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曲別針er

被遺忘的東方

很多人認為,“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是預演。


1938年,法西斯軍隊與共和政府廝殺於伊比利亞半島之上,德意支持西班牙國內的法西斯力量——長槍黨,而蘇聯人則支持西班牙的民選政府。

(西班牙內戰中的一幕)


這場戰爭以共和政府被顛覆而告終結,兩年後,希特勒的萬字旗插遍了大半個西歐。

但是我並不這麼看。


這是西方人的視角,他們關心家門口發生的事,要遠遠超出世界的其他角落。


可是,不關心,並不代表有些事沒有發生。


比如,遠東。

比如,中國。


我認為,發生於1932年初的淞滬抗戰,才是反法西斯戰爭的預演,無論從戰爭的影響,還是慘烈程度上,它都絲毫不亞於西班牙內戰。


這場戰爭是如何打起來的呢?


事情還得從1931年說起。


九一八事變

這一年的9月18日夜,日本軍人石原莞爾等炸燬了南滿鐵路中的柳條湖段,將其栽贓給東北軍,緊接著,日軍炮擊北大營,佔領瀋陽城。

事態的發展呢?無需多言。爭誰是“不抵抗政策”的始作俑者沒意義,因為不到半年的功夫裡,日本已佔領了黑龍江、吉林與遼寧,二十萬東北軍主力則撤入關內,“養精蓄銳”。


《松花江上》上這首歌,最能反映東北老百姓的心情。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石原莞爾的行為,其實是自作主張,關東軍一開始也沒有想到,一箇中級軍官敢做出這樣的事。


不過,當發現中國軍隊的消極抵抗後,日本軍方默許了石原的錯誤,他們從朝鮮與本土大舉增兵,意圖儘快實現吞噬滿蒙的計劃。


日本特務將視線鎖定上海

日本的侵略大軍在行動,他們的特務組織也沒閒著。為了轉移國內外的注意力,關東軍的參謀長板垣徵四郎,授意日本駐上海的武官田中隆吉在南方製造事端。田中領會後當即開始運作。


1月18日這天,五個日本僧人來到上海的三友實業社前鬧事,結果,旁邊巷子裡,突然衝出一夥人來暴打這幾個僧人,場面一時極為混亂。


事情這才剛開始,第二天,一夥日僑便包圍了三友實業社,他們衝入社中大打出手,還一把火焚燒了建築。

(三友實業社舊址)


中國軍警趕來制止,結果也遭暗算。


21號,日本駐上海的領事和日本艦隊司令同時向國民政府施壓,要求其作出賠償。

國民政府這邊還在考慮如何答覆時,事情又來了,偵查人員報告,日本在向上海增兵,看來,這事情遠不是道歉賠款那麼簡單。


當時,國民政府在上海的防禦十分單薄,除維持治安的警察外,正規軍方面,僅有十九路軍的蔡廷鍇和蔣光鼐部駐防,萬人不到的軍隊,把守著通往江浙腹地的東大門。


蔣蔡憋著一股子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日本人在東北燒殺劫掠的事,他們已有所耳聞,現在日本人又來挑釁。無論如何,是要會會的。

(十九路軍整裝通過街區)


矛盾加劇

就在這樣一個危急的時刻,有人跳出來作和事佬了。他們大部分是蔣介石跟前的紅人,軍政部長何應欽、黑幫頭子杜月笙。


跟自己人玩人脈,玩政治,這些人在行,可是他們忘了,在人脈和政治之上,屹立著一個民族的勇氣與尊嚴。他們試圖勸說十九路軍退避三舍,但並未取得什麼效果。

日本方面也趁勢步步緊逼,而何應欽等的和稀泥,根本於事無濟。


單方面的退讓,只會換來加倍地勒索。


日本租界內早已集結了一批武裝到牙齒的“僑民”,他們與部分日方的正規軍搶佔大樓和街區,準備接應自己的登陸軍。


日軍發動進攻

在海上,日本艦隊司令言澤幸一的軍用望遠鏡,將上海灘盡收眼底。幾個小時前,他以“護僑”為名,威脅十九路軍退出防區。不過,這是緩兵之計,因為此時,數百名日軍在裝甲車掩護下,已摸近了閘北十九路軍的陣地。

