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真的来自基因突变吗?有哪些依据?

春雷滚滚2

肿瘤是来自基因突变,是一类不受凋亡控制的永生性细胞。例如与肿瘤密切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论原癌基因还得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癌症发生。

原癌基因主要是调控细胞增殖和生长,是人体内的正常基因。但是如果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就会出现异常的增殖和生长,甚至转变为癌细胞。原癌基因包括H-ras、K-ras、N-ras基因等。已经研究证明,多数癌细胞都会过度表达这些原癌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因此检测这些基因的表达,也是判断肿瘤的重要指标。





PhD肖

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DNA复制过程中会有一定概率发生错误。通常情况下,体细胞可以通过自我修复过程修复这些差错,但也会有一些没有被纠正,这些基因突变就会保留下来,大部分情况下的突变是中性突变,不会对细胞产生影响或者影响较小,但是,当这些突变逐渐积累或者影响重要细胞过程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引起质变,这些基因突变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成为肿瘤。

基因突变来源

遗传性突变从父母遗传而来的,在几乎每一细胞都存在,也被称为生殖性突变。

以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为例,BRCA1和BRCA2编码DNA损伤修复蛋白,当其发生突变时,DNA损伤可能无法得到正确修复。因此,细胞更有可能产生和积累更多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遗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人比没有这些突变的人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

乳腺癌:大约12%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可能患上乳腺癌,研究估计,遗传继承BRCA1突变的女性大约85%和继承有害BRCA2突变的女性大约84%将在80岁之前患乳腺癌(上图),美国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因为遗传有BRCA1突变基因而接受双乳腺切除手术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的。

卵巢癌:大约1.3%的女性在其一生中某个时期可能患上卵巢癌。相比之下,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中大约44%和携带有害BRCA2突变的女性大约17%可能在80岁前患卵巢癌。

后天突变(或体细胞突变)的发生贯穿一生,只存在于某些细胞中。后天突变会在子细胞中逐渐积累,这些突变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如太阳紫外线辐射或者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自身发生错误。体细胞突变不能传递给下一代除非突变发生在卵细胞或精细胞中。

随着个体老化,细胞在修复细胞错误过程的效率会下降,这就是为什么癌症在老年人中比年轻人更频繁。


科学闰土

肿瘤和基因突变:何为因何为果,是一个非常根本性问题。

一,现在关于肿瘤和基因突变的关系,有两种主张。

一种就是传统认定的:肿瘤来自致癌伤害导致基因突变,突变的基因催生了具有崭新特点的肿瘤。

比如大自然中一株玉米被偶尔的某种DNA影响因素改变了某个基因表达,使得植物性状改变。

这个就是主张基因突变是肿瘤的原因。

另一个理论就是主张基因突变是癌变的结果。或者说是癌变的需要,改变了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产生出来。

这个主张下,基因突变不是原因,而是服从癌变需要的结果。

二,基因突变是原因说的主要证据,是(1)所有癌细胞的DNA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或失活。

(2)致瘤病毒研究发现,正是病毒将自己的基因整合到宿主DNA中,诱发癌变。

(3)能够改变DNA结构的各种诱变剂,能够诱发癌变。

癌细胞中发现有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因素又能诱发癌变,看似非常符合事实和逻辑。

所以,直到现在,主流医学理论的结论就是癌变来自基因突变。如果没有基因被某种因素改变,不会有癌变的结果。而这种基因的被改变是被动性伤害的结果。例如致癌物暴露伤害了DNA某个基因。

三,而主张癌症不是来自基因突变者的证据是

(1)各种致瘤病毒感染,一定是进行了基因整合,并发生了细胞转化。但是并不必然发生癌变。

比如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子宫颈癌,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

临床发现,病毒感染到癌变,必须有其他伤害因素叠加。比如流行于日本的T细胞淋巴瘤病毒感染所致白血病,必须辅之以其他细胞凋亡伤害因素才能有癌变完成。

这说明病毒对于基因的改造,不是癌变的充分条件。

(2)在诱变剂暴露致癌实验中,第一,没有诱变剂是特异性专门伤害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它没有这样的能力。它对于DNA的改变位点是随机的。因此用诱变剂改造某个目的基因的研究方法被淘汰,它太没有精确性。

第二,如果诱变剂对于DNA位点伤害是随机的,为什么只出现癌变一个结果?而没有其他基因突变病症发生?

