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面臨滿清和李自成流寇的兩線作戰,怎樣才能扭轉敗局?

賈彩歌a1-jia

其實明白兩線作戰如何形成,就明白了為什麼李自成屢敗屢戰?為什麼招撫失敗?也就明白該怎麼辦,至於辦不成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一、兩線作戰如何形成?

兩線作戰:是指明王朝在遼東與(後金)戰爭,在內地與農民起義軍兩條戰線的鬥爭。

關於遼東戰爭如何形成,努爾哈赤的“七大恨”說的很詳細了。就是努爾哈赤強大了還有那麼多經濟衝突,所以要通過軍事解決。

(也算東北亞地緣政治吧)

關於農民起義軍形成與擴大,一般有很多原因階級矛盾、災荒、加稅等多種說法。事實上,前兩者在明朝就一直存在著,並沒有成為大的矛盾。和韓健夫博士談就提到明朝至少有兩個時段和明末災荒一致,卻沒引起大規模民變。

這時候就很明白了,遼東戰爭。我一直認為“內亞結構秩序變動對明清之際的歷史走向影響很大”。遼東戰爭給明朝造成幾個後果:

加派天下:500萬的正項,100多萬的雜項,相當於稅收增加百分之20多;
內地空虛:大量的精兵強將調往遼東,內地缺乏精銳;
逃兵四竄:歷次會戰的失敗,逃散的士兵越來越多,他們不回部隊,落草為寇;
天威下降:皇帝的威望下降,不再是至高無上,土司最先發難,奢安之亂就是如此。

所以遇到任何火星,都會引發明王朝內部變動。自然農民軍在此條件下產生了。可以說:持續的遼東戰爭是壓彎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2、招撫為什麼會失敗?

很多人經常會說,明朝的失敗就在於招撫,沒有一意剿滅。

其實通過上面我們就知道農民起義是湯,內亞秩序變動才是柴火。無論剿還是撫都是揚湯止沸。

你招撫,清軍一入關,部隊東調,農民軍反了。

你剿滅快成功了,清軍一入關,農民軍反了。

或者說只要有遼東的壓力,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農民起義。

(招撫必然失敗)

3、孫傳庭之問:李自成為什麼失敗一百次,還可以起來?

我們來看幾個時間節點:

1629-1630年,(崇禎二年到崇禎三年),皇太極繞過關寧防線。崇禎下詔勤王,各地明軍精銳紛紛東調。陝西總督是楊嗣昌的父親楊鶴,從臨洮、固原、甘肅、寧夏、延綏五鎮抽調17000餘步騎入衛京師,這支部隊在後來收復關內四城,遵永大捷,立下大功。但問題是,陝西空了,而且山西耿如杞的潰兵也進入了陝西,形勢愈加惡劣。所以農民軍才可以在陝西擴大,甚至蔓延到山西。

1632年(崇禎五年),入衛的陝西部隊紛紛回撤,加上曹文詔等悍將的加入,陝西農民軍基本被剿滅殆盡,餘下逃入山西;但這時候山東孔有德叛亂,導致北京的崇禎皇帝焦頭爛額。孔有德叛亂就源於皇太極圍困大淩河,不敢入援,乾脆就地叛亂。這也導致農民起義軍又一次擴張。

1634年(崇禎七年),山東叛亂剛平,孔有德、耿仲明也投降大清了。這一年,皇太極西征林丹汗,又擺了一刀,宣大防禦體系迅速瓦解,朝廷只能集結重兵援救宣大。再次造成內地空虛,農民軍順利渡過黃河,在年底進入鳳陽。其實所謂的澠池渡河,很大原因就是朝廷抽調兵力北上,不是要刻意放跑農民軍。

(孫傳庭之問與大明命運)

1636年(崇禎九年),明朝設置總理、總督分區剿滅農民軍,議兵72000,邊軍勁旅紛紛南下,在盧象升指揮下節節勝利。然而,七月份皇太極派阿濟格入關,在京畿一帶劫掠,諸將紛紛北調防衛京師,盧象升率部追擊清軍,在出口作戰還取得勝利,之後被任命為宣大總督。問題是關內的農民起義軍壓力頓減,迅速壯大。

1638年(崇禎十一年),楊嗣昌擔任兵部尚書,這時候形勢非常惡劣,所以提出四正六隅計劃,議兵12萬、餉280萬,陝西方面在洪承疇、孫傳庭指揮下作戰大勝,中原方面,農民軍也被圍困在豫西一帶。但是這年十月阿濟格、多爾袞入關,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紛紛北調防衛京師,洪承疇就是這時候被調到京師附近,出任薊遼總督。而躲在商洛山的李自成十八騎就殺出來,在河南坐大。這次皇太極就有計劃讓入關部隊聯繫農民軍。

可以發現只要明清戰爭繼續,李自成就會崛起,高迎祥、李自成只會前赴後繼

4、那該怎麼辦?

