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不自殺結果怎麼樣?

美元多

如果崇禎皇帝不自殺,將會在歷史上繼續扮演一段時間的重要作用。至於是什麼作用,則要看他是留在北京被俘,還是逃到南京去繼續執政。

以李自成但初的計劃來看,一旦崇禎被俘是不太可能有生命之危的。因為李自成東征大萌目的並不是立即取而代之,而是想逼迫崇禎冊封自己為陝西的土王,合法控制自己的地盤。所以崇禎活著比死了對他更有作用。那些剛剛投靠他的山西和寧夏地區,有大量的前明官吏和軍隊。手握崇禎對於壓制他們也很有作用。


在崇禎活著的情況下,山海關的吳三桂應該找不到什麼向大清投降的藉口。那麼清軍的入關就必須繞開那裡,從原計劃的漠南蒙古南下。繼續從過去走過的古北口進入北京。但相比一片石時候的突然殺出,這樣顯然要困難很多。即便是任然發生一片石大戰,讓李自成丟失北京,崇禎也可能被闖王捏在手裡,繼續擔當吉祥物。

倘若崇禎提前南下,在南京繼續執政,那麼情況反而會比上面說的這些要難辦。吳三桂可能繼續因為壓力而倒向清軍,帶著清軍在華北迅速搶佔地盤。而崇禎在南京將面臨一個不亞於北方時候的棘手局面。大量的地方官吏和豪族,已經在實際上脫離了中央束縛,不容易指揮。新建立的江北四鎮則可能依然投靠清軍,崇禎勢必在南京遭到劫難。


以崇禎的性格,離開北京都非常困難,再丟南京恐怕是無論如何都受不了的事情。歷史上的煤山上吊,可能就會把地點改成紫金山了。


米南德王問道

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陷了北京外城。明思宗(年號崇禎)朱由檢眼見大明江山大勢已去、社稷傾覆在即,絕望之下,他用刀劍逼迫周皇后自盡,隨後親自殺死幼女昭仁公主,又砍傷了長女樂安公主,最後命左右侍從護衛太子朱慈烺乘亂衝出禁宮藏匿逃亡。將這一切安排完畢後,崇禎皇帝爬上煤山,在一棵松樹上自縊身亡。

一代末世帝王,瞬間化作南柯一夢。

由鐵血帝王朱元璋一手締造的大明帝國存在了276年,最終也逃脫不了徹底覆亡的可悲下場。

上溯17年,公元1627年,那位痴迷於“躲貓貓”遊戲和木匠活的熹宗皇帝死了 。因為他沒有子嗣,按慣例由他的親弟弟朱由檢繼位,改年號崇禎。崇禎帝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他這年才17歲,年紀雖小,卻也十分精明幹練,個性剛強,頗思振作。史家對崇禎評價頗為不惡,認為他登基後立即辣手鏟除為害日久的魏忠賢閹黨,為重振朝綱,他夙興夜寐處理政務,還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這樣一位想憑藉自己的努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勤勉皇帝,最終卻成了亡國之君 。歷史老人這個玩笑開得有些殘酷。

據說,新繼位的崇禎皇帝十分勤政,常常親自批閱各地奏文至深夜,有時甚至通宵不眠。他凡事親力親為,日理萬機,兢兢業業,欲盡全力“挽狂瀾於既倒”。然而,形勢比人強,柱石已朽,大廈將傾,人力豈能支撐?

也有學者評價崇禎帝性格剛愎自用,猜疑心重,小氣、刻薄、寡恩 。但這種個性也不會像他那位性格柔弱的哥哥那樣易於被人操控。

彼時的大明,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明末時,內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之憂,外有強橫如虎狼的滿清八旗兵虎視眈眈之患,敗局早已註定。好比擊鼓傳花的遊戲,經過幾代荒誕帝王的傳遞,剛好傳到了崇禎之手,這鼓聲便嘎然而止。勤勉任事的崇禎帝只能算是大明最生不逢時的倒黴皇帝。

崇禎很勤政,也很努力,似也並不昏庸,不是大家一貫認知的那類沉溺於酒池肉林,腳底流膿的壞皇帝 。可為什麼大明還是在他手上亡掉了呢?

