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看過電影《廊橋遺夢》的朋友,還記得影片中那座麥迪遜廊橋嗎 ? 這座美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麥迪遜廊橋,因這本電影而廣為人知。但無論是它的單孔跨度、年代久遠,還是外觀造型、內部結構,都不能與中國的廊橋相媲美!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我國地域廣闊,山川眾多,溪流縱橫。特別是南方,丘陵廣佈,山高林密,谷深澗險,交通極為不便。古代的能工巧匠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種形式的橋樑,其中就有不少造型別致的廊橋。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泰順泗溪溪東橋▲

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兩座廊橋——北澗橋和溪東橋,號稱“姐妹橋”。

姐姐溪東橋為木拱廊橋結構,位於泗溪鎮東鎮,因為地處東溪的上游,當地人又稱“上橋”。溪東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橋長42米,廊屋高10米,淨跨31米。橋由二層共骨相貫而成,由九節拱骨並排與另一層八節拱骨貫穿搭置,自成穩固的樑架。在拱內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強橫向力的作用。為了保護拱骨和樑柱,防止風雨侵蝕,兩側都裝有風板。兩端拱趾各自支撐在橋臺上,橋臺用花崗岩塊石磊築於兩岸山崖之上,兩頭通道均有石踏跺。樑架上建長廊式橋屋15間,當中三間高起為樓閣,兩頭翼角飛挑。盤龍臥虎,鬥角繞雲,青龍翹虛,頗有吞雲吐霧之勢。溪東橋堪稱泰順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橋之一。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泰順泗溪北澗橋▲

妹妹北澗橋座落於泗溪上橋村的東、南、北三溪匯合處的古渡口。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嘉慶八年(1803年)重建,橋長51.7多米,寬近6米,高11.22米。因其位於泗溪上橋西北,相距有1公里,橫跨北溪,故稱“北澗橋”。其結構、造型與上橋相似,橋面呈曲拱狀,上建橋屋數十間,正中三間突起成二重疊簷,四翼高翹呈大鵬展翅之狀。橋頭兩側各建有廂房數間。整座大橋青磚碧瓦,雕樑畫棟,漆色丹朱。橋頭翼側石階處有千年古樟,暮色蒼茫下,樹陰避天,香味彌遠,襯托著北澗橋分外肅穆典雅。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福建屏南萬安橋▲

萬安橋位於福建省 屏南縣長橋鎮 長橋村 ,原名“ 龍江公濟橋”後改稱“彩虹橋”,現稱“萬安橋”。據《玉田至略》記載該橋始建於宋朝。距今已有917歷史。清康熙47年遭火焚,乾隆7年(1742年)重建,後歷代都有修葺。

萬安橋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橋。橋長98.2米、寬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為10.6米,最長拱跨為15.2米。橋屋38開間、用柱156根,穿鬥式木構架,雙坡頂,兩側設木凳。橋東端有10級石階,橋西端有36級石階,橋屋內簷下有13幅楹聯。橋西北建有重簷橋亭。穿鬥式樑架飛簷走梭,頂蓋雙披青瓦,工藝堪稱巧奪天工,氣勢雄偉,古樸端莊,不愧為中國古木拱廊橋之最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福建壽寧楊梅州橋▲

楊梅州橋名雁齒小紅橋,位於福建省壽寧縣坑底鄉楊梅州村東北1公里處,建於乾隆六年(1741)。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十七年(1869)曾修。現橋為1939年重建。相傳,最後次造橋時,匠師將梁木橫放豎擺,量時吻合,架時短尺,幾次三番總難造起,一日再次將梁木上架欲造時,忽聞峽間虎嘯如雷,匠師逃生急促,迅速離去,梁木便紛紛墜落,恰好天工巧成。因此,該橋又有“虎造橋”之稱。

該橋兩端橋堍用塊石砌築。長42.5米,寬4.2米,拱跨35.7米。東西走向,17開間,72柱。上覆雙坡頂。據唐寰澄著《中國科學技術史·橋樑卷》載,這種橋樑稱“貫木拱橋”。它以梁木穿橋插壓,形成拱橋,狀似彩虹。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浙江景寧大赤坑橋▲

大赤坑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城西南4公里,大均鄉大赤坑村口。創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取意“ 成人之美”,故名“成名橋”。 大赤坑橋是一座集大橋、廊橋、樓閣於一體的木質廊橋,橋長50米,寬6米,高10米。橋中有木質靠椅,供過往行人休息;橋上還設有香火櫃,於(1862年)及民國四年兩度被大水沖毀,公元1972年11月26日重建。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浙江泰順三魁永慶橋▲

永慶橋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三魁鎮戰州下溪坪村,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為單墩雙孔伸臂梁式木平廊橋。全長33米,寬4.5米,建廊屋12間,離水面高8米,橋墩由規整條石築砌而成。橋屋十二間,明次間為二層重簷樓閣式,設有神龕,屋面四翼角高翹。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浙江泰順洲嶺毓文橋

毓文橋位於浙江省泰順縣洲嶺鄉洲邊村水尾,始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為單孔石拱木廊橋。全長23米,寬4米,單跨7.6米,拱卷青石築砌,呈半月狀,橫跨兩山之中。上建廊屋七間,二十八柱,明次間為三層樓閣式,屋脊正中四角攢尖葫蘆頂,四翼角高翹,造型別致,是現存造型最豐富優美的廊橋。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廊橋,中國的文化圖騰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的青山綠水之間,至今仍聳立著3000座以上風格各異的古廊橋。它們歷盡滄桑,已經佇立了1000多年。那古樸而典雅的造型、實用而科學的結構、粗獷而又不失細膩的風格,折射出我國先民的文化觀念、審美情趣和高超技藝;構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使人們無不為之動容,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