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末代皇帝漢獻帝,崇禎,光緒,哪個翻盤最難?哪個最容易?

談文論史


漢獻帝、崇禎、光緒都是各自王朝衰敗時期的統治者。他們最終都沒有一舉遏止國家滅亡的頹勢,也就是說翻盤!由於綜合因素的不同,我認為最容易翻盤的是崇禎皇帝,最難翻盤的則是光緒皇帝。而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根據他們的個人能力、個人所處環境、以及時代背景來分析的。




從個人能力來看

雖說崇禎帝最終沒能夠中興大明王朝,甚至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但他並非是“亡國之君”,而且他的個人能力是要強於光緒皇帝的。

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年~1644年),他於1627年即位,當時他只有18歲,即位之初,他便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和出色的政治手段把權侵朝野的魏忠賢及其黨羽一舉剷除,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使得朝局風氣有所扭轉改善,面對農民起義和後金入侵的內憂外患的局面,大膽任用能將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委以重守邊關重任,大明王朝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啟機。



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於1875年即位,但當時的他尚且年幼,僅4歲,所以要分析他的個人能力便只能從他親政時算起,也就是1887年,此時的光緒皇帝雖然已經親政,但他並沒有太多的個人想法,即使他意識到了朝政一直有慈禧太后掌控著,但他卻沒有任何措施去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相比於崇禎的膽識而言,還是有一點差距的!

再看他親政後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開展戊戌變法。1898年,距甲午中日戰爭已經爆發已經過去了4年,《馬關條約》的簽訂,過去了3年,此時的還光緒皇帝也有27歲,意氣風發的他被康有為所提倡的變法所吸引住了,於是便大刀闊斧的開展了著名的“百日維新(戊戌變法)”,但是由於光緒帝沒有認清事實,沒意識到此次變法得罪了包括慈禧在內的朝中眾多既得利益者,同時,對於改革措施的實施他也沒有循序漸進,而是急於求成,甚至天真的相信袁世凱,最終,這場變法帶來了一場政變,僅僅百日便夭折。戊戌六君子被殺,光緒皇帝也因此被囚禁,完全失去了奪權的可能性,更別說在他在位期間能夠翻盤了!



從個人所處環境來看

從個人所處環境來看,崇禎皇帝的處境也是優於光緒皇帝。

崇禎皇帝即位時,朝中諸多大臣還是非常嫉恨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迫切希望新上任的皇帝能夠肅清朝局,整頓朝風,維護皇權。所以朝中諸多大臣還是給了崇禎皇帝動力和支持,使得他能在段時間內剷除閹黨,執掌朝政。為奪權執政,中興大明提供了可能。



而光緒皇帝就比較慘了,他在即位時,年僅四歲,連吃飯穿衣都要他人照料,等他好不容易成年親政時,又發現他對於整個朝廷來說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為慈禧已經垂簾聽政幾十年了,朝野上下諸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等文臣武將都是她的人,也就是說,大清國的政權、軍權都在慈禧手上,而光緒只是大清國的象徵罷了。

即便他想真正掌握權力,也只能看慈禧的心情和壽命,朝中說的上話的大臣都沒有過讓光緒奪權執政的想法,光緒想通過政變成功奪權的概率幾乎為零(可以參考戊戌變法和戊戌政變)。



從時代背景來看

要說時代背景,兩位皇帝的處境都是非常艱難的,總結出來就是八個字:內憂外患,風雨滿樓。但是仔細分析的話,他們所處的“內憂外患”時代背景還是有區別的,並且,崇禎皇帝所處的時代背景要相對優於光緒皇帝。

首先,來看看崇禎皇帝所處的時代背景:

●第一,朝廷閹黨專權,貪汙腐敗風氣嚴重,黨爭激烈,朝風萎靡。(崇禎即位後才有所改變)。

●第二,自萬曆三大徵之後,國庫空虛,國家根基開始動搖,同時崇禎年間天災不斷,民不聊生。史料記載:崇禎六年(1633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想要了解的可還看電影《大明劫》)

●第三,西北部流寇四起,農民起義不斷,勢力較為大的有張獻忠和李自成。東北部,後金崛起,努爾哈赤、皇太極屢犯邊境,侵蝕大明國土。



再來看看光緒皇帝所處的時代背景。

●第一,鴉片戰爭爆發,大清國國門洞開,大清走向近代的同時,也開始遭遇著列強和帝國主義的輪番壓榨,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大清政府所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賠款割地成為了家常便飯!