方法很簡單,滅了後金,一勞永逸解決;與後金談和,照俺答故事。

第一是明朝最渴望的。隨著袁崇煥被抓,五年平遼戰略停止,明軍在滅後金基本不可能。

第二個,皇太極一直有議和想法,明朝給皇太極王爵,保持邊境貿易,繼續朝貢貿易,同時每年明朝給清大量的歲賜(撫賞銀)。

這個成功很有可能改變歷史進程,農民起義軍基本就成了宋江、方臘,很容易被平定。

雖然明朝不同層級和後金接觸多次,但都沒有議和成功。

總結

我寫到這裡基本都應該看明白了。照明朝當時的操作只能和清朝議和。

參考文獻:

《清太祖、太宗實錄》《明朝檔案總彙》《滿文老檔》《明神宗、熹宗實錄》《崇禎實錄、長編》

《明末農民戰爭史》

附錄:

1、其實明朝還有一根救命草,社會改革,就按照孫傳庭陝西清屯,推廣全國。當然這個比李自成追髒助餉還狠,自然不可能推行。對明朝而言,比議和還難。

2、明清議和失敗很大程度上在於缺乏擔當的君臣與失控的輿論。


一枚明粉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時間點不同,對策也不一樣。崇禎十二年以前,官軍有數次機會徹底消滅農民軍,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等將領多次將農民軍殺的大敗至覆滅的邊緣。而到了崇禎十三年後,經歷了朱仙鎮和松錦之敗,明軍最後的野戰部隊損失殆盡,人心浮動,那就是神仙也沒法救了。

所以我們就以崇禎十二年,張獻忠谷城在叛李自成十三騎出商洛開始。面對中原腹地的農民軍和關外的後金軍兩面夾擊,甚至是戰略配合夾擊。崇禎想要翻盤確實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首先,要選賢任能,這是任何事業的基礎,再好的計劃沒有好的落實只是空中樓閣。個人感覺讓洪承疇擔任首傅比較合適,撇開他投降了滿清不說,他的政治軍事能力在明末文臣中算是頂尖的,而且他比起孫傳庭等人更能調和矛盾。

對付後金一定不能急於求成,錦州城和大淩河城根本沒有修建的必要。就以寧遠為前線拉長後金軍的補給線。若想進取也應該是在筆架山或者遼東走廊沿海的地方築城建好碼頭方便海運補給,後金軍圍圍不嚴,攻堅損失太大,如鯁在喉。後期待兵力財力恢復再集結二十萬以上的龐大兵力抱成一團,以火力兵力碾壓後金軍,主力走遼東走廊攻佔營口築城,然後沿著遼河直攻瀋陽,以遼河組織船運補給線,壓縮後金優勢騎兵的機動空間。在瀋陽城下與後金軍決戰。


至於後金軍繞道入關劫掠,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想辦法周密組織,待後金軍滿載而歸的時候在其歸路上堅壁清野,日夜騷擾,沿途州縣加固城防全民皆兵齊上陣,待後金軍疲敝虛弱之時集結主力與其決戰。後金軍每次入關兵力不過兩三萬,沒有後方深入明境要加以重創甚至全殲可行性非常大。

待這兩股大敵消滅掉再收拾張獻忠、土司叛亂想必不會很難啦。


兩河大總戎


吉利尼瑪小叮噹

就當時各方軍事實力而言,大明朝,農民軍,後金三家總體實力還是明朝最強!更何況,在天下人心中,明朝是正統,李自成是流寇,努爾哈赤是蠻夷!什麼叫正統??正統就是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草,正統就是精忠報國的張煌言瞿式耜!

農民軍是內患,最容易養寇為患!但歷朝歷代,農民軍出路無非兩條,自己建國和招安!自己建國成功的只有朱元璋。所以農民軍出路最大是招安!!

再說後金,別看現在影視劇把後金捧得如何高,但在當時,後金想憑自己力量吃掉明朝還是很難的!所以後金一直謀求和談,割據東北,保住已得利益!

但最後明朝為何亡了呢?那就是明朝的不屈服,只要明朝和兩者任意一方和談或者招安,甚至效仿招安宋江打方臘,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那樣明朝就安寧了。

可惜明朝不願意和談割讓土地,不承認皇太極,也不答應李自成成為西北王!導致雙線作戰,讓兩者輪流消耗國力,漸漸由軍事主動轉化為被動,由軍事進攻轉化為軍事防禦,由中央軍被打成地方軍乃至游擊隊,最後被蠶食~~~


一片雲77378633

農民起義,來自明朝社會經濟的衰弱。一方面黨爭不斷,真正幹實事的人很少,另一方面,江南士大夫地主階級,已經形成了東林黨,為自己的利益為重,稅收肯定是沒法保證的。張居正的改革意在重振社會經濟,提升稅收。然而死後即被推翻。

