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諸建芳 劉博陽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核心觀點

1月金融數據超出市場一致預期。全月新增信貸3.23萬億,新增社融4.64萬億,M2同比增速8.4%。整體來看,票據顯著多增推升信貸年初放量,而信用債融資持續轉暖及表外融資三項近10個月來首次轉正均推升了1月的新增社融水平。展望一季度,預計社融、信貸及M2企穩無憂。


事項

2019年2月15日央行發佈2019年1月份金融信貸數據。其中,新增信貸3.23萬億(前值1.08萬億);新口徑下新增社會融資總額4.64萬億(前值1.59萬億);新口徑下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4%(前值9.8%);M2同比增速8.4%(前值8.1%),體現出全面止跌回升態勢。


摘要

企業信用環境有所改善,信貸創歷史新高,中長期貸款和票據為主要貢獻,2月將得以延續。

信貸延續去年3月以來信貸保持同比高增的態勢,1月新增信貸3.2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萬億元繼續保持同比多增。其中,居民部門中貸款環比多增5394億元,但結構基本符合預期;而企業部門中,1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信貸新增2.58萬億,環比同比均出現顯著跳升,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均同步上升。我們認為這一趨勢顯示企業信用初顯改善,而票據融資的高增仍將繼續,利好中小微企業。向後看,隨著企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開始初現修復態勢,近期企業貸款需求料仍將保持較為旺盛水平,而票據融資的規模也將有所支撐。綜合來看,我們認為信貸高增在2月將得以延續。

社融如約企穩,但微觀結構好於預期,一季度增速維持樂觀。1月新口徑下新增社會融資總額4.64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4%(前值9.8%),結構有全面改善。分項看,表外融資初顯修復,打破了連續10個月的負增長,而信用債和貸款高增支撐社融回穩。整體而言,現階段社融增速符合我們的預期,但我們認為非標的意外提前回穩可能是一個更為積極的信號。向後看,我們略微上修之前對社融的觀點,受一季度地方專項債提前發行、非標收縮趨勢減弱、人民幣貸款在結構改善下保持穩健、外幣貸款受匯率回升影響小幅回正、債券市場融資持續回暖等因素影響,

社融增速的企穩將高確定性持續,我們判斷整體社融在上半年就有全面企穩的可能。

M2增速回升至8.4%,但M1增速創歷史新低。廣義貨幣供給方面,1月M2增速有所回升,為8.4%,有較為顯著的修復。我們認為這一提升與貨幣傳導改善有關,並且1月信託貸款由負轉正,非標的修復也對貨幣派生能力有所支撐,當然,春節錯位的季節影響應也對M2增速同比回升有所貢獻。綜合來看,我們認為M2在近期應有所支撐,但難言快速修復。而從M1增速來看,1月增速繼續下降至0.4%,從影響因素來看,M1受春節因素變化較大,1月底臨近春節,因此單位活期存款會受到企業發放薪酬的擾動(當月下降2.03萬億元),因此儘管M1增速到達歷史最低,但低點或已過去,向後看,預計M1增速將在低位有所企穩回升。

銀行間流動性寬鬆,資金利率重現倒掛。1月,SHIBOR結束了最近三個月連續小幅上升的趨勢,月末較上月大幅下行45個bps,至2.90%,而以7天回購定盤利率為代表的銀行間利率也同步下降,1月末為2.85%,2月中則進一步下探至2.40%(2月14日),並跌出以7天逆回購利率(2.55%)為底的走廊下限,再現短期資金市場利率倒掛的現象,表現出極其寬鬆的態勢。從理財產品收益率角度來看,主要品種理財收益率月度均保持窄幅浮動。整體來看,貨幣市場資金面寬鬆,將繼續有助於實體經濟的信用修復。