這一刻,是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夜11時。駐防的團長張君嵩下令還擊,戰爭爆發了。

“一二八抗戰”,就是這樣打響的。日本軍人滿以為閘北會成為第二個北大營,但他們想錯了。這一次,迎面而來的是十九路軍將士射出的槍彈雨。


參考文獻:蘇冀魯《國民黨:1937——慘烈悲壯的抗日戰爭正面戰場》 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洪濤《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 團結出版社

賀朗《抗日名將蔡廷鍇》 廣東人民出版社


歷史研習社

淞滬會戰跟“九一八”和“七七事變”不同,我們是有備而來,且先發制人

很多人把“虹橋事件”當做淞滬會戰的起因,是不正確的。“虹橋事件”只不過是在淞滬會戰佈局階段,中日雙方博弈的一個縮影。它完全夠不上淞滬會戰的起因,甚至連導火索都算不上

有沒有“虹橋事件”,淞滬會戰都是要打的

七七事變以後,有些上海同胞天真的以為戰爭還很遙遠。以至於廬山談話會上,來自上海的部分賢達爭論的焦點居然是國民教育問題,而不是迫在眉睫的對日作戰。

顯然,南京國民政府沒有這麼天真,蔣介石也沒有這麼天真。“七七事變”爆發前兩天,7月5日下午4點,南京方面就給上海警備司令楊虎發了一封密電:時局外馳內張,注意發生事變,暗中加強防範,適時報告。

早在1932年上海事變以後,南京方面就已經開始著手建立“上海-杭州-南京”國防線,即在上海到南京間的太湖北岸,築建兩條防線,以備對日全面作戰所需。

第一道防線是吳(蘇州)福(福山)線,第二道防線是錫(無錫)澄(江陰)線。之後又從杭州灣的乍浦經嘉善到蘇州(乍嘉線),從海鹽經嘉興到吳江(海嘉線),再搞兩條國防線,與吳福線和錫澄線相連。這個工程幹了3年,中間幾經周折,到1936年已經基本完成。

七七事變後,南京立刻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召回在青島養病的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第二,上海保安總團和上海警察總隊的一切彈藥供給,由南京軍政部統一發放(按1932年簽署的《淞滬停戰協定》,上海不許駐中國正規軍);第三,往上海緊急發送了3萬個麻袋(做沙包用),由上海市長俞鴻鈞組織構築戰鬥工事。下圖是時任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

在瀋陽和北平吃過的虧,蔣委員長顯然不想在上海重蹈覆轍,這回要先發制人!張治中剛到上海就開始調兵。首先進來的是鍾松(黃埔2期)的獨立第20旅,國軍首批全德械部隊之一。

1932年中日簽署了《淞滬停戰協定》:第一,日軍退回上海事變以前的位置;第二,我們在上海不能部署正規軍;第三,找個第三方機構監督前兩點執行情況。所以鍾松旅穿著保安隊隊服,於七月底秘密開進上海。

日本人的鼻子比狗還靈,又是調兵,又是修防禦工事,自然是聞到味了。於是中日雙方開始檯面上打嘴炮,檯面下搞諜報,鬥得不亦樂乎。

大家心裡都有數,淞滬一戰恐怕在所難免,差別只有一點。日本人多少還心存僥倖,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未必敢主動開打。我們則戰意堅決,這一戰是非打不可。

國民政府一面明火執仗的修工事,一面偷摸往上海增兵。小鬼子嘴上雖然硬,但心裡也突突,派出諜報人員四處掃聽,期間兩方軍人發生過多次摩擦。“虹橋事件”就是這樣一次摩擦衝突。