崇禎在政治上有點低能幼稚,估計就是照著書本的來。一上來立即清剿閹黨,讓東林一家獨大,不聽使喚。不懂閹黨其實就是皇帝扶持的。

這時候我覺得崇禎政治上應該適當打擊東林黨,扶持,扶持保護真正能夠實幹的勢力,壓制東林黨的嘴炮。當然不一定來得及了。

軍事上保護好孫傳庭盧象升等干將,即時選拔人才。暫時招撫李自成,先對付後金,斷絕後金經濟交往。但是軍事上對付不了後金,或者與後金議和,緩一緩,先幹掉農民軍。但缺乏彪悍有能力的將領,這也是失敗的地方


魚和生菜

聰明一點的皇帝,就應該採取緩和兩線作戰的政策,首先先與農民軍達成談判與妥協,對農民軍實行招安或者封官、封侯、封王、來誘使農民起義軍內部的瓦解或者達到不團結的目的,使明朝官軍得到休整的機會補充新兵加強軍隊建設達到修養生息的目的,也可以暫時與滿清採取婚姻聯姻的方式,來麻痺後金對關外的進攻,或者割地賠款暫時得到喘息的機會,重整軍隊士氣之後再戰也不遲,因為當時兩股反對朝廷的勢力,只要不相呼應,明朝完全可以集中所有朝廷優勢兵力對一方進行清剿行動,只要不被動兩線作戰,大明王朝完全有能力擊敗任何一方反對朝廷的力量,但是歷史沒有重演與如果,因為大明王朝出了一個剛副自閉的皇帝,聽不進忠言逆耳聽不進文成武將的勸說,懷疑他人對自己不忠的心跡又太重,沒有對將領達到信任的程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起碼的信任,仁義大明王朝這艘搖搖欲墜的大船在他的手裡砸個稀巴爛,加速明朝滅亡的到來,不得不說是大明王朝的遺憾,假如大明王朝出了一個,悟性比較高的皇帝,對臣子的信任程度能高一些,相信大明王朝這艘破爛不堪的大船才能行駛一段時間。


鐵木真165163663

其實到了崇禎中後期,明朝已經爛了,根本沒有任何扭轉的局面,外有滿蒙,內有李自成,張獻忠,各地基本處於癱瘓狀態,那些被分割包圍的城市孤立無援,基本上就是等死的局面,然而內部還在爭鬥傾軋,故明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但是既然問道這個問題,也是有相應的對策的,也就是讓明朝的結局有所延緩。

從軍事上說,明朝亡於多線作戰,從政治上說,明亡於政策無法出紫禁城,從經濟上來說,明朝已經無糧可徵了。所以針對這三個問題最容易解決的反而是軍事。從而提出的方法也就是古往今來被幾個皇朝用過的辦法---放權

第一,勒令各地番王,無論國性還是非國姓,自籌軍糧,組建部隊,所屬攻佔土地,上表賜封,調動各地地主豪強掃清匪患。

第二,把政府能調動,能到達京師的部隊,全部調往黃河口,河北,山海關一帶,對滿清進行萬曆時期對關外的封鎖政策,以求鞏固中原的統治。

第三,利用農民軍的小農意識,賜封分化其內部,讓他逐步分裂

其實這幾個辦法也是可有歷史的案例,東晉和中晚唐就是如此,只要在諸侯平衡當中處理得當,明朝至少可以再延續100年,在內耗當中重生或者滅亡,然而崇禎這個人偏要劍走偏鋒,家底不足的情況下反而把拳頭分散,最終在內憂外患當中滅亡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褐色中國

唯一的方法就是重用魏忠賢,把內庫收回來。有了魏忠賢,可以收拾東林黨,可以增加東南賦稅,而不是西北加稅,逼反李自成。有了魏忠賢就可以招安鄭芝龍,用兵朝鮮和遼東半島,鉗制八旗鐵甲騎兵。有了魏忠賢就可以放心大膽使用盧象升、孫傳庭、袁崇煥等人,內剿流寇,外滅蠻夷。有了內庫,皇帝手中就有了財政大權,可以以糧餉說話,使九邊精兵完全聽命於皇帝,而不是聽命於內閣和兵部,完全不鳥皇帝。可惜,崇禎上臺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魏忠賢,第二件事就是把內庫交給了內閣。沒有錢和權的皇帝被東林黨架空,最後死的時候只有一個太監陪著,完全是自找的。


用戶55995989010

面臨兩線作戰,其實大明還是有很多明白人,他們向崇禎帝提出與滿清議和,先解決國內的流寇問題然後再舉全國之力解決滿清問題。可惜,崇禎毫不妥協,拒絕了大臣的建議。明朝在兩線作戰中消耗光最後的國力,在南北夾擊下最終滅亡。


鋒楓2016

避免兩線作戰可以防止明朝滅亡,是個偽命題。因為,先外後內,斷然不可;先內後外的話,農民軍不是打不敗,而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廣大農民走投無路,被迫梃而走險。解決農民生計要先解決官僚的貪腐,解決官僚貪腐要首先解決皇族花費超過國家財政收入問題。一個最高統治者與整個統治集團鬥,五千年,不知道誰鬥贏了?朱元璋?鬥贏了別人,沒鬥贏自己的四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