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有食人習俗?揭示4件文物背後的神祕歷史

商朝是繼夏朝之後,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20世紀初期,河南安陽殷墟的考古發現使商朝成為信史。百餘年來,考古學家們通過我國各地博物館的近萬件商朝文物,以及對十幾萬篇甲骨卜辭的釋讀,逐漸揭開了商朝歷史的神秘面紗。下面,我們通過4件商朝文物,探索商朝人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揭示文物背後的神秘歷史。

1.婦好三聯甗

這件婦好三聯甗是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的陪葬品,收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婦好是武丁時期的傳奇王后,婦好墓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商朝貴族陵墓。

商朝有食人習俗?揭示4件文物背後的神秘歷史

婦好三聯甗

在婦好三聯甗這件文物出土之前,考古學家曾經出土過2件單體甗,巧合的是其中都殘存著一顆頭骨。這種現象使許多考古學家認為,甗是類似於鼎的禮器,僅在祭祀中處死敵方首領時使用。甚至有少數考古學家認為,這種現象說明商朝人可能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習俗。

婦好三聯甗證明了這種文物其實是商朝中晚期的普通蒸食炊具,與商朝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其功能類似於現代廚房用具——燃氣灶,可以同時蒸煮3種不同的食物,並且可以分別調整火候。由此可見,商朝人的飲食種類已經非常豐富,中華飲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

2.婦好綠松石象牙杯

這件國寶級文物同樣出自殷墟婦好墓,收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商朝有食人習俗?揭示4件文物背後的神秘歷史

婦好象牙杯

《呂氏春秋》曾記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說明商朝人的日常生活與大象密不可分,他們曾經馴服野象幫助勞作,以象作為寵物,並訓練了威力驚人的象軍參與征伐戰爭。考古學家在婦好墓出土了大量象牙文物,在殷墟也發現了殉葬的大象,從考古學角度印證了古文獻記載。

殷墟婦好墓共出土了2件象牙杯文物,均屬婦好的飲酒器具。通過測量,2件象牙杯的高度分別為35釐米和28釐米,這件是其中較小的一件,其容量也能盛下大半瓶啤酒。連商朝女性都如此豪飲,可見司馬遷在《史記》中,關於商朝人酷愛飲酒的記載是真實的。在周武王牧野之戰前夕所作的《泰誓》中,也把濫飲作為紂王的6大惡行之一。

3.作冊般青銅黿

作冊般青銅黿是一件神奇的青銅器文物,收藏於國家博物館。這隻倒黴的黿身中4箭,背部刻有甲骨文33字,清楚記載了商朝晚期商王一次射獵事件。

商朝有食人習俗?揭示4件文物背後的神秘歷史

作冊般青銅黿

商朝人崇尚武力,歷代商王都熱衷於開疆擴土,射獵是商朝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據記載,商王和作冊般遊獵過程中遇到這隻巨黿,商王一箭射中其背部,隨後作冊般連射3箭也全部命中。於是,商王下令製造了這件青銅器,記載這次有趣的經歷。

這位作冊般是一位商朝史官,也是迄今所知的我國最早的史官,“做冊”一詞說明他的日常工作是記載商王的言行。注意這個“冊”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其象形意義是連成排的木片。這說明,商朝人除了把文字刻在甲骨和青銅器上以上,已經在使用竹簡等書寫載體。

4.後母戊鼎

這件文物無人不知,鎮國之寶後母戊鼎,放置於國家博物館青銅器展廳正中央。後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採用了分段範鑄技術,四足均為空心。別看它現在鏽跡斑斑,在商朝時它通體金黃,象徵著商朝人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祭祀。

商朝有食人習俗?揭示4件文物背後的神秘歷史

後母戊鼎

《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商朝是中國歷史上巫術之風最盛的朝代,祭祀在國家大事中排在首要位置。商朝人的日常祭祀活動充滿了血腥和殺戮,幾乎每次祭祀都要使用人牲。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僅在商王武丁時期,祭祀中使用的人牲數量就超過了5千人。

這些人牲主要通過征伐和納貢2種方式獲取。為此,商朝人不斷南征北戰抓取俘虜,以維持日常祭祀的需求。後來推翻商朝統治的周人,主要任務就是為商朝提供人牲,“周”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用牲”和“人口”組合。

商朝有食人習俗?揭示4件文物背後的神秘歷史

殷墟殉葬人牲

通過以上商朝文物可以看出,商朝人在日常生活在可以享用到豐富的美食,酷愛飲酒,熱衷於射獵。當然,商朝人生活的重中之重,還是祭祀活動。為了獲取人牲,商朝人四處征伐,不斷對周邊國家進行壓迫,最終導致了周武王滅商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