俞鴻鈞市長領著一幫人叮鈴咣噹蓋工事,日本人覺得很有必要找人看看到底搞成啥樣了,尤其是虹橋機場附近。按他們接到的情報,這裡至少秘密駐紮了一個團的中國正規軍。

於是,一個叫大山勇夫的海軍陸戰隊中尉領著一個叫齋藤要藏的一等兵,開著跨鬥摩托就奔了虹橋機場,時間是1937年8月9日傍晚5點。

日本人做事是很認真的,大山勇夫拍了十幾張照片,感覺效果差點意思,於是開著跨鬥就往機場大門過去了。這倆鬼子穿著軍裝,配著槍,端著相機,還開著軍用摩托,在中國軍隊的防禦重地大搖大擺的瞎轉悠,真是把這當成佔領6年的偽滿洲國了!純屬找死!

日本人的情報沒有錯,駐守虹橋機場的不是保安隊,而是穿著保安隊服的鐘松旅士兵。鍾松旅不僅是全德械裝備,還受過系統的德式訓練,單兵素質百裡挑一,屬於中央軍精銳中的精銳。

既然是精銳,自然要有精銳表現。此時此地,鍾松旅士兵就用行動說明了什麼叫精銳,一槍就爆了小兵齋藤的頭。這下輪到大山勇夫蒙圈了,我去,真開槍啊!

事實證明,日本人也沒有吹的那麼武士道,大山高喊了一句:“我們是日本海軍!”然後扭頭就撒丫子。都這會了,還想跑?第二槍毫無意外的爆了大山的頭。

這前後不到兩分鐘,就是“虹橋事件”的全過程!

之所以說“虹橋事件”算不上淞滬會戰的起因,是因為事件發生以後,日本人還在忙於跟國民政府打嘴炮,而東京方面對於戰與不戰正吵的一鍋粥似的。

南京方面絲毫沒有要跟日本人墨跡的意思,1937年8月11日,“虹橋事件”爆發後兩天,蔣委員長就下達了掃清上海日軍的命令。

蔣介石對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說的原話是:“把上海的日軍給我趕下黃浦江!”

淞滬會戰就此打響!

綜合來看,淞滬會戰是這樣一場戰:

——我們是有備而來,且先發制人

——如果說淞滬會戰有起因,那這個起因也應該是在1931年9月18日的瀋陽,在1937年7月7日的北平,在我們不容外辱的民族決心

————————————————

說兩件小事!

第一件事在1937年12月的南京。

1937年12月13日凌晨,南京城下,日軍京都第16師團第20聯隊中隊長四方藤造,用白漆在中山門城門上寫下這樣的字:“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時十分大野部隊佔領”。南京陷落。

但這事沒完!這名興奮的少尉手舞足蹈地從廢墟上下來時,踩響了中國士兵埋的地雷!

第二件事在1945年春天的重慶。

1945年春天,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小黑屋裡憋出了一個攻佔陪都重慶的計劃,而正面戰場最後一戰,湖南雪峰山之戰,就是該計劃的一部分。

此時,重慶國民政府做出再次遷都的預案:一旦戰事不利,把首都遷到西南邊境上的西康省,省會康定,在那裡繼續戰鬥。

其實早在南京陷落,我們沒有屈服,而是遷都繼續抵抗。這時候,我們實際上已經贏得了戰爭。

哪怕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一寸土地,我們都決不投降!這樣的中國,是日本人不可能戰勝的

——————

看到評論以後,想補充幾句。

有朋友提到,淞滬會戰的一個戰略目標是“誘使日軍採用由東往西的進攻路線。”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弔詭的地方在於日本人從沒有想過這些。