有這樣一種看法:明亡於崇禎,根在萬曆。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上位早期,在名相張居正的輔佐下,還是比較勤於政事的,也算有所作為。在他執政中後期,因與文官集團的矛盾愈加激烈,雙方勢同水火,難以調和,因此他賭氣不上朝,罷朝的時間竟然將近三十年。因這位亙古罕有的奇葩皇帝長期“打醬油”,文官集團的競爭與內鬥如脫韁之野馬,愈加難以羈縻,導致大明政治更趨黑暗、腐敗 。宦官集團見皇帝“撂挑子”不幹,乘機把持權柄,禍亂朝綱 。北方的女真諸部落乘機坐大,變得尾大不掉,並逐漸丟掉了對大明這個南邊強鄰的最後一點敬畏,竟暗生逐鹿中原之野心,因而種下了明朝滅亡的敗因。

倒黴催的崇禎帝朱由檢,恰好成了這場擊鼓傳花遊戲的最後那個接棒者。

嚴謹一些的觀點認為,可以將明朝滅亡的原因分為內因與外因兩個要素 。內因是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而使衣食無著的農民奮起反抗,外因則是驍勇善戰的新興女真貴族發起了以覬覦中原、奪取天下為最終目的的公然挑釁所致。

黃仁宇先生認為,崇禎登基稱帝時,正值氣候地理變遷上的小冰河期 。中原、西北一帶地震、水災、旱災、雪災、雹災、蝗災、瘟疫不斷,特別是一貫苦寒貧瘠的陝北,赤地千里,顆粒無收,人民賣兒鬻女,無以為生。在這種絕望的情形下,農民起義、邊兵譁變的事件更是日日上演,漸成常態。農民軍與明軍進行了長期殊死搏殺,雖屢遭挫折,但卻總能奇蹟般的浴火重生。李自成率領的闖軍在長期的鬥爭中脫穎而出 。他自稱闖王,提出“均田免糧”、“三年不徵”的口號,吸引了大批流民與明軍邊兵、潰兵加入 。在血與火的錘鍊中,漸漸成為實力最為強勁的一支農民武裝力量。

李自成的大順軍與張獻忠的大西軍大量殺傷明軍的有生力量,最終將明王朝的統治基礎徹底摧垮。

崇禎二年(1629),後金第二任皇帝皇太極率八旗勁旅繞過長城關隘,突然殺到北京城下,將北京城圍得水潑不進。駐紮遼東的名將袁崇煥星夜疾馳,緊急回師與後金軍對峙於北京城廣渠門外。皇太極忌憚謀勇兼具的勁敵袁崇煥,於是使出離間計,命人四處散佈袁崇煥欲起兵謀反的謠言。崇禎皇帝生性多疑猜忌,且刻薄寡恩,他一直惱恨袁崇煥誅殺島帥毛文龍,於是命人拘拿忠心無二的袁崇煥 。經六部六卿會審,竟然將袁寸桀於菜市口。讓人不寒而慄的是,無知愚昧的京城百姓居然爭食袁氏的心肝、皮肉,並引為快事。崇禎冤殺大明柱石之臣袁崇煥,可謂自毀長城,堪稱一出令親痛仇快的人間慘劇。

清軍退兵後,明廷似乎察覺中了敵人奸計,然而英雄被桀,怨氣沖天,炎夏飛雪,後悔亦為時已晚。

皇太極於1635年徹底打服蒙古,接著又蕩平朝鮮,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他於次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清朝正式建立。

皇太極先後五次率清兵經長城殺至明直隸、山東、河南北部一帶,史稱清兵入塞。彼時的山東、河北一帶,連年遭災,瘟疫流行,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可為防禦清軍入侵,大明連年用兵,大量的有生力量與民脂民膏被填到遼東、華北前線這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中去了。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之後,大順軍向東發展,克山西,定河北,最終進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自掛東南枝。立國276年的大明王朝滅亡。

1644年又稱順治元年,被史家視為清朝正式入主中原的起點。清軍在山海關一片石血戰中,出其不意擊潰李自成的大順軍,然後在明降將吳三桂的帶領下得意洋洋地進入北京城,成為這場激烈角逐的最後勝利者。

有明一代,荒唐帝王不甚枚舉,但崇禎似乎不是這些奇葩中之最爛的那一朵。崇禎登基後,殫精竭慮,篳路藍縷,慘淡經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相較於他的那些荒誕怪異的前輩,其氣象與做派還算清朗,確實不像亡國之君。然而,大明這艘千瘡百孔的鉅艦又確實是葬送在他的手上,或許是朝廷積重難返,或許是明朝氣數已盡,或許是他個人的宿命使然,總之,上游淤積日久的各種枯枝敗葉、淤泥沉渣順水流到崇禎那兒時,已經形成堰塞,然後管湧潰壩,終導致局面不可收拾。

