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孔子說:“有什麼話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說:“那就應該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人己關係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寬厚待人,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係,從而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說:“我對於別人,詆譭了誰?稱讚了誰?假若我有所稱讚,必然是曾經考驗過他的。夏、商、週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孔子這裡說,聽了誰毀人,誰譽人,自己不要立下斷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有人攻訐自己或恭維自己,都不去管。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厲害,這中間一定有個原因。過分的言詞,無論是毀是譽,其中一定有原因,有問題。所以譭譽不是衡量人的絕對標準,聽的人必須要清楚。走直道是很難的,假使不走直道,隨譭譽而變動,則不能作人;做主管的也不能帶人。所以這一點,作人、做事、對自己的修養和與人的相處都很重要。

小不忍則亂大謀

  •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一個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點,如果一點小事不能容忍,脾氣一來,壞了大事。許多大事失敗,常常都由於小地方搞壞的。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眾人厭惡他,一定要仔細審查;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仔細審查。

就是說一個人無論是受到大多數人的厭惡還是歡迎,我們都應該仔細分析他受歡迎或被討厭的原因。深一層的含義是,君子應當明辨是非,不從眾。

小不忍則亂大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