日本人不是沒想過走平漢線直趨武漢,也不是沒想過攻入山西后經陝西進攻四川,而是認為沒必要,因為日本人始終認為:拿下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再威懾或攻取政治中心南京後,中國就會立即停止抵抗。

之後戰爭中,日本人一直保持這個戰略思維,以為通過一兩次主力決戰,就能迫使我們投降。日本人顯然低估了我們民族的血性和韌性。

從這個角度說,南京淪陷,我們仍然堅持抵抗,某種意義上就已經決定了戰爭的最終結果。


月下沒有花

淞滬戰爭是指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中日之間爆發的持續三個多月的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淞滬抗戰”,“淞滬抗戰”是中國抗戰初期(或者可以稱之為抗戰戰略防禦階段)四大抗戰之一,“淞滬抗戰”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的高官們都非常清楚這一點,但是國民政府還是投入了包括中央軍精銳在內的近七十萬國軍與海陸空一體的四十萬日軍進行了三個月的殊死抵抗。“淞滬抗戰”一方面為國民政府的轉移和內遷計劃爭取了時間,另一方面也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大大增強了中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而至於“淞滬抗戰”爆發的原因,其導火索是1937年8月9日發生的“虹橋機場事件”,該事件的大體過程是1937年8月9日,兩名日本軍人擅自持槍闖入中國軍隊把守的虹橋機場進行挑釁,並開槍槍殺了中國守軍時景哲,最終在4天后的8月13日引發了中日之間的大規模戰爭。

要知道,“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都沒了,國民政府都忍了,為什麼這一次這麼小的事件就會促使國民政府下定戰爭的決心呢?原因就在於國民政府實際上此前早就已經制定好抗戰的策略,那就是在南方主動出擊,將日軍在北方的主力部隊吸引到南方來。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做出這樣決定的主要考量就是為了避免南宋滅國的故事重演。蔣介石的兩位高級參謀蔣百里和法肯豪森都曾經主張在南方採取主動攻擊的策略。

桂系首領黃紹竑在其回憶錄中曾經回憶淞滬抗戰爆發的原因:“八一三事變的發生,是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亦可以說日本是被動的,而我國是主動的。最高統帥之決策是要以主動的姿態,先把上海之敵軍根據地摧毀。”


青年史學家

我想題主指的應該是淞滬會戰,而非1932年板垣徵四郎在上海製造與唆使的鬥毆事端,即第一次上海事變。

淞滬會戰又被稱為八一三戰役,日本方稱之為第二次上海事變。1937年8月13日正式爆發,這是中日雙方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的猛然爆發,從長遠致因來看,則是日本侵華蓄意的繼續,雙方也到了實施大會戰之時,而其直接原因卻值得細緻探索。
戰爭打得是錢,日本消耗不起長期遠程作戰,想擴大戰役,速戰速決,故而有所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而當時國民政府韜光養晦,經過六年的經濟發展與戰略準備,也想開打。

機會就來了,駐滬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製造的虹橋機場事件是淞滬會戰的導火線與直接原因,可謂日軍打響了第一槍,無疑是故意的。然而,歷史的複雜性在於,淞滬會戰也是在中國最高統帥機關決策之下,由中國軍隊首先和主動地發起的,國民革命軍藉機增兵上海,做出了抵抗的決心。

盧溝橋事變之後,蔣介石制定了抗戰的策略、步驟與佈局,國民政府認為日軍由北向南入侵的方向,不利於中國的防守與抗爭,故而主動反擊,試圖引導日軍進攻方向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1936年,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制定的《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中,明確決定了在淞滬對日作戰的方針與戰略思想,如下:

長江下游地區之國軍,於開戰之初,應先用全力佔領上海,無論如何必須撲滅上海之敵軍,以為全部作戰之核心。爾後直接沿長江、海岸阻敵上陸,並對登陸成功之敵,決心攻擊而殲之。不得已時,逐次後退佔領預設陣地。最後須確保乍浦—嘉興—無錫—江陰之線,以鞏固首都。