●第二,農民起義不斷,最為嚴重的是“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3年之久,一度佔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同時,這13年的戰亂,民不聊生,死傷百姓不計其數,嚴重製約了大清經濟的發展。

●第三,西學東漸,西方的先進思想不斷傳入中國,“民主”“共和”“平等”等先進理念不斷衝擊著封建君主專制的統治,大清面臨著五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也就是說,從時代背景來看,兩位皇帝所面臨的困難,肩負的任務都是非常之重的。都需要解決“內憂外患”這一基本問題。

崇禎皇帝所面臨的問題,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朝代末期所較為常見的一個問題:內憂外患。

崇禎皇帝所面臨的問題的確很嚴峻,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翻盤!這主要是牽扯到了一個朝代的“氣節”問題,眾所周知,後世對大明王朝的評價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崇禎皇帝也是太過於注重氣節,在北京城淪陷之時,選擇自縊殉國。倘若他早先選擇放棄國都北京,帶群臣過江遷都南方,等待時機,整頓三軍,還是有希望收復失地,實現“翻盤”的。



但是,相對於崇禎,光緒還得面對的是最為艱難,也是不可逆轉的一個問題:歷史潮流!

什麼歷史潮流?即從整個世界來看,當時的潮流就是:民主、共和。不同於中國封建時期的改朝換代。清朝自鴉片戰爭之後,新思想不斷湧入,這對他們傳統的專制理念的衝擊是致命的!

也就是說,即使光緒皇帝在戊戌變法中成功了,從慈禧太后手上奪回了權力,他所“翻盤”的也只是自己幾年短暫的統治時期,大清的滅亡也不過是延緩了幾年而已,因為,新思想、新潮流已經開始衝擊著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試問,誰能夠逆歷史潮流而行呢?


舊時樓臺月


光緒怎麼變成末代皇帝了?溥儀被你吃掉了?不過還是回答下你的問題吧,光緒也算未代吧。

這三人中,崇禎最容易翻盤。

崇禎吊死煤山的時候,大明王朝尚未到氣數已盡的程度。李自成起義軍只不過是一股流寇,滿清八旗還被吳三桂擋在山海關,明帝國還有非常雄厚的軍事實力和戰略縱深。假如崇禎先避李自成鋒芒學宋朝遷都南渡,極有可能變成坐山觀虎鬥,先看李自成和多爾袞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然後再揮軍北上收拾舊山河。可惜崇禎志大才疏,死要面子活受罪。

最不容易復國的是光緒。通古斯野豬皮政權到了光緒時候內憂外患,已是腐朽不堪無力迴天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激發了漢人的民族主義血性,佔國民絕大多數的漢人普遍認為國家和民族的恥辱是清政府造成的,光緒這個皇帝和他的統治階級政府一道被全中國人民都視為非法的存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宣言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所以光緒也好,宣統也罷,都是最不可能翻盤。


彭志策


比起崇禎和光緒,漢獻帝當傀儡的次數最多,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何太后的兄弟何進引西涼董卓進京勤王,董卓幹掉十常侍之後自己也不走了,引虎驅狼,虎比狼更甚,為了更好地把持朝政,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所以劉協從坐上皇位起就是個傀儡,後來王允用美人計讓呂布殺了董卓,獻帝高興了一會,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又打進京城幹敗了呂布,劉協第二次當傀儡,李郭二人後來被曹操打敗,獻帝又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次當傀儡,曹操死後,曹丕上位,劉協又當了第四次的傀儡!自己沒什麼勢力,對手個個都是大軍閥,所以翻盤很難,而崇禎呢,內有李闖王,外有努而哈赤皇太極,朝庭裡養著耍嘴皮子的東林黨,籌款禦敵時,連自己的老丈人都不願意出錢……,可謂裡外夾擊內憂外患,也很難翻盤,光緒可能最易翻盤吧,上邊只有一個老巫婆,自己也有支持他的眾多粉絲,前期百日維新也已經翻過盤一百多天了,如果找人幹掉老巫婆,維新可能會走得更遠!