崇禎帝朱由檢雖有心振作,卻無力迴天,最終成了貨真價實的亡國之君 。他孤零零地自掛於煤山之巔的那顆小松樹上 。彼時,山腳下的京城裡廝殺聲聞,火光沖天。

大明即將灰飛煙滅。

假如他不自縊煤山,而是僥倖混出京城,然後聯合各地明朝殘軍對抗李自成與滿洲八旗勁旅,但那也不過是迴光返照,多苟延殘喘幾日而已 。看看後來南明小朝廷的糟糕表現便知端倪。歷史無法假設,更不能推倒重來。明初制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帝鑑,讓崇禎沒有第二種選擇。崇禎的命運和腐朽大明早已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社稷傾覆之際,他除了“自掛東南枝”外別無選擇。歷史的天枰早已傾向滿清,即便崇禎不自殺 ,也終將無法扭轉碾壓一切的滾滾歷史車輪。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據歷史記載崇禎皇帝的叔叔福王朱由崧,是在南京城破被李自成活捉受盡凌辱後,在南京城外的迎恩寺,被活活扔進大鍋和幾隻鹿一塊被幾千人煮著吃了的!當時名曰:福祿宴!可見李自成等起義的農民軍對當時皇族的切齒痛恨!如果崇禎皇帝當時讓抓獲,下場也比他叔叔好不到哪裡去,不是被斬首就是被用慘無人道的手段折磨死。所以他上吊自殺也是給了自己一個體面的善終!


張永登

改變東西方徹底平衡的是科學,西方一個重要的人在這一年出生了,他叫牛頓,生於1643年。

滿清的入侵只是把一個落後的土地上的人民帶入了一個更落後的境地。

二百年之後,以牛頓物理學為奠基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了。英國人的堅船利炮用科技轟塌了落後體制的大門,這片古老的土地終於陷入了絕境。

所有的假設都沒有意義,這種討論也沒有意義。


JaredWu

如果崇楨不自殺被李闖俘虜,可能出現二種情況,第一,李自成殺了崇楨,結果和崇楨自殺沒什麼區別;第二,李自成軟禁崇楨,名譽上仍然是明朝天子,崇楨依然是皇帝,逼崇楨封李自成為王,將農民軍改為明朝官兵,然後收買、拉攏明朝各地方實力派(如,吳三桂),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農民軍與明軍合編後實力強大,滿清便不敢輕舉妄動,再與清庭議和。然後集中力剿滅不服從號令的明朝地方勢力和各處農民軍(如劉宗敏),這樣做,明朝名譽上還存在,皇上也還在,並未觸接到各地勢力集團的利益,就會很快穩定局勢,待局勢穩定後再逐漸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利益集團,與民休養,待國力強大後再剿滅清軍,然後崇楨禪位。


051698

你看清朝皇帝多精啊,哪個願意死。咸豐逃跑,慈禧光緒逃跑,溥儀投降,人家哪個像崇禎皇帝這樣就死了。好死不如賴活著,別人的命金貴著呢?那臉皮厚的很,才不管你大臣和歷史怎麼寫,保住命繼續當皇帝才是首選。人跟人差別怎麼這麼大呢!


tangbanxie4072

崇禎皇帝不自殺,那就是“他殺”。

當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崇禎皇帝幾乎已經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除了一個隨從。

假如崇禎沒有選擇自殺,一旦落入李自成之手,那就是先受辱,再被殺。看看李自成進京後如何對待明朝大臣就知道李自成會如何對待崇禎,同時,即使是崇禎自殺了,李自成也只不過多看兩眼,然後草草埋掉。

因此,想和李自成這樣的格局的人,談什麼別的,很難。

假如有幸逃出北京,估計等他跑到南京的時候,南京城裡已經坐了一位新皇帝了,南京的那些朝臣們必以“棄國而逃”的罪名把他殺了,崇禎這個皇帝在位的時候,真的得罪了很多“朝臣”,就是他在北京上吊死了,也沒見有多少“明朝忠臣”為他殉葬守節。