到了七七事變爆發後,張治中認為應積極主張實施“先發制敵”的策略。可見,中日在上海這場惡戰是在國民政府計劃之內的。軍事行為也得考慮國內的呼聲,蔣介石在壓力之下,需要和日軍攤牌,故而雙方皆屯兵於上海,聚勢待發,試圖決戰於滬上。

在8月11日下午9時,蔣介石就命令張治中將所部(第87、88師)推進到上海附近,建立作戰地帶。到12日黎明之前,京滬警備軍各部進抵上海市郊,向市區對敵圍攻線推進,開始實行戰役展開。

12日夜間,張部主力被秘密地用火車、汽車輸送到吳淞、大場、南翔。張治中決定13日拂曉向位於虹口和楊樹浦的日軍據點攻擊,但接到蔣介石不得進攻的電令而未能行動。據馮子超《中國抗戰史》寫道:1937年8月13日晨3時許,日軍向我閘北橫浜橋以東及青雲橋(路)一帶守軍開槍挑釁,我守軍並未予以還擊。到了9時30分,日陸戰87人圖越淞滬鐵路,衝往寶山路,我守軍乃忍無可忍,當予猛烈還擊。上海的中日軍隊皆是枕戈待旦,已經是箭在弦上。

戰爭自此擴大,中日雙方不斷增兵,規模越來越大,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佈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1938年初,在《第三戰區淞滬會戰經過概要》中明確寫道:

自八月九日虹橋機場事件發生後,淞滬方面戰雲瀰漫,中日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至十三日雙方前哨開始接觸,全面戰爭遂告爆發。實際上,日本軍部和政府已經確立進攻上海、攻略寧滬杭地區的決策,日海軍已下達準備進攻上海的作戰指令,陸軍正在組建上海派遣軍,準備開赴上海。而中國最高統帥機關已發佈圍殲上海日本駐軍的命令,京滬警備軍已開抵上海市區附近圍攻線。淞滬地區一場大戰已是箭在弦上,處於一觸即發之勢。

保證南京的安全是淞滬會戰的戰略目標之一。淞滬會戰是國民政府主動的,然而戰略指揮相當失敗。當國民革命軍敗徵已見時,理性上應作有計劃的撤退,調整策略,實行節節抵抗。實際卻是指揮失誤,缺乏應變,導致之後慘案及大潰敗的發生,淞滬會戰成為人間絞肉機,而南京則淪為戰爭地獄,乃歷史的遺憾。同時,日本的兇惡令人髮指。


歷史傳訊社

淞滬會戰是國軍的既定戰略。蔣百里曾對蔣介石說:“如果日軍先佔華北,再入西北,然後南下四川,順江而下,走當年蒙古滅南宋的老路,則中國必亡。必須誘使日軍將進攻的南北軸線改為東西軸線,使其溯長江而上進攻。這樣,我軍沿著長江節節抵抗,節節後退,才能最終阻止住日軍的攻勢。”蔣百里的戰略計劃是當時唯一可行的方案。歷史上,中國多次出現北方征服南方的情況,由此可見,由北向南進攻,進攻方會佔據明顯優勢。倘若日軍由西北向東南進攻,中國軍隊將背靠大海作戰,失去後方,必敗無疑。只有以地勢險要的大西南作為後方,才是唯一正確的戰略。當時日軍已在華北發起進攻,倘若蔣介石將精銳主力派往平津一線迎敵,勢必將出現日軍由北向南進攻的戰略態勢。因此,蔣介石和中國軍方的決策者們決定在上海主動向日軍發起進攻,改變日軍戰略軸線。當時在上海,日軍僅駐紮有數千海軍陸戰隊,並無發起進攻之意。但是在國軍主動發起攻擊之後,日軍決策層愚蠢地中計,開始將大隊人馬派往上海,最多時達九個師團,而在華北只有兩個師團。這樣一來,中國方面成功地在戰略上取得收穫,達到了預定目標,而日軍雖然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從此在戰略上身陷泥潭。淞滬會戰對中國最重要的意義就在這裡。

