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科普貼|山東人家鄉的好酒大盤點(3)

魯酒科普貼|山東人家鄉的好酒大盤點(3)

酒,該怎麼喝,真是千人千面,白丁喝酒、文人喝酒與俠客喝酒都不一樣,最不上檔次的是裝腔作勢式喝酒。

接上回繼續說。

這篇文章接著聊山東40個常見白酒企業的好酒,該輪到第三輪酒企品牌了,第三輪酒企多是地域性加強的品牌,偶爾會在全省弄出點動靜,但是基本走不出所在縣市。

但是,這類區域酒企也不缺好酒,很多人甚至就愛家鄉酒這口。

在這連續三篇文章中,有網友留言說到了會不會喝酒、懂不懂好酒的話題。挺有意思,哪家都有好酒,黃河龍那個齊魯壹號一瓶能抵多少個飛天,景陽岡那個高端賴茆,也不比茅臺便宜吧。但是,光憑價格,不是我們聊好酒與否的標準。

我更傾向民酒層面來說酒,白丁酒、口糧酒,是咱的主要話題範圍,當然,前兩篇文章也有價格比較高的酒,現在老百姓也能喝得起高價酒了。所以,我說的這個好酒與否,更多在於市場可見度、品牌口碑和代表性上,有些酒企可能有更好的酒,但是消費者喝得最多的,口碑最好的反而是其中低檔的產品,這個很常見。

另外,魯酒令所說的好酒,僅是粗淺看法,未必是大家的共識,而且在新工藝酒氾濫情況下,魚龍混雜,所以歡迎補充、指教。

至於說到,會不會喝酒,這個問題就是很個性化、差異化的問題了,就像我在配圖中所說的,白丁喝酒、文人喝酒與俠客喝酒都不一樣,最不上檔次的是裝腔作勢式喝酒。

所以,魯酒令把現代喝酒的喝法,分成了三類:意淫式喝法,感官式喝法,臟器式喝法,這三種喝法分別對應營銷洗腦主導,勾調技術主導,機體功能主導。我相信,這個分類足以概括現代白酒消費的大部分群體。

什麼叫意淫式喝法呢,這種往往就是那類裝腔作勢的喝法,動輒拿紅酒那套路子來玩白酒,前戲很足,貌似專家,山侃海吹,或故作深沉,其實,裝啥呀,這種喝法純粹是酒企營銷洗腦的結果,但凡你看嘴上動輒把什麼優雅、細膩、悠長、幽香、回味、醇厚、淡雅、協調、柔順、淨長、純正、醇甜、柔和、爽淨等等此類的詞,一甩一大把的,十個人有六個半是假把式,這些話術,明顯是企業僱傭的文人槍手在拽詞呢,然後依此洗腦,把你導入對方的消費範式中,你還真當成是學問了。我就問你,你給我說說,什麼叫幽雅,什麼叫淨長,勉強說,就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抬槓說,就叫個人有個人體會。

其實一個酒,只可能有一個風格,大家知道你想說你很懂風格,所以這種意淫式喝法,更多是為了炫耀。

什麼叫感官式喝法呢,這是目前最為流行的喝法,各家搞的品鑑會中,都有關於品酒的一套流程,像模作樣的,本質上這是勾調技術在主導,廠商會引導你充分釋放你的感官,然後調動你的精神聯想,當然,也有很多人是自品自感,從而總結出自己的感官心得,這還是有真本事的消費者,所謂的酒精考驗,千錘百煉嘛。不過,千萬別小瞧了勾調技術的力量,以現在的勾調技術,能廉價地勾調出你想要的大部分口味,老酒人也常被蒙,所以,從本質上看,感官式喝法,最恨假酒。

現在白酒消費,從吃香向吃味深化,這個吃味,其實依然還是個感官的表象,是一瞬間的事情。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空嘛······

最後一種,什麼叫臟器式喝法呢,說白了,就是誰喝誰知道,誰喝誰難受,你的五臟六腑最有發言權,真正好酒的人,絕對是酒後才說話,因為他要體會那種愉悅感,用魯酒令的話說,叫做神仙推背感,又叫醉生夢死,你的內臟器官和神經元才擁抱白酒精華,然後分泌各類腺體,從而完成全複雜的吃酒過程。

這麼一說,你看看,那些所謂的口感、味覺、舌感、嗅覺·······等感官體驗,都算啥啊。對於好酒的人來說,喝酒,但得其醉啊(這個醉,非那個醉)!所以,謫仙人說:“但使主人能醉客”······唉,不說了(如今年輕人中,會喝酒的能有幾個人)。

最樂得看見一些人剛喝了幾口,就說,哎呀,這酒真好、真好······一會,這哥們準在衛生間吐呢。

囉嗦了一圈關於喝酒的瞎扯,請方家寬恕我的無知。

現在回到第三輪魯酒企業中的好酒列舉,或者還是不叫好酒這個說法了,容易引起各路不滿,就叫做魯酒中的經典家鄉酒盤點吧,以目前依然上市的為主,每家一到兩支單品。

第三輪(部分常見魯酒品牌,不分先後)是:蓬萊古釀、煙臺古釀、興達(運河之都)、心酒、五蓮銀河、兵聖、四君子、百糧春、魯源、文登學、萬德(大山特、棗木槓)、禹王亭、諸城密州。

蓬萊古釀:仙釀(不穩定,分歧很大),敬八仙原漿

煙臺古釀:65度原漿,精品高姑娘。(膠東口音古釀叫成姑娘,主要產品系:高姑娘、矮姑娘、光腚姑娘。不過現在高古口碑也分化很厲害)

興達酒業:運河之都藍瓶(據說性價比很高,只是有基礎,具體如何,未考證),兗州特曲20年(搞度60原酒那個)。

五蓮銀河:58度魯魁,53度五蓮原漿。(這是中高檔的,現在中低檔酒口碑也分化厲害)

兵聖:52度青花瓷

四君子:四君子老酒(較經典)

心酒:金水晶(不穩定,口碑分化厲害)

百糧春:星級百糧春?(近年才有勢頭的品牌,具體待考證)

魯源:洞藏系列,魯山五糧。(口糧酒,有基礎,別太高期待)

文登學:五星文登學,原漿酒

萬德:棗木槓原漿(還是那句話,太便宜的別喝了,要喝就喝高度的,區域品牌別期望太高)

禹王亭:以前禹王亭還是很厲害的,現在,我不知道該說哪一支酒作為代表,找個有市場基礎又有點口碑的,不好找,誰能推薦下。

密州:密州春窖藏系(勉強吧,沒法多說,諸城朋友談下體會)

總結下,這個一輪的酒企,大多是區域酒企,口碑分化比較大,友情提醒,上述單品僅代表個人淺見,希望各地朋友補充糾正下,不過,實事求是講,魯酒這麼多地方品牌,大部分都沒有產品的長線規劃,有好酒,但是缺專業規劃和專業治理,也就是在這樣的短線混亂下,洋河、瀘州老窖、郎酒,甚至二鍋頭兄弟,開始得以大規模收割市場。

同時,魯酒令蒐羅一圈發現,真心對低度酒失望。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要不是看在地緣品牌的份上,誰會搭理你。

也許,行業強力整合才是真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