錦瑟888666


光緒帝翻盤並不難,當光緒帝親政時,慈禧的確放權了,所謂的“八十一天”的維新,政出多項,慈禧並沒干涉。但光緒本人沒有多大本事,卻喜歡異想天開,他重用的帝師相當自私,不以國家利益為重,而康有為之類位俾心大,嚴重脫離實際,愛妃珍妃干政賣官,最後還想搞掉慈禧,你覺慈禧還會無動於衷嗎?這種情況下,誰是袁世凱都會一樣的表現。如果光緒重用李鴻章之類,徐徐圖之,紮實穩步,多聽聽老福爺(絕對的大政治家)的話,應該沒問題。

崇禎帝也有翻盤的機會,難度大一些,漢獻帝根本沒有掌握過權力,沒翻盤的機會。


秋子晚城


末代皇帝中,我覺得漢獻帝翻盤最難,崇禎翻盤最容易。原因如下:

首先說說漢獻帝,縱觀漢獻帝的一生,沒有一刻掌握過實權。東漢中期開始,先後經歷了外戚干政,宦官專權,黨錮之禍,皇帝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有權的宦官和朝臣手上。劉協因被董太后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一個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皇帝,所以翻盤幾乎是毫無可能。

下面再說說崇禎皇帝。崇禎當上皇帝后不久在誅滅魏忠賢勢力的同時,也促使明末龐大的文官勢力更加膨脹。整個東林黨文官集團幾乎是江南富商、地主勢力的代言人。取消工商稅,而把徵稅對象加重到本就苦不堪言的農民身上,逼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對待後金上,因為性格多疑,中了後金的反間計,凌遲處死了袁崇煥,徹底傷透了關寧鐵騎一幫人的心。最終因為崇禎自己的剛愎自用、獨斷多疑。導致了步步皆輸,最終吊死在煤山上。

所以,歷史上的崇禎若能改掉一些多疑的毛病,一些措施得當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下場了


故事雜譚


都難,也都不難。光緒應該是最難的因為慈禧勢力太大,但如果夠狠秘密派刺客刺殺慈禧其實翻盤了後難度會降低很多,照著日本的改革走就好了。獻帝只有一次機會但很好把握,壓制住王允不讓他清算涼州軍。涼州軍不反,盧植,皇甫嵩不死。大漢就沒太大問題,再要求各地各遷徙幾百戶進京。很容易就能恢復兩京洛陽的人口。其他諸侯就不至於作亂了。崇禎機會最多隻要抓住幾個基本,政治平衡不撤兩廠,讓宦官監督文官打擊黨派。打擊走私商人斷絕女真的糧食來源。徵收商稅填補國庫。取消皇親的經濟特權。


不滅再現


首先光緒不是亡國之君,不過把光緒跟崇禎漢獻帝比也沒毛病。

首先光緒是慈禧一手所立,慈禧還權的時候光緒羽翼根本沒豐滿,朝中大事個大臣還是聽慈禧的,光緒最失敗的一點就是誤信袁世凱,袁世凱是什麼?光緒如果有勝率,袁世凱屬於會毫不猶豫的站在有勝率的那一邊的,看看最後清庭被誰所滅,別說孫中山,那只是假象,沒有袁世凱,孫中山根本滅不了清庭,當時的北洋軍可比孫中山的革命黨能打多了。光緒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權利,慈禧還是大權在握,所以光緒要翻盤很難。