進一步

虹橋機場事件:1937年(民國26年)8月9日下午5時許,日本駐上海豐田紗廠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齋藤要藏,駕軍車沿虹橋路由東向西急駛,直衝虹橋飛機場大門(在今虹橋飛機場內),進行挑釁。機場守兵(屬上海保安總團第一團)喝令停車無效,遂開槍擊車。日軍車急速右轉彎駛入碑坊路(當時在機場東側,現為機場內一便道)。在離機場大門北百餘米處被擊壞,大山勇夫當場中彈斃命於車內,齋藤要藏棄車而逃,也被當場擊斃。




8月9日下午上海虹橋機場事件發生後,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治中立刻在其蘇州的住所召見第2師補充旅副旅長楊文瑔(旅長鍾松在廬山受訓),要楊文瑔親自到上海調查事件真相(機場守衛部隊隸屬第2師補充旅)。經楊文瑔實地調查核實,認為此事件屬於突發事件,並非中日兩國蓄意而為之。儘管如此,中日雙方已經處於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之際,二名日本軍人擅自駕車持槍強闖機場警戒線是一種嚴重的挑釁行為,也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線。事件發生第二天,中日雙方就此事開始交涉和談判。11日,日方代表提出“中方撤退上海保安部隊,撤除所有防禦工事”,上海市長俞鴻鈞秉奉蔣介石之命嚴辭拒絕。日軍第3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命令日艦開進黃浦江、長江各口岸,所屬分艦隊緊急開赴上海待戰,同時命令在佐世保待機的海軍第1特別陸戰隊以及其他部隊增援上海。為搶得戰爭主動權,趕在日本援軍到達之前消滅駐滬日軍,中國組織淞滬作戰部隊張治中部第9集團軍(下轄3個師和1個獨立旅)準備圍攻日軍,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國軍隊對上海市區之敵發動全面進攻,同時出動空軍,轟炸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匯山碼頭及海面艦艇。其攻擊重點最初為虹口,後轉向公大紗廠。




淞滬會戰進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國軍隊雖處於被動地位,一再後撤,但仍控制上海,這無疑是與日本當初的判斷和盤算背道而馳的。日本統帥部決定將戰略重點轉向華中、華東。為此,決定成立華中方面軍,日軍統帥部還於10月20日下令從華北和國內抽調第6、第18、第114師團,國崎支隊(第5師團第9旅團)[3],獨立山炮第2團,野戰重炮第6旅,第1、第2後備步兵團等部隊共約12萬人,組成第10軍,由柳川平助中將擔任司令官,準備實施登陸作戰以打開局面。同時命將在華北的中島今朝吾第16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序列,淞滬前線日軍兵力至此增至27萬人。其中包括陸軍9個師團另2個旅團、海軍第3和第4艦隊主力及空軍力量。就在敵人大舉調兵遣將、即將大兵壓境之際,蔣介石卻又深陷於列強幹涉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中,並宣佈撤銷撤退命令,各部隊堅守原先陣地。短短時間內命令兩次反覆,使得中國守軍士氣大受影響,隊伍秩序開始出現混亂。11月5日拂曉,日本新組建第10軍在柳川平助指揮下,由艦隊護送在杭州灣金山衛附近之漕涇鎮、全公亭、金絲娘橋等處突然登陸,包抄淞滬中國軍隊防線南方的背後。

