的大人們,有的愛說笑話,有的愛發怒,有人喜歡嗑瓜子,有的喜歡抽旱菸,有的很摳門,有的很大方。每個人的性格擺在那裡,近乎透明。

人人之間的相處很簡單。高興就在一起玩,不喜歡連手都不擺就走。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像大自然的風和雨,有時吹有時溼,但讓人心情很爽快。



長大後轉學到城市,複雜的人際關係像噩夢一樣纏繞我到現在。

不可否認,城裡的老師更有學問,同學穿著更洋氣,花裡胡哨的東西很多。但純淨的像一杯白開水的人,似乎除了我沒有別人。剛開始我很受歡迎,可能從來沒有像我這麼傻的人吧。

工作後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身居高位的領導,溫文儒雅的大學教授,甜美靚麗的公司白領,耀武揚威的機關人員。不管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深不可測。

我像一個孩子闖入了黑暗森林。不知道黑暗中那閃爍的眼睛,是可愛的小白兔,還是兇惡的大灰狼。我經常感到莫名的恐懼,恐懼人心的險惡,和難以理解的九曲十八彎心腸。

不管你如何表現,即使沒有一絲壞心眼,也會被別人背後說成沽名釣譽的小人。如履薄冰,是對每日生活最好的詮釋。

如果說這樣的生活讓人開心,估計鬼才相信!而這些帶面具的人,哪一個不是大學畢業的?甚至還有很多碩士博士。

單純的不念利益的高知分子,或許真的有,但可惜我一個也沒見過。發牢騷抱怨的,倒是成群結隊。



總結一句話:我更懷念不識字的日子,雖然很傻很天真,但真的很快樂很開心。


Fandy

一個想滿腹經綸的人,說實在的,他的所有的快樂都是靠自我的點滴支付獲取的,快樂與支付是對等的。因為他多了一個歷史知識的索取,給自己添加了任務,不單只是為了謀生了,他必須是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有那麼一個先苦後甜的次序,幸許,所有的辛苦會有回報。人常講,鈔票不是風裡刮來的,所有人基本上都用得理直氣壯。

人無文化,很少有人會走得很遠。活動的半徑限制了人的想象能力,又不能讀書,甚至不能寫字。命中所有的只有爹孃給的記憶能力,人生的格局已經不大,要說文盲的快樂是天生的,那就只能認為,文盲健忘,把痛苦忘掉了。人稱沒心沒肺,但已經高度適應,適者照樣生存,這便是規律平衡的公道之處了。計算下來,文盲會忘,日子是過得很快的,與滿腹經綸的人相反。人常說好人無好命,指得是壽短。一生沒有把頭腦使喚,難免會有減壽的命局,但也非絕對,勤奮勞動,節儉持家者,會贏生命時間,時間一定是用減少快樂換回來的,無人可沾便宜。


李198588733

咱先說說什麼是快樂?我認為,快樂是一個人心中,由內而外表現出來,再到達五官,臉部發生變化。快樂的是心,不是倔強的讓臉部發生變化。一個沒有文化什麼字都不識,與一個滿腹經綸的人,他們快樂指數的大小,與知識關係不大,在於人的心態。我們來分析一下:

1、沒有文化的人,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體力勞動,早起貪黑,為了生活四處奔波。他們生活中有掙不到錢的憂愁,有體力不支的痛苦,但也有今天掙到了錢的喜悅。他們在生活中無非就是張家長李家短、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官場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們懂得滿足,有房子住,有飯吃,天天快樂無比。憨厚的農村人,性格好爽,豁達開朗。他們也有思想,也有思緒,但不細膩,很直白。他們不懂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他們只知道書中的字密密麻麻的字像螞蟻,一個也不認識。他們只知道多苦多累的活也要幹,掙了錢讓孩子讀書,上大學,不能像自己一樣沒出息。

2、滿腹經綸的人,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腦力勞動所得,他們基本不會為生計發愁。他們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樣樣精通。可以這樣說,通過一個陌生人的一言一行,他能猜出這個人八九分。他能察言觀色,一件小事能聯繫百種事物,一件大事通過他的說理,能化成小事,也能“化干戈為玉帛”,有知識的人才能這樣做到。他們有“黛玉葬花”的多愁善感,感情細膩如髮絲,花落驚他心的惆悵。在精神上,他們讀書勵志,是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他們能體會到書中的快樂。

有知識和沒知識的人,誰的快樂大小難評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心中充實,就能快樂。“案頭書要少,心頭書要多。” 讀書與交友像遊山玩水一般,應該是最輕鬆愉快的 。 讀書是人的一大樂趣,書是知識的源泉,裡面有一方淨土。讀書讓人心中明朗,讓人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