所以,崇禎站在煤山上的時候,不是心灰意冷,而是絕望而心死。對社稷的絕望,對滿朝文武的心死,所以他選擇了自殺,他知道,也許這是他最有尊嚴的選擇。


步武堂

崇禎,若一人一馬到南京,頭腦放清楚點,大明再延續150年沒問題,固守江南,一心蕩平大西政權,和張獻忠好好談判。宋朝玩招安玩得匪夷所思,崇禎木頭腦袋也算史上有名。


溼婆之林伽大王

首先問題的是假設崇楨不自殺。

戰不利,想保留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的人格,唯有求和與逃亡兩個辦法。

變數如下:

一,談。

崇楨與李自成和談, 據明遺民記錄,李自成圍北京時,有找明朝談判,1944年的三月十八日,因曹化淳開城,李自成己攻至復興門,派出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進北京與崇禎帝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李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封國王,並犒賞軍百萬兩白銀,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這事極有可能,因劉宗敏與李自成剛進京時,兵不滿兩萬,理論上是攻不下北京堅固的城防,史書上也清晰寫明李部都是明朝官員如張縉彥開正陽門,王德化開德勝門引入的。所以如果318之前定調和談,崇楨贏得時間,京城湊滿百萬兩白銀應無問題,最壞也就是讓李自成割西北稱王,將來明朝不打他,滿蒙騎兵也夠這個土匪喝一壺的。但不知為什麼崇楨沒走和談這一步。

二,逃。

由於李自成的十萬大軍多為步卒,三月十五日李部達居庸關時不過一萬多人,此時崇楨果斷宣佈北狩,快馬加鞭向山海關方向撤退,為佳。再晚也需於三月十七日,李自成部隊未包圍安定門之前悄悄北上。

到達山海關後,可調騎兵護衛,轉道朝鮮,乘船直達南京,重新整頓江山。但不知為什麼他也沒走這條路。

綜上所述,崇楨守城,不和不逃,死守等來的結果是臣民背叛,從而結束了自己和大明的國運。


雲在青天茶具

會被俘,明亡

很簡單,當時農民軍已控制黃河南北,崇禎開始不跑是被臣下坑了,還以為農民軍打不過來呢。但讓大明君臣都沒想到的是,農民軍這麼強,確實沒想到,每回看這段,我都覺的匪夷所思,以北京周圍數營之兵,外靠關寧鐵騎,又有大同等地兵力,未必沒有一拼,甚至說很容易翻盤。就北京的防禦工事,堅守到關寧馳援沒什麼問題。要知道史載,僅大同有軍十萬,京師周圍兵力也有數萬不等,也就是說,明廷可在京師附近調動兵力近二十萬,這是一支多麼龐大部隊,而且還是正規軍。這還不算更精銳的關寧鐵騎。但誰也沒想到三件事,一是京中鼠疫,京軍中又沒有威望足夠的將領(孫承宗這幾個軍中老將都回家了),整個把京營廢了,若是應對得當或是調集附近兵力,京軍未必不會存下戰力。二是明將們太坑,大同等地兵敗如山倒,降的降,逃的逃,關寧兵擁兵自重,吳三桂出兵要錢,太扯了,明軍這戰鬥力與忠誠度低的嚇人,這一點,是最扯的地方,正規軍實力與農民軍差不多。三是京中大臣太坑人,先前一個個硬氣,崇禎認為上下一心,打到城下要搗錢,誰也不搗,你是士兵你會跟他們賣命,甚至大臣投降更快,尚書開門。所以本來京營還有實力擋一下,卻在農民軍兵臨城下時卻沒有大的抵抗。所以李自成進入北京是之前的崇禎沒有預計到的事。

當闖軍先頭兵臨城下,崇禎身邊是一個個不願報國,早已與農民軍勾搭的大臣,北京城內無可用之兵,城外百里皆屬敵軍,再外圍北方僅剩並不忠心的吳三桂等軍閥(投奔軍閥的比如漢獻帝,下場嗎…)跑,難,李自成後來帶數十騎逃亡後果,而且逃只能自己,親眷嗎。。。加上此時他已對臣下失望,那些曾經"忠心"的臣下,讓他已沒了信任,失望產生了厭倦,心中不忿:我這麼努力,天要亡我,群臣誤我,我不願苟且,無顏面對列祖列宗,惟有一死"。

景山自縊的他忘了,那些誤他群臣,從內閣學士到大同總兵,都是他自己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