就好像,各种石头向一个被动的人体飞来,每个石块打击人体部位是随机的,但是,无论打到哪里,这个人只出现脚趾疼的结果,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一点让研究者高度怀疑,基因突变不是癌变的原因或必要条件。各种伤害带来癌变的结果,有背后的机制。

四,肿瘤的适应性学说

癌细胞具有十大特点。包括生存优势类和抗凋亡类,总之就是具有顽强生命力,比正常细胞厉害。

每一个特点,必然来自相应的基因表达调控。比如,利用糖酵解供能,而抛开效率更高的线粒体供能模式。这一定是基因被调控后引入的新模式。

按照这个思路,癌变机制就是来自机体对于遭受伤害的适应性改变。机体为了应对持续存在的伤害,主动调控让基因发生癌变性表达,是肿瘤背后的根本原因。

尤其,胃癌的发病过程清晰揭示,在胃炎到癌变过程中,胃壁细胞是一个渐进性被改造的过程。从最初炎症变性,到分化退步肠上皮化生,到不典型增生,到最后癌变完成出现标准肿瘤细胞,完全表现了一个逐步增加抵抗力应对伤害的渐变过程。

细胞的每一步变化,都是基因被调控表达的结果。

这样的话,那个调控机制,才是癌变的真正力量所在!基因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五,按照这个适应性理论,就发现现在我们对付癌症的办法是有问题的。

癌症是为了应对伤害而来,癌细胞肩负着一定使命。现在却被看作敌人而灭杀,这怎么能解决问题?

而癌变背后的原因和导致癌变的机制,才是解决癌症要关注的要点。

包括清除阻断致癌伤害,包括改变机体支持癌变的力量。

而也有大量临床观察证实,致癌伤害清除,机体活力提升,癌变可以被自愈逆转。

回答如上。


春雷滚滚2

医学对癌症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当然也是认识的越来越清楚了。尤其对于癌症的原因,应该是古代就开始原因了,但是由于没有仪器和设备,进展微乎其微。直到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科研方面的提高,医学逐步揭示了一些癌症相关的原因,但是说到基因突变引发的也不过就时最近几十年的时间。

远的也不用说了,大约在1775年,一位叫Pott的人第一次将烟囱的烟尘与扫烟囱的清洁工的阴囊鳞状细胞癌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暴露与癌症发病清晰的联系在一起;然后就过了将近100年,在1863年时Virchow在癌细胞中发现了白细胞的踪迹,然后他把炎症与癌症联系起来;又过了50年,在1902年Boveri提出了癌症发生是因为染色体单个细胞受到损伤造成的,认为受损的染色体导致了细胞的生长(分裂)的不再受控;1911年和1915年,Rous发现了导致家鸡患癌的病毒(禽类也可以得癌的),山极胜三郎和市川浩一发现了用煤炭涂在兔子皮肤上,兔子也会得癌(小型哺乳动物也是可以得癌的),这俩日本人证明了化学物质是能够导致癌症的;然后可能全世界不是打仗就是经济危机,医学也停滞了,直到1950年三位科学家论证出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吸烟是诱发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1960年Nowell和Hengerford描述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95%的有一种常见染色体,他们称为“费城染色体”;1965年EB病毒被发现与淋巴瘤相关,随后逐步又发现病毒还与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胃癌患者有关。

1976年(距离第一个找到癌症与环境相关的理论已经200年了。)Stehelin,Varmus等四位科研人员对比出了正常家鸡中的一段细胞与患有禽肉瘤病毒癌的不同细胞,由此导致发现了人类原癌基因被发现。

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对癌症的研究开始变得更加有效了。

1979年TP53(P53)基因被发现,人类最常见的突变基因。1984年检测到HPV的16和18基因,这样就把宫颈癌亚型与突变基因的关系找到啦。1986年,HER2基因被找到,该基因突变与20%-25%的乳腺癌患者有关。1994/1995年,BRCA1/BRCA2相继被发现,(大名鼎鼎的BRCA1/2因为朱莉的家族遗传而被广泛传播)……

目前科学家发现与原癌相关的基因大约有200多个,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肺癌的EGFR和ALK基因突变,乳腺癌的HER2和BRCA1/2。而且对这几个突变已经研发出了颇为有效的靶向药物。

对这些突变基因的研究正在取得越来越的成绩,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都是基于此类。


美中嘉和聊肿瘤

本是癌病人,已二十四年多,个中原由,自然清楚,此病何来,介绍如下。

回想八九岁时,肛门被伤,而致痢疾。年纪太小,不懂事,处理不及时,而成久积,以致癌变。在三十二岁九月份,肚肿脚大吐血三路到,间格有二十多年之久。

上项是本人发展过程,也有受风,寒,湿,暑,客于肠胃,成为痢疾。八面邪气侵于肠胃,药物能于驱除,并无大碍。如被损伤,却除很难,终成久积,成痈成疸,致成癌症。

所以,无积不成癌,无烂不感染,感染而扩散,癌症是伤积引起的,要特别注意。谢谢!


手机用户7883573387


安平解裘康爱在线

基因突变一词概括的范围太大了,是人要变成妖怪吗?可能被达尔文的进化论给误导了,今后某一天人体就进化成八脚怪了!

人体增生自古有之,用遗传理论解释:就是人体某一个区域的分子自然的老化与被动的老化,形成的分子内部循环系统受阻,增生的子分子就是弥补母分子的部分老化的区域的功能,称作基因记忆力的丢失,分子是人体生命力的收发站,

分子的能量大小变化!就是人体百病的源头!源头!百病的源头!源头!源头!源头!

作者张雷胜

2018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