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需要進一步控制信貸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三在北京表示,中國要實現高質量增長的目標,須在現有改革基礎上採取一些“未雨綢繆”的措施,包括繼續控制信貸增長、加快對外開放等。

IMF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略降至6.6%,到2023年將逐漸放緩至5.5%左右。IMF工作團日前剛結束對中國的例行訪問。

IMF中國代表團負責人、亞太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爾(James Daniel)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呼籲,中國應該堅持實施已經闡明的政策意向,淡化增長目標,將重點放在高質量增長上。

他指出,中國信貸增速雖已放緩,但“依然過快”。為進一步控制信貸增長,中國需要減少公共投資、約束國有企業借款、控制家庭債務過快增長。

丹尼爾肯定了中國在金融領域去槓桿取得的成果,但他同時指出,在實體經濟領域,目前看到的不是槓桿下降,而是槓桿增長速度放緩。他說,中國已經採取了措施來遏制地方政府投資,並加強對國有企業預算的控制,但仍需繼續改革來擺脫經濟增長對於債務的依賴。

丹尼爾還表示,中國需要擴大政府社會支出來進一步促進消費。例如,加大在醫療、教育和社會轉移支付方面的支出,並通過所得稅、房地產稅、碳排放稅等財政收入來源為上述支出提供資金。

對於近期中國擴大開放的措施,IMF工作人員表示了贊同。

“中國在過去40年裡不斷融入全球體系,從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成為現在的中高收入國家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制度依然相對受限。加快開放不僅有利於中國實現自身高質量增長的目標,也能使全球經濟受益。”丹尼爾說。

IMF駐華高級代表席睿德(Alfred Schipke)則建議,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應該是漸進式的,這一開放和自由化的進程要兼顧其他領域的改革,比如,與匯率改革等協同推進。

近期,部分新興市場因美國加息以及美元匯率走強而面臨壓力,但丹尼爾認為,中國不會因此面臨太大的壓力。他說,對於中國來說,一方面外需仍較好,另一方外匯儲備充足,相信中國政府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

針對中國近來頻頻發生的債券違約現象,丹尼爾認為,這對於中國市場而言是一個自然的、健康的現象。“總體上,相對於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中國的違約率是很低的。”他說,“中國不會出現違約急劇增多的情況,並且當局擁有相關的政策工具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