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老師必讀的一本書——學生

學生是老師教育的對象,是老師所有工作的中心,老師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心裡,學生是一本書,是一本要終生研究的書。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書,這本書比教科書難讀了千萬倍。因為這本書有自己的思想,上面有很多人留下的“文字”痕跡,這本書是變化著的,無法固定。所以很難讀。

讀學生這本書是老師的必須要做的事業,有人說學生是張白紙,老師想在上面畫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就是什麼。其實這種比喻是錯誤的。學生不是白紙,學生是一本書,老師就是這本書的一個“身份特殊一點的讀者”

中小學老師必讀的一本書——學生

有時候“書”中出現了白頁,老師會幫助學生把上面寫上正確的字,畫上美麗的畫。生活是如此美好。

有時候“書”中有錯字等錯誤出現,老師盡力幫助修改錯誤。引導學生走向正途。

有時候“書”文字中順序亂了,不能成為有用的文章了,老師負責修改調整,使其恢復通順。錦上添花。

有時候“書”中丟失了幾頁,老師負責把丟失的找回來,使書完整。不誤入歧途。

有時候“書”被壞人弄壞了,玷汙了,老師要想盡辦法把書清洗乾淨。做人要堂堂正正!

有時候“書”的內容太單調,太匱乏,老師就把自己的書中的內容傳授給他,使這本書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中小學老師就是要這本“書”,越來越完美,讓他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書。

那怎麼讀這本“書”呢?

一,讀“書”的創作者。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剛生下來的嬰兒就是善良的,這句話也對也不對。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比較省事,而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比較鬧人。

胎兒在母腹中就可以進行胎教,而且孩子會遺傳父母的基因和性格特徵。這些早期文字已經寫到“書”中。

孩子出生後,不同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同的文字記錄到“書”中。這本書的創作者是孩子的父母和家庭,等老師接過這本“書”時,書中已經被刻下很多“字”。有很多“錯字”老師根本無法更正,因為“字的痕跡太深,無法清除乾淨。”正如有一句俗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老師去讀“書”的創作者,是為了從學生的父母和接受的家庭教育中全面瞭解學生,為以後工作做足準備。與不同的父母打交道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家庭的孩子也要採取不同的方法。

中小學老師必讀的一本書——學生

二,讀“書”的主體思想。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想是不受別人控制的。他們的思想是變化著的,是不穩定的。這就要求老師時時刻刻去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根據他們的思想變化想出對應的對策。做到防患於未然。

只有瞭解了學生的思想才能更有效的及時進行引導。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做事。學生的思想是老師必須要“讀”的。

三,讀“書”中的錯誤。

老師要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反覆的去讀“書”,找出書中的存在的錯誤,進行一一修改糾正。缺失的給補上,空白的給填上,丟失的給找回,沒有的給添上,

可是很多書中的錯誤根深蒂固,老師也無力修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錯誤蔓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師只都在讀學生這本書,都在研究學生這本書。

老師如果能把學生這本書讀通,讀順,讀通透,讀到沒有一點障礙,讀到能解決書中所有的問題,那其他的就不是問題了。

四,藉助外力讀。

想順利“啃完學生這本書”,很多時候憑老師的一己之力是沒辦法讀完的。因為很多時候有人總想給“書中插入一些歪門邪道的內容”,老師力量薄弱,就只能藉助外部力量(相關法律,相關部門,相關領導等),配合著把這本書讀好。

中小學老師必讀的一本書——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