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許多精彩的答案,都是在子貢的“追”問之下得出的

孔子許多精彩的答案,都是在子貢的“追”問之下得出的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貢最具哲學家的稟賦和氣質。

《論語》中的子貢是這樣一個人:他經常把孔老師逼到牆角,要求孔老師給出更加精準的答案。比如,子貢說治理國家有三條標準:“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如果三者去一條,最先去掉哪一條呢?孔子回答說:“去兵”,就是裁軍。子貢說請再去掉一條,孔子說:“去食”,去掉糧食。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就無從談起了。

孔子許多精彩的答案,都是在子貢的“追”問之下得出的

孔子許多精彩的答案,都是在子貢的“追”問之下得出的。在這些“追”問之中,子貢同學窮究不已的哲學家的獨特氣質躍然紙上。

子貢對老師敬仰有加,每當有人詆譭孔子時,子貢總是處處維護。子貢說,“仲尼不可毀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孔老師是不可以被誹謗的。大家去孔林憑弔孔子的墳墓,旁邊有一個子貢守墓處。按照《周禮》規定,父母或老師去世,做子女或弟子的要為他們守喪三年。孔子逝世之後,多數弟子謹遵古制守墓三年,而子貢則在孔子墓旁住了整整六年。

孔子許多精彩的答案,都是在子貢的“追”問之下得出的

我們再回頭看看孔子對子貢的評價。孔子認為“君子不器”,君子是求道的。但是,當子貢問他:賜也何如時,孔子竟然回答說:“女,器也。”子貢,你就是一個“器”。子貢很不服氣,就追問:“何器也?”老師您說我到底是個什麼“器”呢?孔子說:“瑚璉也。”是瑚璉之器,是一個寶器。可見,孔子對子貢的評價是有圈有點、有所保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