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讀書方法:“博”與“專”缺一不可

培根在三百多年前就說過:“有些書淺嘗即可,有些書不妨狼吞虎嚥下去,只有極少數書值得我們細細咀嚼並加以消化。”這條閱讀原則直到今天也還完全適用,因為現在書的種類太多,用途各不相同,面對那麼多無法一一精讀的書,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鑑別、選擇。用不同的方式閱讀,既可以獲得我們所需要的知識,又不花費過多的時間。這樣做,我們才有希望消化各個時代人類最傑出的思想,使之融合為我們心靈的一部分。


讀書既要求博,也要求專,達到博與專的統一。做學問,既要擁有十分廣博的知識,又要專攻某一方面,以求有較深的造詣,二者不可偏廢。沒有廣闊堅實的基礎,很難學得專、學得深。打基礎的書要讀得熟、讀得專;基礎外的書要讀得多、讀得廣。但是強調博,絕不能泛於雜,強調專,又不能偏於窄。讀書是博與專的統一,把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閱讀能力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1.讀書不可盲目求多

清朝有個善於寫文章又擅長論辯的飽學老夫子,家門口貼出了這樣一副對聯:“門對三竿竹,家藏兩部書”。看過這副對聯的人都不解其意,便問道:“明朝翰林學士解縉曾自撰一副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誇耀自己家貧而讀書多。老夫子博聞強識,胸藏萬卷,哪裡只是兩部書?太謙虛了吧!”老夫子搖搖頭說:“我把實情告訴你們吧,我的文章語言得益於《史記》,論辯得益於《戰國策》。幾十年來,我讀過很多書,但是,下工夫最多的還是這兩部。”

一個人做學問,當然要讀很多書,但別忘了“藏”幾部經典著作或名作。這就好像做豆腐,一個博覽群書的人如同一鍋豆漿,“藏”過的幾部經典著作或名作就好比滷汁,別看滷汁少,作用可不小,任你滿鍋豆漿,沒有那一勺滷汁,就不可能凝成豆腐。

研究顯示,一個人一生的閱讀量也不過幾千冊書而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有生之年去追求無窮無盡的知識,必須掌握擇優汰劣的閱讀藝術。我們無須一切都從“三皇五帝”讀起,也無須“竭澤而漁”地讀。全部讀盡某一領域的書籍既無必要,也不大可能。

各個領域內的書籍,其中真正值得研讀學習的少之又少,大量二流或三流水準的內容充斥其中。據說讀二、三流的書,一生耗費大量精力,學到手的也只是三、四流的水準。只有一流水準的書才值得專攻精讀,正如蘇聯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的:“每種學科的主要著作是很少的,其餘一切著作,不過是把少數著作裡說得更充分、更清楚的話加以重複、沖淡和損害罷了。”可見,“專”並不是要窮盡一個學科的書籍而統統讀之無遺;“博”也不是無限度地愈寬愈好,碰到什麼看什麼。博學的前提是懂得什麼知識對自己的專業目標和整體知識結構最有用,應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而放棄不必要的;專攻則要知道哪些是自己所攻專業的“必讀書”。

“博學”與“專攻”的問題,其實就是個擇優汰劣的問題。

2.博覽和精讀應該注意的問題

——學以致用:就我們每個人的閱讀情況來看,主要是根據學習目的和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進行縱深性、擴展性、創新性閱讀。“學以致用”應該是選書而讀的出發點。就拿學生來說,選讀的範圍需要寬一點,知識面當然越廣博越好,但也要有所側重,做到博中有專。一個學生專攻精讀的方向和重點,是依據自己的學習科目來確定的。如果你學的是文科,重點就放在文學、歷史、語言等方面;如果你學的是理工科,重點就放在物理、化學、數學等方面;如果你選擇的是美術專業,那麼重點就放在與美術相關的書籍上……

——快、粗、淺和慢、細、深相結合:即使閱讀一流的書,也還需要選讀,並不是每篇每頁、不偏不倚地平均使用“兵力”。購得或借得一部書,應該從頭到尾翻一遍,然後選取其中精華部分、自己沒有看懂又需要弄懂的部分、對自己啟發最大或關係最密切的部分,細嚼慢嚥地專心精讀,其他部分則可以粗讀,總之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對待。從辯證的觀點看,有快才有慢,有粗才有細,有淺才有深,這是對立統一的。在無須慢讀、細讀、深讀的地方,學會快讀、粗讀、淺讀,也是博覽與精讀所必需的。

學生讀書方法:“博”與“專”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