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健身動作標不標準的方法是什麼?

強硬健身

判斷一個健身動作是否標準,主要有兩個通用規律,適用於任何運動動作。

無害即是標準,而不是越難越標準。其實現在很多人對健身動作標準的吹毛求疵,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其實一個健身動作達到沒有傷害,就已經是非常標準了。具體的說,有三點判斷規律。

一、關節活動自然

不同的關節有它不同的活動軌跡和範圍,偏離它的軌跡就會導致磨損,超出它的範圍就會導致脫臼。

比如深蹲時候的膝關節不能內扣,腿舉時候膝關節不能鎖死等等,都是關節活動自然的判斷方法。


二、小肌群不能代償大重量

很多健身動作是在錘鍊大肌群,所以用的大重量,這個大重量大肌群受得了,小肌群根本經不住摧殘。

比如臥推時候沉肩就是為了減少肩部代償,硬拉時候脊柱中立就是為了減少豎脊肌代償。

三、孤立與否不能判斷標準

最後要說的是,一個健身動作不能只去判斷它是否肌肉孤立,這不能成為標準動作的判斷依據。

肌肉的孤立和協同只是兩種運動狀態而已,不見得肌肉越孤立,訓練效果越好。

比如啞鈴划船的時候,由於肩胛骨複雜性,反而是背闊肌、斜方肌、三角肌幾塊肌肉協同發力練背效果更好。

強硬健身,


強硬健身

健身動作有數百種,每一個動作都去學,恐怕幾年都學不完。

這些動作確實有很多共同點,有一定的規律可尋,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個規律,就可以指導我們去標準地完成大部分的動作。

規律一 關節不要鎖死

在力量訓練過程中,關節永遠不要鎖死,關節的鎖死會產生巨大的壓力,特別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關節鎖死後,肌肉受到的張力會減少,影響訓練效果。

規律二 手握負重,腕關節保持中立

不管是我們手握啞鈴也好,槓鈴也好,各種握具也好,拉也好,推也好,腕關節要始終中立,否則腕關節極易受傷。

我們的腕關節是身體最靈活的關節之一,可以全方位的旋轉,這類關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無法承受過大的重量。

非中立位的負重,特別容易造成腕關節受傷,如下圖就是對錯對比。

規律三 下顎微收,目視前方

在負重訓練中,雖然頸部不受負重力,但是在其他大肌肉群發力時,如果抬高頸部,頸椎同樣會收到較大的壓力,久而久之也會受傷。

以硬拉為例,雖然起始位置軀幹與地面呈一定角度,但是我們的頸椎仍然要保持在中立位置,不要上揚。



規律四 腰背保持中立位

力量訓練中保持腰背中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做深蹲,硬拉時,如果腰背彎曲,會對身體造成造成嚴重的傷害。

有一個例外就是在做卷腹的時候,我們需要弓背,才能對腹肌有練好的刺激,卷腹時弓背對胸椎的壓力不大,我們大可不必擔心。

大體上只要我們注意以上四點,訓練動作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如果您對健身動作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冷風,我會一一解答。


冷風談健身

客觀來說,個人認為在健身某些方面沒有什麼,通用的標準;

就像看書一樣,紙質的是書,電子版的也是書,有時別人講的也是書……

都會是書,也不會只有一種書;

也猶如,全世界的文化一樣,個人覺得不適用自己,難道就是錯的嗎 ?

不需要,推敲一番,則優而選之 ?也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畢竟,也會是因人而異;

(圖片源於網絡)

健身,這個東西

不像數學,1+1就是=2,死板、硬套;

要說像什麼,健身有點類似哲學:

懷疑(發現新動作)、探索(嘗試新動作)、求證(新動作帶來的效果)……

用結果來證明過程;

●當然,這裡說的沒有什麼通用標準:是在排除錯誤的健身動作前提下;

健身不是健美,健身要以健康為基礎;

健身也是,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的;

(圖片源於網絡)

別人的經驗,別人所說的,別人所講的健身知識與動作

不是為了讓我們來照葫蘆畫瓢的,都只是,供我們參考與選擇的一個空間,

為了讓我們多思維嘗試(身體感受),與開發(刺激),

最終健身,是需要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屬於自己的健身心得;

(圖片源於網絡)

個人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多健身內容,關注一下——書上沒有說;

健身與思想,有型有趣有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