因蔣介石一直認為日軍全力進攻上海正面,不會有從杭州灣登陸的可能,故在戰事趨於激烈、兵源枯竭之時,將防守杭州灣的部隊一一投入前方戰場,到日軍登陸時,在杭州灣北岸從全公亭至乍浦幾十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僅有陶廣第62師的2個步兵連、炮兵第2旅2團6連及少數地方武裝防守,遂迅速即被日軍擊潰。日軍登陸成功後,上海派遣軍與第10軍合編成立華中方面軍,由松井石根統一指揮,日大本營規定其作戰地域為聯結蘇州——嘉興一線以東,任務以挫傷敵之戰鬥意志,獲得以結束戰局為目的,與海軍協同消滅上海附近的敵人。第6、第18師團按照預先部署,分別向松江、滬杭鐵路撲去。蔣介石得知日軍登陸金山衛的消息後,立即命令淞滬戰場前敵指揮官陳誠作出應變處置,陳誠急令右翼軍的東北軍吳克仁第67軍前往增援松江,卻未能退敵。11月8日夜,日軍憑藉強大火力從東、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第67軍全軍覆沒,日軍遂佔松江。隨即兵分兩路,一部沿太湖東岸,經浙江、安徽直趨南京,主力則指向楓涇鎮、嘉興、平望。9日,切斷滬杭鐵路及公路。與此同時,日第16師團在中島今朝吾指揮下在江蘇太倉境內的白茆口登陸成功,前鋒直指京滬鐵路和公路,形成合攏之勢。蘇州河北岸的日軍6個師團於10月31日強渡蘇州河後,迅速向兩路登陸日軍靠攏,淞滬地區中國70萬大軍頓陷危險境地。11月8日晚,蔣介石下令進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隊撤出上海戰鬥,分兩路退向南京、蘇州——嘉興以西地區。由於命令倉促,指揮失控,大撤退結果演變成全面大潰退。自9日起,日軍擊退中國軍隊零散抵抗,連佔虹橋機場、龍華、楓涇、青浦。11日,日軍進至蘇州河岸,南市及浦東我擔任掩護任務的部隊奉令撤出陣地。當日,上海市長俞鴻鈞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淪陷。


Trafalgar18051021

淞滬會戰的直接導火索是虹橋機場事件,這個其它人答案都有了這裡不再重複。我來從戰略層面和大家說一下。

事實上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中日兩國就已經進入戰爭狀態。但是由於當時國內有許多內部問題有待解決,國民黨政府一直沒有對日宣戰和進行全面抗戰。

但是當時的日本對中國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抗日在中國大地不是新鮮的話題。蔣百里先生曾著《論持久戰》。提出中國應該堅持抗戰,無論遭受多大失敗都不要和日本講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不怕日本鯨吞而是怕日本逐步蠶食。無論戰局如何發展,就是不要和日本議和。以空間換時間,以戰待變。後來蔣先生說,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最後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

又因為中國歷史上,從北往南打容易,從南往北打難。從日本佔領東北到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佔領北平全面侵佔華北,突顯出其從北往南進攻的戰略意圖。日本急於吞下其在華的既得利益,以進攻謀求議和和中國承認他的既得利益。此時的中國曆經西安事變等一系列事件,國民政府已經堅定了抗戰決心,全面抗戰爆發。蔣先生按照既定戰略,採取不妥協不投降的戰略方針。並且為了取得戰略主動改變日本戰略進攻的方向。主動發起淞滬會戰,並決定投入中國主力吸引日軍主力到中國南方的上海決戰。雖然淞滬會戰中國失敗損失慘重,但是成功改變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方向。為以後的抗戰局勢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奠定了戰略基礎。所以不要去看哪些小事件,這些才是淞滬會戰的主要原因。因為日本的戰略進攻方向的改變,中國可以從容的撤往西南,堅持抗戰打持久戰。日本佔領半個中國之後,拖累了很多兵力讓日軍沒有了進攻中國後方的精力。

日本這個國家,一直都是戰略的矮子。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它的失敗。對美國也是盲目發動珍珠港襲擊,只能取得一時勝利。所以日本是一個只顧頭不顧屁股的賭徒,所以只能是一個島國。


