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小表情所代表的的小情緒

在1歲之前,寶寶要密集定時接種疫苗。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孩子就明白自己又要打針了,便條件反射哭鬧起來。

寶寶的小表情所代表的的小情緒

若不想寶寶害怕,家長首先要保持淡定。最好之前和孩子打聲招呼,用講故事的方式說說打針是怎麼回事。當孩子因為打針疼哭時,我們應及時安撫,溫柔地說“打針確實有點疼,媽媽知道了。”大家也可以給寶寶輕輕哼唱他喜歡的兒歌。寶寶有了安全感,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寶寶的小表情所代表的的小情緒

有的媽媽為防止寶寶哭鬧,會偷偷離開。其實寶寶很聰明,你這麼幹了幾次之後,寶寶看到你換衣服就知道你要走了,會哭得驚天動地。建議媽媽不要讓孩子將換衣服和離開聯繫在一塊,有時候可以換完衣服不走,以增強其安全感。

寶寶的小表情所代表的的小情緒

寶寶的小表情所代表的的小情緒

再說,出門上班或辦事沒必要遮遮掩掩,與其懷著心虛、內疚之情偷著走,不如用孩子聽得懂的話告訴他媽媽去上班很快會回來陪他玩,然後和寶寶揮手拜拜。剛開始,寶寶可能會邊哭邊揮手,但大家放心,他有了揮手的動作說明他心裡可能接受媽媽暫時離開一段時間的事實,不會有“媽媽不要我了”的恐懼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