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跌落神壇,這12個字的總結,字字見血!

《三國演義》中關羽敗走麥城,是所有三國迷的一個痛點,以至於認為後面的故事已不在精彩。那麼,關羽最終的結局是誰造成的呢?答案是12個字,文不盡責,主帥自大、任人不當。

關羽敗走麥城跌落神壇,這12個字的總結,字字見血!

文不盡責

先看關羽帳下,首席軍師馬良、伊籍惜字如金保持沉默,始終一言未發。倒是隨軍司馬王甫獻策兩次,只可惜未被採納;關鍵時候關羽卻派二人去成都求救,這兩人但不客氣,扔下關羽撒腿就走。
關羽敗走麥城跌落神壇,這12個字的總結,字字見血!


主帥自大

關羽後期狂妄的有點沒邊了,孫權、呂蒙那是東吳最主要的兩個人物,他都瞧不上眼,把人家那顆聯盟抗曹的心整得哇涼哇涼的;

軍事部署、用人獨斷專行,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幾個月攻不下小小的樊城,熟讀春秋的他豈不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關羽敗走麥城跌落神壇,這12個字的總結,字字見血!

戰場瞬息萬變,長達幾個月三方豈能沒有變數。當然東吳的變數關羽也考慮了,只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安排部署和威望而已。

最後麥城突圍時,王甫勸說走大路,怎奈關羽還以為自己年輕呢,侍勇逞強最終送命。
關羽敗走麥城跌落神壇,這12個字的總結,字字見血!

用人不當

整場戰役中留守荊州的三個人物,傅士仁、糜芳、潘浚全部獻城投降,這是嚴重的用人錯誤,可惜隨軍司馬王甫認為傅士仁、糜芳不靠譜,舉薦趙累替代潘浚總督荊州,防止東吳偷襲,關羽缺固執己見,不予理睬還把王甫支去烽火臺。

有人說這是馬後炮,那王甫當時獻的兩策總不是吧!不是文不行只是文部語,不是帥不知只是帥自大,不是將不忠只是用錯人。嗚呼哀哉!
關羽敗走麥城跌落神壇,這12個字的總結,字字見血!

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如有不同見解,可於文章底部留言、探討!歡迎關注頭條號秉燈夜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