正文

信貸創歷史新高,中長期貸款和票據為主要貢獻

信貸1月淨增3.23萬億,淨增量高於去年1月的2.9萬億,再創歷史最高水平。延續去年3月以來信貸保持同比高增的態勢,1月新增信貸3.2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萬億元繼續保持同比多增。從圖1中可以看到,金融機構的貸款餘額增速自2018年以來持續保持高位,1月末達13.4%,環比僅微降0.1個百分點,儘管同期社融餘額增速出現反彈,但仍然顯著高出近3個百分點,持續成為穩定社融規模總量的穩定器。而與過去3年月度新增人民幣貸款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圖2),總量上看,貸款已經連續11個月高於歷史同期水平。分部門觀察,1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9898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58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516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3386億元。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居民部門貸款並無意外,基本符合預期。結構上看,居民貸款環比多增539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新增2930億元(環比多增1406億元),中長期貸款新增6969億元(環比多增3890億元)。從居民短期貸款來看,1月數據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18年1月為3106億元),同比小幅減少5.7%,基本與從消費端觀察的需求走弱的數據一致。而從居民中長期貸款來看,儘管1月房地產銷售走弱,但當月該項淨增6969億元,同比多增1059億元,略好於預期。我們認為這一現象的出現與12月銀行居民中長期貸款延遲到1月發放有關(12月居民中長期貸款為2016年3月以來的最低值,或受2018年全年額度限制影響),隨著樓市銷售的持續低迷,未來幾個月環比料將開始走弱。

企業部門貸款重回高增長,而票據高增仍將繼續。企業層面,1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信貸新增2.58萬億,環比同比均出現顯著跳升。其中,受益於地方專項債的提前發行,基建有所發力,因此中長期貸款的前置配套需求支撐了當月的淨增水平,1月中長期貸款新增1.4萬億元(環比多增1.2萬億元,同比多增700億元),並且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明顯加速。而短期貸款在繼連續三個月下降後,也出現顯著回升,新增5919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2169億元),。此外,票據融資的高增長仍在繼續,當月淨增5160億元,環比多增1765億元。若與未貼現承兌匯票合併來看,整體企業的開票量也繼續保持高增(圖3),2019年1月,票據融資餘額增速達到23.2%,環比上升8.1個百分點,增速達到近六年以來的最高。原因上看,隨著降準等政策影響的持續利好貨幣市場,近期票據利率顯著走低,這也同時推高了企業票據融資的需求,而同時政策引導下(包括央行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企業經營活動的逐步恢復也是支撐票據增長的另一主要因素。綜合看,隨著供給和中小企業需求的雙升,我們認為票據融資在近期仍然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在二季度以前趨勢料將繼續。此外,根據2月15日的央行吹風會(答記者問),使用票據融資的企業中,中小微企業佔比超過六成,因此票據的高增對於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也將進一步支撐。此外,存款方面,1月人民幣存款淨增3.27萬億,財政存款淨增加5337億元,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存貸款的增速差仍在延續。向後看,隨著企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開始初現修復態勢,近期企業貸款需求仍將保持較為旺盛水平,而票據融資的規模也將有所支撐。綜合來看,我們認為信貸高增在2月料將得以延續。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社融如約企穩,但微觀結構好於預期,一季度增速維持樂觀

1月新口徑下新增社會融資總額4.64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4%(前值9.8%)。這一增速水平與我們判斷的1月暫穩觀點一致,但結構上全面有所改善。

表外融資初顯修復,信用債和貸款高增支撐社融回穩。從結構上看,1月社融顯著好於預期,表內融資、表外融資、直接融資、專項債融資和其他融資五大分項均好於2018年1月(圖4),其中信用債融資、表內貸款融資和非標融資為最大的改善項。其中,1月表內貸款增速較上月環比續增0.5個百分點,達13.1%,仍然保持較高增速,繼續為社融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其佔社融比例仍達77.6%。從資本市場融資來看,受政策驅動支撐以及無風險利率的下行,與我們預期一致,債券融資環境繼前兩個月以來繼續改善,信用債淨融資達4990億元,環比多增1233億元,而權益市場當月淨融資293億元,兩者對社融淨貢獻超5000億元。在其他推動因素上,地方專項債的提前發行也對社融提供了支撐,當月淨融資1088億元,而往年1月均無地方專項債發行。而從表外融資來看,表外三項(委託、信託、未貼現)淨融資在時隔十個月後首次出現淨增加,當月淨增3432億元,好於去年同期的1178億元,同時存量增速也首次出現拐點,1月同比增速為-10.1%,環比修復0.7個百分點。其中委託貸款減少669億元,環比少減;信託貸款淨增345億元,為近11個月首次回正;未貼現承兌匯票則繼上月高增以來繼續大增,淨增3786億元,環比多增2763億元。