淨化a木子

直接原因是因為大山事件。

1937年8月9日,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齋藤要藏駕車闖入上海虹橋機場進行偵察,被中國衛兵阻止,雙方發生衝突,中國衛兵將其擊斃。上海市長俞鴻鈞聞訊後立即與日本領事交涉,尋求以外交途徑解決衝突。然而日方以此為藉口,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撤離上海、拆除軍事設施。同時,日本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命令在佐世保港待命的日本海軍機動部隊增援上海。8月13日,中國軍隊在閘北八字橋附近修築工事時,遭到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射擊,中方予以還擊,並向日軍發起攻擊。日本海軍陸戰隊則從租界向閘北中國軍隊進攻,淞滬會戰由此爆發。

1937年8月9日,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一等水兵齋藤要藏駕車闖入上海虹橋機場進行偵察,中國衛兵將其擊斃。圖為海軍中尉大山勇夫(左)和一等水兵齋藤要藏(右)。

PS:“大山事件”對於中國人民來說,簡直是太熟悉了。當時日本鬼子類似的把戲在瀋陽、北京、濟南、上海等地,屢見不鮮。五年前的“一·二八”之前的“日僧事件”,上海人民記憶猶新;近期日兵不斷製造與“水兵失蹤事件”類似的事件,一會兒說這個被中國人抓走,一會兒又說另一個被中國人殺害,所有這些不過是挑釁和發動戰爭的藉口。



連陽標統

淞滬會戰為什麼人數更多反而輸了?

作為中國戰場上中日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交鋒。中國軍隊雖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中國軍隊最後卻仍然只能拱手讓出上海。除了日本軍隊的兵員素質和火力支援更給力外,其背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形和戰術應用的問題。

首先,上海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上海市區加上郊區面積也沒有超過7000平方公里,而在區域如此狹小的地形內。並不是看中日雙方誰的部隊數量多,而是要看中日兩國誰能在這狹小的區域內部署足夠精銳的部隊。所以中國軍隊即使人數比日本要多很多,但是實際能在前線和日軍直接交戰的部隊並不會很多,且由於中國軍隊在上海是防守姿態,使得本就很難部署大量軍隊的上海在兵力上部署也因此變得更加分散。雖然很多人會說,中國的後續部隊可以作為支援力量不停地給前線輸血,所以在戰場上應該有很大的兵力優勢。

然而在實際上,日本不停地使用偵查飛機偵查中國軍隊支援的動向。並且引導艦炮和轟炸機進行打擊,所以支援一直都很難送到前線。並且日軍依靠著裝甲車和火力的支援,往往一次性就可以攻下陣地,所以中國的後續部隊即使趕到也只能停下在原地修築陣地等待日軍的下一步行動。而在戰術部署上,明顯中國軍隊的眼光僅僅侷限於上海。而放棄了很多地方的防守,日本也正利用了這一點,不停地派遣登陸編隊在中國沿海進行騷擾,並且最終抓住機遇,從杭州灣登陸並且向常熟-梅里一線進行急行軍,迫使本應該能在上海市區抵抗更久的中國軍隊因為後路即將被包圍最後只能後撤。從整個淞滬會戰來看,中國軍隊的數量優勢並沒有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只是用添油加醋的方式遲緩了日軍的進攻罷了,且由於在撤退時指揮混亂。很多軍隊都被日本追上最終被俘獲,且這些撤回來的殘兵敗將也為日後的南京淪陷留下了伏筆。


浩漢防務論壇

蔣公不易。當時華北已經很危機,如果日本從華北沿著京漢線往南打,一路平原,中國撐不下去,蔣公自己挑起來,吸引優勢兵力,讓上海爆發戰爭,日本軍官記事中都說了,完全想不到中國會在上海主動進攻日本,讓日本從東往西打,這樣有個縱深,便於後期準備,參照德國進入蘇聯後,越往東越難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