再來看漢獻帝,漢獻帝翻盤就更加不可能了,長年被曹操囚禁,還不得以出衣帶召這種昏招,一點實權也沒有,況且當時還有孫權,劉備。別說劉備一心為漢室,那也就騙騙傻子,一點權利也沒有怎麼可能翻,神仙也救不了。

再來說崇禎、崇禎是最有可能翻盤的,所有古代末代皇帝中崇禎是最最有機會翻盤的,為什麼,請聽我說來。當時李自成已經打下半個中國,這些地方實際都已經在李自成的控制之下,李自成請求崇禎封他為王(你封不封他都已經實際為王了)結果崇禎愛與面子不肯同意,就算李自成要打下北京了崇禎也有機會逃跑,當時的江南地區繁華富裕,沒有經過戰爭,只要肯南下還有翻盤機會、結果崇禎不肯,又是要面子。就算你自己不下你把太子送去江南啊、結果也沒有。最後南明是怎麼滅的,不是因為清庭,而是因為內亂,當時江北四針還有總兵力約80萬,又有左良玉,李定國等名將。又有將才又能打,結果就是因為皇帝繼承人沒有確定,各個將領都擁立對自己有利的,結果誰也不服誰互相打,如果崇禎把兒子送到江南,或者自己下江南,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清軍想要滅南明根本不可能,南明的整體形式比南宋好上太多了,南宋都能生存下去,南明更加可以了。就是因為崇禎的自大,不肯屈服導致明朝滅亡。


風飄雲散7


肯定是崇禎,崇禎最易,光緒最難。

崇禎易在天下仍然歸心於大明,只是崇禎實在好大喜功,又德不配位,哪怕他上臺做一個不上朝的昏庸皇帝,也比他上來胡管理的好很多。

至於光緒,第一他處在時代變遷的時候,民智初開,中國人已經開始切實的看世界,腐朽的君主制明顯已無法為繼,第二光緒是個空頭皇帝,沒有實權,就算想改變也過不了軍機處那一群老頭子和慈禧。第三,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自由無業許多年


這問題以前回答過一次,題目一摸一樣。本次還是使用上次的回答。

崇禎最難,漢獻帝其次,光緒皇帝最容易。

崇禎雖然是滅國皇帝,但是在滅國前國內主要以黨政為主,真正戰亂尚未開始。官場猶如鐵板一塊,讓崇禎已無法插手。所有政令出了皇宮猶如廢紙無人執行。崇禎也沒有機會渾水摸魚,不論怎麼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的叫喊都沒辦法喚醒官場中的那些老油條子,所以說,崇禎翻盤難如天。

漢獻帝比崇禎好就好在,落入曹操手上前,漢獻帝還是有幾次機會獨立存在於諸侯之間的。比如董卓剛死後,漢獻帝立即遷都至袁紹勢力,曹操勢力,劉備勢力的交叉口附近,以圖使用幾大勢力進行互相制衡。雖然搬遷過程會有很多困難,但是總是有機會的。所以漢獻帝比崇禎來說,有更多的迂迴空間。

光緒皇帝比起上面的兩個機會更大,一來,改革時期光緒還是擁有實權的,慈禧最初也不是完全拿捏光緒,對外國人也不是那麼抵制,如果光緒慢慢搞改革,不急著把舊制度全打破,而是慢慢的螞蟻搬家的話也許不會弄出後來的激變,也不會當慈禧干政了。光緒本身並不處於危難之間,光緒的後續難題其實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金晶林


獻帝最難翻盤,他沒有自己的軍事力量。崇禎反而有可能翻盤,或南遷老家南京,劃江而治,偏安一隅。在李自成和清軍掙奪撕殺,兩敗具傷。一有機會可魚翁得利。大明的軍隊都在崇禎手裡。假如就是假如,崇禎選擇了和霸王項羽走的一條絕路,自殺身亡。再說光緒帝也曾奮鬥過變法,任用康有為,梁啟超和袁世凱等文武官員來擺脫太后老佛爺的力量,沒有成功。我認為獻帝最難翻盤,崇禎有可能翻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