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這個小人物在《紅樓夢》故事結構上的巨大作用!

劉姥姥前後有過幾次進入賈府,其中列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是第六回一進大觀園。為何這一回,能入選門檻極高的語文課本,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劉姥姥這個小人物在《紅樓夢》故事結構上的巨大作用!

一是強烈的貴賤貧富對比。

從貴賤來看:鄉下來的劉姥姥要見賈府的當家人,儘管過去有過連宗,加上劉家為周瑞買地出過力這件“私活”,勉強見到了賈府管家周瑞家的,然後才是平兒,往後才是王熙鳳,至於最高層的王夫人和賈母,當天是無法見到的。

從貧富來看:丫鬟平兒遍身綾羅,插金帶銀,花容玉貌的,劉姥姥便把她便當是鳳姐兒了;真正鳳姐兒的出場行頭是,家常帶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豔。先是用丫鬟的裝束作鋪墊,繼而寫出鳳姐的雍容華貴。吃方面的對比就更加明顯了:鳳姐吃飯時,桌上碗盤森列,仍是滿滿的魚肉在內,不過略動了幾樣,這可饞壞了板兒,一見便吵著要肉吃,劉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板兒為何這麼饞嘴,因為平時家裡吃的東西都沒有,就是今兒來,趕了那麼遠,竟然早飯都沒有吃。說白了,劉姥姥進賈府就是打秋風來了。

除了穿和吃的,用度方面更是天隔地遠,旁的東西都不說了,單說自鳴鐘和玻璃炕屏吧,這些都屬於西方舶來品,既然都在賈府看見,說明在18世紀西方物品已經進入中國富貴人家。

能夠寫出貧富貴賤的小說,都是有大情懷的作品。

劉姥姥這個小人物在《紅樓夢》故事結構上的巨大作用!

二是對人情世故的拿捏。

這一節有很多世情的描寫,如賈瑞家的,願意向王熙鳳引薦劉姥姥,一是過去有惠於賈瑞,更重要的是為了向劉姥姥顯擺,說明自己在賈府也是個說得起話的人物。更重要的是,王熙鳳對劉姥姥對打秋風這件事的得當拿捏,給還是不給,給多少?因為她之前不知道劉姥姥這個人,一時拿捏不準,於是請教王夫人,得到王夫人的答覆是“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太老爺在一處作官,偶然連了宗的。這幾年雖然不大走動,但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也不可簡慢了他”。拿捏之下,王熙鳳給了劉姥姥20兩銀子,雖然對於賈府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飯都吃不飽的劉姥姥,真是她引用俗語並引申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20兩銀子,足夠劉姥姥樂呵一大陣子的。

三是曹雪芹高超的小說技巧。

富極一時的賈府究竟怎麼樣,直到第六回,還只是停留在古董商冷子興的演說中。故事怎麼鋪開,幾百個人物如何登場,絕非一般的小說家可以安排好,就連作者自己都慨嘆“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這種情況下,安排劉姥姥這樣一個小人物,作為結構故事的關聯人物,彷彿如神來之筆,甚至曹雪芹都有了些小得意,文中寫到:恰好忽從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

如果說,合理安排劉姥姥這個人物,作為貧富對比,是一種互為視覺的好辦法外,用這樣一個小人物結構故事的作用更大,往後的故事發展中,劉姥姥至少還有兩、三次重要登場,如大觀園興建賈元春省親後,賈母身故賈府走向衰亡的時候,用這樣一個人物穿插,反映了賈府從極盛走向衰敗的過程。

綜上,劉姥姥進大觀園就是一個很好的人物設計,進入中學語文課本,可謂當之無愧!

劉姥姥這個小人物在《紅樓夢》故事結構上的巨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