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每每中國媒體人問汽車設計師,你的車用了什麼具體的“中國元素”,我就為設計師冒汗。汽車設計與大部分工業設計、藝術設計一樣,都是抽象的藝術。少談元素,多談姿態。

以下是一些媒體甚至汽車企業領導最基本的誤區: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認為在車身設計有長城、紅旗、宮燈、中國結、太極等元素,這款車就具有中國特色,就能代表中國在汽車設計界的話語權。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認為直接將“金鑲玉”、將琉璃、將錦緞作為內飾用材,就可以利用“民族主義”來賣車。

汽車設計往往將錯就錯:

因為公眾和媒體對於“設計”缺乏專業訓練,有經驗的汽車設計師往往會迎合這種風氣。明明設計是一種抽象的藝術,總有些設計師跳出來說,你看我的進氣格柵的靈感來自橋的倒影,你看我的C柱是不是很像月牙,你看我的前臉是不是很像鬥牛犬、很像咆哮中的老虎……這麼說,媒體同學們好寫故事啊,好傳播啊。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設計靈感,一個說是西湖斷橋,一個說是梯田,設計師你想象力也太豐富了啊。

明明自己特別枯燥地熬夜畫圖(全世界所有一線的設計師概莫如此),明明自己的靈感已經如即將枯竭的油燈,總有些設計師表現得閒庭信步——好像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抽著雪茄,一邊撩撥著對面的長腿羅馬尼亞小妹,一邊完成了設計手稿……這麼說,媒體同學們會覺得高大上啊,產品有溢價啊。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媒體的一些問題確實很難回答

從傳播的角度考慮,馬自達品牌在營銷時可以將自己的“魂動”設計語言與豹子做了結合。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設計語言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還是拿馬自達為例,這個品牌希望成為日本的寶馬,所以它希望擁有運動基因。於是他們拿出奔跑的豹子進行分析。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最終抽象出代表運動的感覺與“形態”。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看到沒,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暴擊。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看到沒,就是這樣一種形態。

這個“形態”就是馬自達的基因。基於此造型出不同的馬自達汽車。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這些抽象“形態”都擺在馬自達總部設計師作為設計的創意出發點。

馬自達還利用這一“形態”創造出椅子,創造出自行車。總之,這些產品都有統一的靈魂。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以上幾張圖,都是我在馬自達總部拍攝的。它們是運用了“魂動”設計理念的不同工業設計產品。

職業設計師都是怎麼評價設計的

比例、比例、比例——重要的話說三遍。當然了,也有人反對,說“姿態”是最重要的。那我就無語了,比例和姿態其實是一回事。一個車運動、敦實、氣派還是可愛,看比例基本上可以確定。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其次是看型面。型面構成了一個雕塑體的機理。你理解達芬奇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解剖學嗎?皮膚下的肌肉構建出雕塑的型面,型面決定了雕塑的張力(生命力)。比如,你看奔馳、馬自達就會覺得這是更有生命力的車,你看奧迪就會覺得這是更加嚴肅的機器。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這是達芬奇的手稿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這是奔馳S coupe手稿,你能感受到品牌的活力吧,不像一個130歲的老頭。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Audi TT,很漂亮的車。儘管是小跑車,但還是略偏嚴肅吧。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馬自達3的車頭和馬自達2的屁股。xiaxia,用力很猛啊。

最後才看細節,比如LED車燈啦、比如排氣管啦、比如進氣格柵的細節啦。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不做盲流子,如何正確地看汽車設計

文章最後也替媒體說句話。聊姿態的那些學術用語,老百姓真沒法理解。聊細節,比如開眼角大燈啦、比如24顆全LED大燈啦、戰斧輪圈什麼的,老百姓喜聞樂見。哎,我還曾經跟前汽車之家主編韓路有過微博論戰,一個車有4個排氣管,究竟應該叫雙邊雙出呢,還是雙邊四出……回頭想想,也是夠無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