整體而言,現階段社融增速符合我們的預期,但我們認為非標的意外提前回穩可能是一個更為積極的信號。向後看,我們略微上修之前對社融的觀點,受一季度地方專項債提前發行、非標收縮趨勢減弱、人民幣貸款在結構改善下保持穩健、外幣貸款受匯率回升影響小幅回正、債券市場融資持續回暖等因素影響,社融增速的企穩將高確定性持續,我們判斷整體社融在上半年就有全面企穩的可能。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M2增速回升至8.4%,但M1增速創歷史新低

廣義貨幣供給方面,1月M2增速有所回升,為8.4%,有較為顯著的修復。人民銀行2月15日的吹風會認為M2的回升受兩大因素影響,即:1)人民銀行適度增加中長期流動性供應(包括TMLF和普惠金融);2)商業銀行加大資金運用。我們基本認同央行的觀點,我們認為這一提升與貨幣傳導改善有關,並且1月信託貸款由負轉正,非標的修復也對貨幣派生能力有所支撐,當然,春節錯位的季節影響應也對M2增速同比回升有所貢獻。綜合來看,我們認為M2在近期應有所支撐,但難言快速修復。而從M1增速來看,1月增速繼續下降至0.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個和14.6個百分點,已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從影響因素來看,M1受春節因素變化較大,1月底臨近春節,因此單位活期存款會受到企業發放薪酬的擾動(當月下降2.03萬億元),因此儘管M1增速到達歷史最低,但低點或已過去,向後看,預計M1增速將在低位有所企穩回升。

4

銀行間流動性寬鬆,資金利率重現倒掛

此外,從高頻數據來看,開年至今市場流動性延續寬鬆狀態。隨著央行進一步宣佈降準1個百分點以釋放流動性,SHIBOR也結束了最近三個月連續小幅上升的趨勢,月末較上月大幅下行45個bps,至2.90%,而2月中旬SHIBOR進一步下探,下降至2.83%,相比12月末大幅下降52個bps;而以7天回購定盤利率為代表的銀行間利率也同步下降,1月末為2.85%,2月中則進一步下探至2.40%(2月14日),並跌出以7天逆回購利率(2.55%)為底的走廊下限,再現短期資金市場利率倒掛的現象,表現出極其寬鬆的態勢。

從理財產品收益率角度來看,主要品種理財收益率月度均保持窄幅浮動。其中,3個月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1月繼續維持穩定,從18年12月末的 4.39%小幅下行3個bps至4.36%(2月3日),而餘額寶收益率(天弘)則在最近兩個月繼續小幅回升,1月末收益率月環比增加2個bps至2.43%,仍在處在相對低位。整體來看,貨幣市場資金面寬鬆,將繼續有助於實體經濟的信用修復。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19年2月15日發佈的報告《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2019年1月金融數據點評》,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相關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CITICS宏觀研究

歡迎交流!

信貸、非標、信用債三項回暖,社融及M2一季度企穩無懸念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有道雲等方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使用本資料。

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的研究部編寫。中信證券研究部定位為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賣方研究團隊。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中信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中信證券的客戶。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繫中信證券機構銷售服務部門或經紀業務系統的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並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會帶來的風險或損失,在此之前,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資料定位為“投資信息參考服務”,而非具體的“投資決策服務”,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需特別關注的是(1)本資料的接收者應當仔細閱讀所附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週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2)本資料所載的信息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證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同時其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後續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製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3)投資者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前,還須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資金特點等具體情況並配合包括“選股”、“擇時”分析在內的各種其它輔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決策。為避免對本資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資評級、目標價格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在必要時應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4)上述列示的風險事項並未囊括不當使用本資料所涉及的全部風險。投資者不應單純依靠所接收的相關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須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本訂閱號中的所有資料版權均屬中信證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複製本訂閱號中的內容。除經中信證券認可的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