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收購摩拜、阿里收購餓了麼:其實都是一個邏輯

導語:包括摩拜在內的共享單車垂直業務模式面臨增長瓶頸,而美團通過複雜商業模式,多業務線運營——不是簡單的財務合併,還有流量打通,模式創新,以及更高的整體估值。

雖然相較更前衛的區塊鏈,互聯網已然古典,但這個世界的變化速度,還是超出大家的智商承受範圍。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佈,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不知滴滴的心情,是因為緊張還是過度放鬆。當天,滴滴外賣系統崩潰,外賣入口下線。滴滴回應媒體稱,為保證更好的體驗正在進行系統升級維護。要知道,這是滴滴外賣無錫上線的第二日。

而到4月3日,又傳出大新聞,美團點評與摩拜達成收購協議。未來,摩拜將成為美團點評旗下一塊重要的資產。

餓了麼、摩拜為何著急出手,而不選擇獨立IPO?最深層的原因,恐怕就是餓了麼、摩拜面對的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垂直商業模式必然面臨的估值天花板。

阿里為什麼要收餓了麼,美團點評又對摩拜有什麼信心?阿里、美團點評能夠重金投入,足見其對這一市場的認可,它們也一定有信心相信,收購來的資產在他們的平臺上能夠帶來更多模式的可能性,並且享受估值增長的乘數效應。

對於美團點評來說,摩拜有極大的入口補充價值,這樣美團點評坐實了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務入口矩陣:到店、外賣和單車的高頻業務,對於帶動美團平臺其他生活服務業的發展,用更大能量激活本地生活服務業市場。

現在,肯定也不只是阿里收購餓了麼、美團點評收購摩拜的出發點和終點。

垂直市場增長瓶頸

95億美金——這被餓了麼早期投資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稱為“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一筆全現金收購”的交易,相信包括紅杉中國、金沙江創投等早期投資機構,也將在這筆交易中可謂收穫頗豐。

報道顯示,阿里將以95億美金全資收購餓了麼,其實阿里不必要一次性掏出95億美金現金。阿里需要做的,只是買下其他股東手中的老股,摺合60億美金左右。

因為經過此前幾輪投資,截至2017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持有的餓了麼股權約為23%,螞蟻金服持有的餓了麼股權約為8.94%,阿里系持有的餓了麼股權就達到了32.94%。併成為餓了麼最大的股東。

根據阿里2017年年報顯示,2016年8月,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向餓了麼完成了12.5億美元的投資,其中,阿里巴巴出資9億美元,螞蟻金服出資3.5億美元。2017年4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再次向餓了麼投資4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投資了2.88億美元,剩下的1.12億美元由螞蟻金服出資。

當然,餓了麼估值95億美金,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外賣市場值得投入。數據顯示,中國外賣市場已經突破3000億元的規模,也足夠承擔起包括美團、阿里等巨頭在一起繼續微妙玩耍。

那麼,美團是不是該慶幸,外賣業務市場價值被認可?因為,美團外賣在市場份額方面已經超過餓了麼。加上到店、酒旅、電影、打車等業務的協同,盛傳今年赴港IPO的美團點評總體估值是不是也有了更確切的支撐?

再看看摩拜的處境,過去兩年,共享單車市場狂飆突進、野蠻生長,資本促生了這個行業快速發展,但最終又因為資本使這個行業進入死結的狀態。

不考慮競爭對手OFO等的持續抗爭,雖然已有多家品牌投資機構、產業資本加持,但造車的重資產模式對資金的需求極大,後期運維成本也極高,雖然平臺積累了出行數據,但如何變現仍一籌莫展。摩拜董事長李斌都曾經說過,這不是個可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從餓了麼、摩拜的結局看,被賣掉是垂直行業的宿命?答案沒有那麼絕對。但至少你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平地挖煤的難度,要比深鑽勘探石油容易得多。前者只需要機械的規模化複製,後者則需要持續投入,改善技術,但商業模式仍未可知。

在模式創新勝於技術創新的中國互聯網行業,想做到“小而美”,本身難度就不小。而餓了麼、摩拜單車本身的粗放模式,已經過了重度垂直的年齡。

比如,垂直領域的滴滴出行,快速佈局快車、專車、出租車、順風車、代駕、單車、二手車等11種類別,並且將之複製到海外市場容易,但要在每個細分領域深度經營,要在智能交通技術、一站式出行平臺等方面深耕則要難得多。

超級平臺入口機遇

既然外賣市場如此可觀,餓了麼為何還要賣身阿里?短出行領域未必不能出現偉大公司,摩拜為什麼還要賣?

據36氪報道,在阿里收購前,經過數輪稀釋,張旭豪手中的股份僅有2%。作為創始人,張旭豪想用2%的股份控制整個公司,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可能性,而擁有32.94%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而不能控制公司,也更是阿里的恥辱。同樣,據報道,在摩拜創始團隊也沒有更多話語權。

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最關鍵的是兩家公司能不能看清時務:餓了麼、摩拜繼續留在手裡,估值還有多少想象空間?

根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道,幾年來,餓了麼在與美團外賣的纏鬥中,漸漸處於下風。美團點評2016年已經宣佈實現盈利,而2017年中,有人問張旭豪餓了麼賺錢了嗎,張旭豪回答:“我們正走在賺錢的路上。”也就是還沒賺錢。

作為相對垂直的門類,餓了麼與摩拜單車一樣,存在自身的增長瓶頸,沒有其他資源和業務的協同,自然也缺少化反和協同帶來的估值增長想象空間。因此,這類垂直業務必須依附在超級平臺上,才能走得通。

相對垂直的滴滴出行或是前車之鑑。讓出行更美好這一願景足夠美好,出行市場也足夠大,但問題是,出行業務除了資金,其他門檻尚未構築。最近可見,滴滴的領地,最近也因頻繁遭到侵蝕,而面臨估值的質疑,以及路徑的重新規劃。

門檻太低的市場,誰都可以也希望參與。在專車市場,與神州租車、首汽約車狹路相逢;在短出行領域,滴滴與ofo的關係如何修復尚未可知,又接過小藍單車的沉重包袱。而隨著摩拜推出共享汽車業務、嘀嗒拼車在出租車和順風車業務方面奮力反抗,此外,高德、攜程也是一個都未缺席。

餓了麼依附誰最合適?顯然,兼具資源、體系、人才、資金等優勢的阿里看起來更親切。阿里的邏輯也很簡單——其與餓了麼的合併不是簡單的財務合併,餓了麼將快速融入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生態圈,餓了麼將不僅僅是送外賣,還將為其新零售業務做其他配送服務,而餓了麼將來作為外賣平臺的色彩也可能逐漸淡化,這也說明外賣垂直模式幾乎告以終結。

其實,美團點評收購摩拜,與阿里收購餓了麼邏輯是相通的。摩拜的垂直業務模式面臨增長瓶頸,而美團點評通過複雜商業模式,多業務線運營——不是簡單的財務合併,還有流量打通,業務化反,以及更高的整體估值。

美團收購摩拜後,共享單車市場之前的資本遊戲死結將解開,摩拜高頻入口、高訂單量等巨大價值,將在美團的生活服務平臺的協助下,真正讓摩拜能迴歸其構建“美好的生活方式”上來,做成有價值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